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中国现代服务业发展趋势与对策建议

(一)发展趋势

1.一、二、三产业融合,生产性服务业将发挥重要作用

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服务型制造,是增强产业竞争力、推动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必然要求;发展服务型农业,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生产效率是我国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工业化后期,制造业结构升级、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是实现经济转型的重要方向。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关乎经济运行效率、经济增长与结构优化,对农业、工业、贸易的升级与竞争力提升起到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进程中,通过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深度应用,产业分工协作不断深化,制造业与服务业需要不断协同融合,实现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社会分工、劳动者素质等核心要素的协调、集成和整合;实现法治环境、文化教育、健康保健、诚信建设等环境因素的有效提供、保障和优化。高质量、高效率的服务业发展,是抢占价值链高端的有效途径。服务型新农业正成为脱贫攻坚、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

专栏 两部门部署推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到二〇二五年服务业增加值规模不断扩大

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近日联合印发《关于新时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围绕制约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薄弱环节和共性问题部署任务,强调要加强质量管理、完善服务标准、塑造服务品牌,促进我国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指导意见》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明确服务业发展方向,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重点任务落实,努力构建优质高效、布局优化、竞争力强的服务产业新体系,不断满足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指导意见》指出,促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优化供给;市场导向,品牌引领;创新驱动,跨界融合;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基本原则。《指导意见》提出了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总体目标:到2025年,服务业增加值规模不断扩大,占GDP比重稳步提升,吸纳就业能力持续加强。服务业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生产性服务业效率和专业化水平显著提高,生活性服务业满足人民消费新需求能力显著增强,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公共服务领域改革不断深入。服务业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对外开放领域和范围进一步扩大,支撑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的功能进一步增强,功能突出、错位发展、网络健全的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初步形成。

围绕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提出了推动服务创新、深化产业融合、拓展服务消费、优化空间布局、提升就业能力、建设服务标准、塑造服务品牌、改进公共服务、健全质量监管、扩大对外开放等10项重点任务,强调要完善商贸旅游、社区服务、物业服务、健康服务、养老服务、休闲娱乐、教育培训、体育健身、家政服务、保安服务等传统服务领域标准,加快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节能环保、知识产权服务、商务服务、检测认证服务、婴幼儿托育服务、信息技术服务等新兴服务领域标准研制以及开展服务标准、服务认证示范,推动企业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全面实施;树立行业标杆和服务典范,选择产业基础良好、市场化程度较高的行业,率先组织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服务品牌和具有地方特色的区域服务品牌;加强服务质量监测评价技术机构布局建设,服务质量监测评价能力和范围基本覆盖到主要服务行业和公共服务领域,定期通报监测结果,督促引导社会各方提高服务质量水平等。

2.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增强“中国服务”品牌影响力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和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国际上知名服务品牌商的进入,我国服务业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亟待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高技术服务、品牌设计及推广服务、知识产权保护等现代服务业,提升传统服务业专业化、规范化、品牌水平,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提升质量。提高品牌意识,提倡工匠精神,打造“中国服务”品牌,围绕“一带一路”倡议,积极“走出去”,增强品牌影响力。鼓励国内企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社会团体积极参与服务业质量相关国际和区域性标准、规则的制定,促进我国服务标准、计量、认证认可体系与国际接轨,并起到引领作用。

3.服务创新重要性凸显,包括顾客参与的全员创新是趋势

目前,服务同质化严重,缺乏服务特色和服务创新。从结构视角看,批发零售、交运仓储、住宿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在全部服务业中所占比重仍然较高。代表经济转型未来方向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足,缺乏服务特色和服务创新。具体表现为:一是有利于创新的服务行业的发展不足,如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品牌策划、营销咨询服务业等发展极为不充分,制约了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二是服务企业内部缺乏创新意识和体制机制,许多服务企业甚至没有研发部门,造成服务创新不足,供给与需求不匹配。在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新技术、新形势使服务创新重要性更加凸显。

4.亟须服务业全面质量管理与监督体系的设计、构建和实施

目前,我国多数服务企业没有质量管理部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管理意识薄弱,缺乏质量计划、质量控制、质量改进、质量攻关、质量比对、质量风险分析、质量成本控制、质量管理小组等先进技术手段和现代质量管理理念方法的应用。服务业全面质量管理与监督体系的设计、构建和实施是未来趋势。它包括顶层设计、质量标准设计、监督监管三个方面。

(1)顶层设计方面

我国服务业发展和质量的全面提升需要国家战略层面的宏观顶层设计,需要系统性思维,需要涉及服务业质量提升体制机制创新、方法创新,以及质量标准规范体系的创新等方面的顶层设计。

(2)质量标准方面

由于服务的无形性、差异性、不可储存性、服务与消费的同时性、顾客的参与性等特性,构建服务业质量标准规范体系比制造业复杂得多。世界范围内服务质量标准体系建设都是匮乏的。特别是互联网等新兴行业的快速发展,更加突显了服务质量标准规范体系建立的必要性和复杂性。

