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自2014年,特别是2017年中国医师节设立以来,在“8.19”医师节那天或前后,上海青年医学科普能力大赛(简称“青科赛”)都会如期举行决赛,进行巅峰对决,参赛者的风采或新闻瞬间在上海医学界,特别是青年医生中“霸屏”。正如上海市医学会会长徐建光教授所说,在健康中国建设的征程上,医学科普是提高公众健康素养的必要手段,医务工作者责无旁贷、矢志不渝、薪火相传。

如今持续八年的“青科赛”,参与其中的医务人员逾万人,不少初涉科普领域的年轻医务人员脱颖而出,之后不断探索,取得了累累硕果。不少知名专家身先士卒,带领团队投身科普,在另一个战场取得骄人的战绩,成绩斐然。“青科赛”从初赛、复赛到决赛,一般要持续半年左右的时间,一大批年轻的医务人员在繁忙的医、教、研之余进行科普探索与实践,哭过、笑过,迟疑过、彷徨过,被误解、被埋怨,有的坚持走到最后,有的半途而废……如何让科普的种子在青年医务人员心中生根发芽,再开花结果,这一直是上海市医学会及科普专科分会思考和努力的方向。与此同时,随着党的十九大及一系列重大会议的召开,健康中国战略全面实施,《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颁布,健康知识普及行动全面启动,医学科普工作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医药卫生行业之外,科学技术协会、科学技术委员会等机构给予更多的指导与支持。全面梳理医学科普工作的历史与现状、发展与趋势,让医学科普成为更多专业人员服务社会、提升能力等的有效手段,更显其紧迫性与必要性。

鉴于此,上海市医学会科普专科分会与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复旦大学医学科普研究所等积极组织科普名家高手,策划推出了这本《医学科普基础与实践》。全面梳理科普的历史与现状、医学科普作用与趋势,并从现今社会流行的科普形式入手,提炼出科普创作的“硬核”知识与技能,或是专家多年科普实践的肺腑之言,抑或是其不断探索的经验总结。本书可以作为从事科普专业或把科普作为兴趣爱好的启蒙读本,也可以作为医疗机构推动科普的参考书。本书还邀请到上海市护理学会、上海市药学会、上海市预防医学会的专家等参与撰稿,相关专业人员也可以参考使用。

一本并非高精尖的图书,参与编写者人数达到50余位,遍及医学界、出版界、媒体界、医药护理预防领域、健康教育与促进领域、新闻宣传与管理领域等。基于写作者在医学科普相应领域的思考、实践与对现今社会科普需求的关注、重视,在呈现上,尽可能避免专业图书的板着面孔说教的“严谨”,体现了专业知识的提炼与实操性表达,如易学、易记的“三个关键”“四个要点”“五个不要”等。由于是多位专家共同撰稿,有几位不得不舍弃鲜明的个性化,改写成大致统一的风格。鉴于时间的关系,本书尚在专业、编写等方面存在一定不足,请读者不吝赐教。

科普的理论研究是学术范畴,但从其社会意义来说,科普的能力更是医药卫生工作者看重与亟需的,从传统的科普图书、科普文章、科普文艺创作、科普海报,到科普演讲、广播电视节目,再到新媒体写作与运营、视频与直播、展示与发布等,本书都有专家的“干货分享”。为了回答医学科普对人自身成长有什么作用,未来又能怎样,等等,我们特意邀请名家大咖进行案例分享,看看杨秉辉教授的科普心路历程、胡锦华教授的感悟体会、华克勤教授的收获成长、董健教授的不断进取,我们就能豁然开朗。科普或许就在于我们的初心、使命,或许就是我们的社会责任;有它,你会实现更多的自我价值,有它,我们国家会变得更好!

所以,感谢你对科普的热爱与追求,感谢与科普同行!

复旦大学医学科普研究所
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
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
上海市医学会科普专科分会
2021年6月 pR6L0eUaawVF6VMWauq3ou8tN9efXjCTswc3y5HsC7hSPqYfHvAUn0yyg/DE92n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