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苏北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宏观环境

地理空间上看,苏北地区地域广阔,占据全省过半的国土面积,但是经济社会发展在全省比重与国土面积不相称,与苏南地区相比落后很多。从经济发展梯度上看,增大了区域发展不均衡。如果我们以动态观点来看,这种不均衡是可以打破的。一个发达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发展状况,包括经济、基础设施、科技水平,是由这个国家或地区内部的各个区域协调发展状况所决定的,各个区域发展水平是总体发展水平的基础。

从发展阶段来看,苏北地区可以跨越传统工业化发展老路,走生态发展的可持续路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2016年联合国正式启动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国提出在“十三五”期间创建10个左右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江苏以绿色生态为主线定位苏北发展,拟建苏北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包含江淮生态经济区建设的“1+3”区域功能布局,体现了江苏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契合了当前江苏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要求。

从功能空间布局来看,“1+3”功能区突破了主体功能区以行政区为单元的类型分区局限,从全省“一盘棋”的战略层面进一步明确了各区域发展的总体思路、方向和定位。扬子江城市群是江苏工业经济的“主战场”和经济发展的“主动力”,是全省经济发展“主推进器”。沿海地区是国家层面的重要战略区域,主要发展沿海经济、临港经济,不仅符合主体功能要求,也更好地体现了国家沿海开发、陆海统筹的战略意图;徐州是国家级重点开发区域,按照主体功能定位要提高对周边地区乃至中西部的影响力,切实发挥徐州对淮海经济区的引领辐射作用;苏北京杭运河沿线和环洪泽湖、高邮湖、骆马湖地区为省级限制开发区域,主体功能定位是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主要任务是增强农产品和生态产品生产能力。可以说,“1+3”功能区战略是依据当今发展环境和当地资源条件提出的有效发展路径,为大苏北地区指明了发展新方向。

江苏已步入发达地区行列,人们可以追求更高的生活水平。自改革开放以来,苏南地区经过快速工业化,形成了完整工业化体系,而整个大苏北地区没有赶上这一波全球工业体系分工,形成了目前工业化体系相对落后的局面。而恰恰是这样一个发展状态,为苏北地区走生态经济道路提供了较好基础。可以说,大苏北地区是一个天然的生态公园,有河流纵横,湖泊相连,海岸相伴。京杭运河、通榆河、泰东河、淮河入海水道、黄河故道、新沂河纵横其间,有洪泽湖、骆马湖、高邮湖三大湖泊湿地体系,这些自然生态资源为江苏全省推进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加强规划统筹,借助运河连通长江、淮河两大河流,以及洪泽湖、骆马湖、高邮湖等三大湖泊的生态优势,实现各大功能区的有机连接,构建由生态区和经济区相辅相成、发展带与生态带交相辉映的网络化空间,将有助于形成大中小城市、特色镇协调发展的网络化新型城镇化体系。总之,从目前来看,大苏北地区走生态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必然选择。

(二)对策建议

苏北将立足沿海经济带打造海洋特色服务业基地、立足淮海经济区打造枢纽特色服务业基地、围绕江淮生态经济区打造生态特色服务业基地。沿海经济带主攻现代海洋经济和临港产业,建立国际智慧物流信息平台,强化企业跨境物流合作,大力发展第三方、第四方物流,着力培育现代物流企业集团,打造长三角东部国际海港物流走廊和海洋经济特色区。淮海经济区抢抓徐宿淮盐、连淮扬镇、连盐、徐连等高铁建设的历史性机遇,发挥国家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创新引领作用,围绕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培育引导服务业发展增长极,打造江苏北部服务业新兴增长集群。江淮生态经济区充分利用网络扁平化后发优势,发展电商、金融等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充分挖掘传统文化、大湖湿地等旅游资源,全域布局、多点突破,重点打造一批有影响力、带动性强的旅游产品;着重发展养老产业,以养老产业为支柱,带动发展地产、健康、电商、旅游、保险等相关服务业。