(3)监督监管方面

我国服务业质量的监督监管目前还处于探索、摸索阶段,法律、法规、制定体系极其不完善,特别是新兴服务业质量的监督监管,由于技术含量高,更加匮乏,已经对“互联网+”、电商、平台、共享(分享)等新经济、新动能的持续发展产生制约影响,突显了市场监管同步创新的必要性。

5.深化理论研究,创新服务业管理理论体系

互联网等新兴行业的快速发展,在服务业管理理论研究方面,突显了我国与世界处于同一起跑线的优势。我们应该抓住这次千载难逢的好时机,加大理论研究支持力度,从根本上、体系上提高服务创新能力、提升服务业国际竞争力,建立科学化的服务业管理理论及监管体系。

(二)对策建议

1.通过智能化创新提升服务业的多样性

(1)通过互联网技术引导物联网、5G和区块链技术进入服务业领域

改造提升服务业尤其是生活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当前,互联网等技术和中国的市场规模及应用场景已经为经济向智能化转型创造了条件。进一步强化了国民经济向“互联网+”的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的力度。在宏观政策上,要优先引导以物联网、5G和区块链技术来改造提升生活性服务业,推广服务业的迅捷生产模式和现代物流体系(包括线上线下协同的生产体系和灵敏化的物流体系)。

(2)开启人工智能服务

智能服务正逐渐扩展到物业等服务业领域,服务业企业可以建立智能信息沟通机制,在提高服务效果的同时实现疫情的实时通报。例如基于3D激光导航系统和视觉分析的机器人,能够自主巡逻、自动充电、检测周围环境、与业主及物业服务人员互动等,配合机器人平台使用可以进行车辆、人员、保洁、绿化、环境等方面的管理和风险预警。

(3)加快服务职能转变

服务业应与政府有关部门对接,形成支持“互联网+生活性服务业”发展的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初步形成“商品+服务”“线上+线下”“体验+零售”“品牌+场景”等全方位生活性服务应对格局,加快推进生活性服务业向智能化、在线化、清洁化方向发展,提高服务效率。

2.整合优化形成灵活高效的服务业新结构

(1)灵活配置工作时间,减少工作人员的现场工作量

当前,我国的服务业(包括传统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绝大部分采取固定工时制度,生产机制和人员配置方式过于固化,就业灵活性不足。在疫情发生时,生产和服务人员需要尽量避免聚集工作,尽量错开工作时间,而传统的固定工时制难以实现这一要求,这大大抑制了服务业就业灵活反应、快速反弹和柔性生长的能力,急需通过机制调整和政策辅助,改变固定工时制的限制,更为灵活、科学地配置从业人员的工作时间。在经济较发达、技术较先进的地区,可以考虑建立“服务业人工智能提升实验区/示范区”,大力降低服务业从业人员的重复劳动和现场工作量。

(2)大力发展创意经济,创造就业岗位

包括新兴服务业(如在线旅游和在线预订)在内的中国服务业,目前主要依靠资本投入和人力投入的增长来实现产出的增长,在突发情况出现时,投资骤降、就业人员减少,服务业发展就会受到资本匮乏和人员稀缺的制约。事实上,先进的服务业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均需依靠内容创新和产品创新来实现产出增长。中国服务业需要根据特有的国情和产业特点,寻求迅速提高服务业内容创新和产品创新的方式,摆脱传统的资本投入和人力投入的发展路径,提升发展质量,才能在外部冲击下提高抗危机、快回升的能力。可以考虑在文旅、商务和人社等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展开国家级和省市级的服务创新能力培训和教育体系重构,大力培养创新创意方面的人才;通过给予专项奖励、稳岗补贴等方式,鼓励服务业领域相关企业创新就业岗位。

(3)推动产业融合

鼓励服务业与相关产业融合互动发展,寻找新的成长空间。尤其要强化生活性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打造在线式、定制化、专业化、信息化为特征的现代生活服务业。

3.做大做强服务业和服务贸易,提升服务业发展质量

加快服务业发展,推动地区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做大做强。我们应该看到,服务业门类多,行业间技术差异较大,发展条件各异,各地要结合地区优势发展壮大服务业子类,提供政策支持,做好规划引导,强化行业监管。特别是在经济下行压力环境下,各地要通过积极发展服务业,主动吸收低端制造业转移就业人口,扩大社会就业基础,稳定社会就业。同时结合地方优势推动服务贸易进出口,搭建服务贸易发展平台,加强试点推广和示范引领,发展地方优势服务贸易业务,探索发展服务贸易新业态和新模式。我国拥有广大的市场和巨大的消费潜力,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空间广阔。从服务业和我国经济体量看,若服务业比重提升至60%,意味着将近8个百分点的提高,服务业规模和质量将有明显提升。从竞争优势看,我国经济金融将深度融合入全球化进程,在全球竞争中获得比较优势,服务于全球制造的生产性服务业,引领科技发展前沿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空间巨大。从发展导向看,我国坚持对外开放,服务贸易全球竞争力将逐步提升。

