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色彩的成因

一、光源色

1666年,牛顿利用三棱镜将太阳光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首次证明了复色光是由单色光组合而成的,揭示了人的肉眼感知色彩是光刺激的结果,揭示了色与光的关系(如图1-11)。色彩实际上是因为不同波长的光波刺激人的眼睛所发生的视觉反应。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光有多种来源。其中,太阳光是最重要的自然光;其次是人造光,比如烛光、火光、各种灯光等不同的光源。无论是自然光或人造光,本身一般带有色彩倾向,这种有色光源被称为“光源色”。

图1-11 牛顿三棱镜分光实验

二、固有色

我们一般把在常态光源下物体所呈现出的恒常色彩称为“固有色”。物理学的研究表明,自然界中的物体本身是没有颜色的,物体之所以呈现各种不同的颜色是由于光与色之间的内在联系。不同色光具有其特定的波长,自然界中的物体具有不同的吸附光波的能力。当光线照射到物体上时,有的被吸收,有的被反射,而人们眼睛所感受到的物体的颜色正好是反射出来的光线的颜色。例如,物体呈现出黑色,是因为它吸收了全部的光线;物体呈现出白色是因为它反射了光线。因此,所谓的“固有色”其实就是物体对光的有选择的反射。

三、环境色

环境色又称“条件色”,是指物体与物体之间反射光互相干扰和影响而产生的色彩现象,而这种色彩通常比较微弱。环境色在绘画色彩中非常重要,但在设计色彩中的作用则不太明显。环境色是光源色作用在物体表面而反射的混合色光,所以环境色的产生与光源的照射分不开。物体表面受到光照后,除吸收一定的光线外,也能反射到周围邻近的物体上,越是光滑的材质其反射作用越强。 h4eY77rlg9tQ2BFxv1fn5Gr3UvccLnpPPtQ5I9U1pcAjDzFNgsfvClV2OCBUkx1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