1.以技术创新为支撑,夯实微观基础

加快发展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对于提升现代服务业的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对此,一方面,要深度实施江苏服务业创新百企示范工程,引导企业开展技术创新、业态创新和品牌创新,推进创新示范企业和新兴服务业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全面提升微观市场主体竞争力;另一方面,要加大现代服务业研发投入,努力形成研发投入刚性增长机制,并借此提高投入产出效率和产业技术供给率以及技术进步贡献率,力争在五到十年内,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创新型企业,推进一批富含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并能注重应用技术研发和先进技术应用的大型项目,以此推动江苏省服务业在人才、技术和资本、市场等方面形成有效对接,进而促进更多的技术成果能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最后,加快发展平台经济,推进互联网平台经济“百千万”工程,推动大平台、大市场、大流通融合发展。加快实体经济与互联网平台嫁接,大力支持本土有综合实力、有发展潜能的平台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整合资源,建设一批综合类、商品销售类、消费服务类和跨境贸易类电商平台,鼓励发展行业类专业性平台,着力培育网上商圈、区域性服务、名优特产品销售类特色化平台,培育“平台+模块”产业集群。

2.以人才创新为动力,打造智力高地

苏北具有优良的科教和人才资源,这对于发展和提升现代服务业的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一方面,要引导省内高校和科研院所主动对接企业技术需求,加快形成以项目为纽带,以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为内涵的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扩大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快速转化的渠道,努力把我省的科教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和竞争优势;另一方面,要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尤其是要强化高层次人才智力的支撑作用,通过深入实施现代服务业高层次人才引培工程,继续推进境内外现代服务业培训计划、现代服务业双创团队引进计划、服务业科技企业家培育计划等,吸引更多海内外高端人才能够带项目、带技术、带团队入驻服务业集聚区,以智力高地建设带动产业高地和创新高地建设。

3.以产业创新为方向,构建比较优势

苏北具有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基础,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更应该通过创新将此优势做实做强。为此,一是要坚持生产性服务业率先发展的思路,对各类集聚区实行分类指导和错位发展,坚持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特色化发展之路,并以此为基础,加快推进企业和产品向高端化和品牌化方向发展,努力打造一批在省内外有影响力的优质产业集群;二是要支持建设一批集研发设计、科技创新、展示交易等于一体的公共服务体系,以此提升服务业的要素资源吸附、产业创新和辐射带动能力,促进服务业全面发展;三是要积极围绕主导产业有的放矢地进行招商引资和整合资源,有重点、有选择地引进龙头旗舰企业和基地型项目,以此加快培育现代服务业示范区的步伐;四是要以服务业国际化加速发展为契机,通过引进高端外商投资企业、主动融入全球分工网络与积极汲取外部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等,提升苏北服务业的对外开放水平、创新能力和发展质量。

4.以制度创新为依托,改善发展环境

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核心议题,也是提升苏北服务业集聚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为此,一方面,要着重理顺政府、企业和市场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制度创新,努力改善服务业集聚区的发展环境。对此,一是要以实施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深入探索“一区一策”管理模式,大胆鼓励先行先试;二是要加快落实服务业投资体制改革,通过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和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激发服务业自我发展、自我强化的内生动力;三是要建立和完善现代服务业相关评价与监测系统,优化政策效果,规避市场失灵。另一方面,还要以机制创新为保障、以技术创新为核心,加快包括商业模式创新、业务流程优化和管理创新在内的组织创新,通过优化组织模式和流程再造,合理引导要素集聚,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影响力。最后,鼓励骨干企业、优势企业通过并购、控股、参股等多种方式,重组关联中小企业,形成一批支撑作用明显、拉动力强的百亿级大企业、大集团;引导传统优势产业中的关联企业组建行业协会,成立集团公司,实行分工合作、优势互补,变横向竞争为纵向协作;引导企业按照“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股份化”的思路和“产权清晰、股份量化”的原则,加大股份化改造步伐。