4.提高产业间资源配置效率,促进产业创新集群发展

加快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参与全球产业链分工体系,核心就是要进一步加快我国制造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通过技术、制度以及产业价值链创新,重新打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以现阶段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先进制造业为主导产业,发挥主导产业集聚与虹吸效应,提高生产性服务业嵌入式专业化、规模化服务品质,加快形成我国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综合体,实现从对外资或跨国公司服务为主的生产性服务业向对本土或内资等先进制造业服务为主的服务循环转变。此外,我国应积极参与到全球价值链的重构中,在土地与劳动力等传统要素比较优势逐渐流失的国内外环境影响下,加快发挥互联网效应、全产业链优势,通过制度创新提升产业软实力,使之成为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潜在优势,逐步实现从“制造大国”向“智造大国”转变。

深化专业分工,创新一二三产业、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与现代服务业协同融合模式,构建服务生态体系。创新制造业与服务业、农业与服务业协同融合模式,构建包括服务型制造、服务型农业的服务生态体系。打破企业大而全、小而全,不断深化制造业企业专业化分工,增强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与现代服务业协同融合能力,创新协同融合模式,整合资源要素,构建服务生态系统。加快科技研发服务与产业链协同融合发展,深化产业链和相关金融服务的产融合作,鼓励开展服务外包和业务协作,大力发展品牌设计、形象策划、管理咨询等服务企业。服务生态系统由各个企业组成的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和服务链组成。融入系统中的每个企业,与其他企业合作共赢、相互成长、相互赋能,彼此融合交叉并相互渗透,最终形成满足顾客个性化需求的服务生态体系。

5.创新制度机制,促进产出效率提升

(1)引导更多的流动资金投向先进制造业部门,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

例如,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并健全面向高附加值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的政策性担保融资体系,通过降准等货币政策增加银行对高新技术制造业企业的短期贷款数额,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更多政策与资金支持;通过提升制造业能级,改进生产性服务业配套服务功能。

(2)通过创新财税政策降低制造业与战略性新兴生产性服务业企业成本

根据企业类别降低增值税税率,完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以及推进落实该类政策在高新技术制造业企业中的应用,激励先进制造业创新,提升先进制造业部门效率,增强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部门之间的协同性。从顶层制度设计层面构建产业转型升级的激励机制,形成完善的政策服务配套体系,引导更多资本、技术要素投入实体经济领域,将是未来我国产业政策改革的着力点。

6.积极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的新环境

依法公正高效审理各类案件,平等保护服务业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其主要措施包括:及时研究、清理与服务业准入限制相关的司法解释和司法政策,准确区分罪与非罪;依法保护服务业企业和企业家的合法权益,稳定司法预期;坚持全面、依法、平等保护产权原则,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依法审理消费者权益保护纠纷案件,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获得感;准确把握服务业消费升级大趋势,提升司法审判服务的前瞻性、导向性;依法审理服务业领域民商事纠纷案件,维护交易安全和投资安全;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审判理念,有效防范化解服务业金融风险;依法审理知识产权纠纷案件,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促进国际服务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服务业进一步对外开放;加大对行政行为合法性的审查力度,服务“放管服”改革,推动法治政府和政务诚信建设。

参考文献

[1]刘荣明.现代服务业统计指标体系及调查方法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2]周振华.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4.

[3]黄少军.服务业与经济增长[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4]张仲礼等.第三产业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

[5]杨小凯,张永生.新型古典经济学与超边际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6]魏江.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与创新[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7]黄维兵.现代服务经济理论与中国服务业发展[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8]任汪兵.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国际比较与实证研究[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9.

[9]江小涓.中国服务业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10]李朝鲜,李宝仁.现代服务业评价指标与方法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11]李江帆.第三产业经济学[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12]张淑君.服务业就业效应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13]谭仲池.现代服务业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14]王守法.现代服务产业基础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15]夏杰长等.高新技术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

[16]Daniels. Producer Services Research in the United Kingdom [M].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2011.

[17]Clark. The Conditions of Economic Progress [M].London:Macmillan,1941.

[18]Orion Guaraní. The Emerging Service Economy [M].Pergamum Press,1998.

[19]Robert. Managing the service economy Prospects and problems [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5.

[20]沙振权,温飞,胡贝斌.现代服务业内涵及演进方向的述评[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 j1THBfiKuvyqL1R421ixsWVt7+KC+JTYGNkMx5afZ7M4+bswHxKxRgSqpHPfX+J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