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丛书前言

近代中国,社会巨变,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大转变过程中,新思潮不断涌现。中医受到前所未有的质疑和排斥,逐渐被推向“废止”的边缘,举步维艰。客观形势要求中医必须探索出一系列革新举措来救亡图存,创办期刊就是其中的重要方式之一。中医界以余伯陶、恽铁樵、张赞臣等名医为代表,先后创办中医期刊近300种,为振兴中医学术发挥了喉舌作用。这些期刊多由名医创刊并撰稿,刊名即反映创刊主旨,具有鲜明的旗帜性,在中医界具有广泛影响力;期刊同时也是学术平台,注重发展会员、发布信息,团结中医界共同致力于学术交流。

近代中医药期刊不仅承载了近代中医学科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和医史文献资料,全面反映了中医行业的生存状态以及为谋求发展所作的种种探索和尝试,客观揭示了这一历史时期西方医学对中医学术界的冲击和影响,也从侧面折射出近代中国独特的社会、历史、文化变迁。近代中医期刊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涵盖医事新闻、行业态度、政府法规、医案验方、批评论说、医家介绍、医籍连载,乃至逸闻、小说、诗词,更有难得的照片资料,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所涉研究领域广阔,包括中医学、文献学、历史学、社会学、教育学等诸多学科,是研究近代中医不可或缺的第一手资料。以近代中医期刊为主体,整理和挖掘其中有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的内容,无论在研究对象、选题还是内容上,都具有系统性和创新性。鉴于近代医药期刊作为学术界新兴的研究领域,尚处于起步阶段,亟待形成清晰的研究脉络和突出的研究重点,学术界当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投入,以期产生更多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然而由于年代久远、社会动荡,时至今日,近代中医药期刊多已零散难觅,流传保存情况堪忧,大型图书馆鲜有收藏,即使幸存几种,也多成孤帙残卷,加之纸张酥脆老化,查阅极为不便。由上海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段逸山先生主编的《中国近代中医药期刊汇编》(后简称《汇编》),选编清末至1949年出版的重要中医药期刊47种影印出版,是对近代中医药期刊的抢救性保护,也是近年来中医药文献整理的大型文化工程。《汇编》将质量和价值较高的近代中医期刊,予以扫描整理并撰写提要,客观展示了近代中医界的真实面貌,是研究近代中医学术的重要文献,为中医文献和中医临床工作者全面了解、研究近代中医药期刊文献提供了重要资料和路径。

上海市中医文献馆多年来始终致力于海派中医研究和中医药医史文献研究,通过对《汇编》分类整理,从中挑选出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内容,加以注释评述,编撰成“民国医家临证论丛”系列丛书。丛书包括伤寒、针灸、妇科三种,后续将整理出版内科、外科、儿科、五官科等内容,重点围绕理论创新、学术争鸣、经典阐述、临证经验、方药探究等主题展开研究,试图比较全面地反映近代中医药学术内涵和特色。

段教授认为,对民国期刊的整理研究工作要进一步深入下去,对这些珍贵的文献资料要深入研究,要让它们变成有生命的东西,可以为中医工作者所用,为现代中医药研究发展提供帮助。吾辈当延续近代中医先贤们锐意进取、勇于创新、博学求实、团结合作的精神与风貌,在传承精华和守正创新中行稳致远。希望本套丛书的出版,能为增进人民健康福祉,为建设健康中国做出一份贡献。

编 者
2021年6月 t6/tCv2Qe/OMxHHz22A7GzyGU5Q/HfQvdYthssafktU5JYgYBiPB2aQSSrWU2Kr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