5.以商业模式为动力,实现服务业增值

新兴的商业模式有利于细分市场、创造需求,实现增值服务。要适应经营环境信息化、市场化、全球化的深刻变化,通过服务信息化、产业链一体化联动、品牌连锁经营、资产证券化等先进商业模式的运用与扩展,使产业核心竞争力与价值链中的重要环节相匹配。坚持开拓无形市场与做强做优有形市场相结合,积极引导企业借助网络、信息等先进技术,大力发展网络经营和电子商务,实现各类资源要素的充分利用。大企业、大集团是服务业发展的龙头,代表服务业发展的水平、实力和竞争力。要把培育现代化、国际化的大企业、大集团作为重要战略,积极鼓励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并购重组,集中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加快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带动作用大、在同行业位居前列的重量级服务业企业集团。

6.以提高企业竞争力为核心,构筑服务业发展优势

当前,服务业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市场主体在品牌影响、规模实力、商业模式等方面的竞争。要针对目前苏北服务企业层次低、规模小、品牌少的发展状况,着力打造知名品牌。品牌是企业技术水平、管理水平、质量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的综合体现。服务业企业从发展之初就要注重形成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服务标准和服务流程,努力构筑自己的品牌特色和竞争优势。要加快建立健全政府、企业和行业协会联动的品牌建设工作机制,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服务产品,实施一批优势突出、关联度高、品牌示范作用明显的重大产业项目,培育一批国内著名、国际知名的服务业品牌。一流的品牌有赖于一流的管理。要积极推进企业管理创新,运用先进的经营理念、组织形式和营销手段,使资源达到最优配置,品牌效应得到最大限度发挥。加快服务业标准化建设,突出抓好重点领域服务标准的制订与推广,提高市场话语权。

参考文献

[1]晁刚令.服务业分类统计核算研究[J].科学发展,2010年第10期.

[2]江小涓,李辉.服务业与中国经济:相关性和加快增长的潜力[J].经济研究,2004年第1期.

[3]江波,李江帆.政府规模、劳动——资源密集型产业与生产服务业发展滞后:机理与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3年第1期.

[4]江静,刘志彪.政府公共职能缺失视角下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探析[J].经济学家,2009年第9期.

[5]黄繁华,洪银兴.加快江苏现代服务业发展路径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第7期.

[6]李华.人口老龄化对中国服务业发展的影响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15年第5期.

[7]李江帆.中国第三产业的战略地位与发展方向[J].财贸经济,2004年第1期.

[8]李红梅.论生产服务业发展中的政府角色[J].统计研究,2002年第8期.

[9]李眺.服务业开放与我国服务业的生产效率研究[J].产业经济研究,2016年第3期.

[10]刘丹鹭,夏杰长.供给侧改革的增长效应:以生产者服务业减税为例[J].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16年第4期.

[11]刘恩初,李江帆.发展生产服务业核心层推动广东产业高端化[J].南方经济,2015年第1期.

[12]刘志彪.现代服务业发展与供给侧结构改革[J].南京社会科学,2016年第5期.

[13]刘志国,李丹.供给侧改革与我国经济的有效增长策略[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6年第3期.

[14]卢云卿,孔群喜等.需求、供给和创新,谁是推动服务业发展核心动力?[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15年第3期.

[15]钱纳里.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上海:格致出版社,2015年.

[16]邱瑾,戚振江.基于MESS模型的服务业影响因素及空间溢出效应分析[J].财经研究,2012年第1期.

[17]孙爱军,刘生龙.人口结构变迁的经济增长效应分析[J].人口与经济,2014年第1期.

[18]邵骏,张捷.中国服务业增长的制度因素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2013年第2期.

[19]汪德华,张再金,白重恩.政府规模、法治水平与服务业发展[J].经济研究,2007年第6期.

[20]王志明,张斌等.现代服务业的内涵界定与分类[J].上海商业,2009年第6期. 26ITByqiRqzJ1JED38FPwBiUV8aeeRG11eRcwhyQvv3C6m1ScwFRwNF4cpABQrk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