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一

说起科普,人们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科研人员。确实,一般而言,他们最接近权威且正确的知识、最了解前沿的科学进展,这样他们就最有资格向公众科普。事实上,每有重要的科学新闻事件发生,确实都会有科研人员站出来主动发声,解答国民最为关心的热点科学或相关社会问题,揭露伪科学。

然而,多少有些遗憾的是,科研人员做科普也有自己的困惑。之前有人总结了“四不”窘态,即不愿、不屑、不敢、不擅长。个人认为,其中前“三不”是认识问题,第四个“不”是能力问题。因此,做科普恐怕还不能仅仅依靠科研人员。

科普毕竟不是科研人员的主业,而且肯定也不是大多数科研人员都擅长的工作,但社会又非常需要科研人员做科普。如果科研人员的科普声音越来越少,一些似懂非懂或伪科学的声音就会越来越多。那么如何鼓励更多有意愿、有能力的科研人员去做科普呢?个人认为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让科研人员发自内心觉得做科普既是有益社会的,又是有益于自身业务提升的,是双赢的,绝非“不务正业”。同时,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包括科普预算及社会影响评价,以及科学共同体对科研人员从事科普这种职业行为的充分认可,比科普奖励本身更能激发科研人员投身科普的积极性。

除此之外,一个成熟的科普市场有利于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这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一样的。因此,发挥政府(经费投入、政策导向)、市场(运作)、个人(知识)三者的合力才是最为重要的。中国并不缺少人才,真正缺少的是发掘人才潜力的氛围和环境。中国也不缺少需要科普的受众和市场,科学普及的内容可以“高大上”,更需要接地气的“下里巴人”。老百姓最为关心的子女教育、食品、医疗健康、生活安全等内容,都能成为科学普及的重心。科研人员做科普需要及时响应社会需求,满足时效性的需要。

不能忽视的是,科普本身就是一种教育。科学普及事业的成功,还离不开中国教育的改革。如果把科学的普及、传播仅仅理解为知识的普及和灌输,那将是十分狭隘的。科普的任务不仅仅是向大众传播科学的常识,更重要的是传播科学的精神。所谓的科学精神,在我看来,至少应当包括:对事实的尊重、理性且不武断的质疑、科学的思维模式、对事物的客观判断以及宽容失败的文化。

科普事业离不开科技工作者,但更需要全社会广泛的支持。其中,专业的科普工作者、教师、医生、媒体、图书报刊和网站的编辑、科普爱好者、专业团体或行业学会、企业等,他们能汇聚真正庞大的科普队伍与力量。科普的渠道方式也日新月异。固然传统的科普作品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信息时代涌现出的新平台更需要大力、深入地开发和利用。快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让我们日益感受到新媒体、自媒体的传播力量。博客、微博、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等平台的影响力还在不断加强,如果科学理性的力量不去占领、引导这些平台,伪科学就会自动滋生长大。

或许也是出于以上考虑,这本《医学科普基础与实践》编写的初衷就很清晰:着眼于进一步提升医学科普专业建设水准,引导医学科普更有成效地服务国家、社会及医学发展。本书的编委会聚集了来自医学界、媒体界等相关行业医学科普的专业人才,他们将自己身体力行做医学科普的经验及智慧汇集于本书。与此同时,本书还囊括了医学名家的医学科普故事,值得临床医生、医学科研人员以及即将从医的莘莘学子研读。

科研人员不仅要具备对科学的执着,还要富有人文精神。科普也当如此,唯有以人为本,寓教于乐,勿忘真、善、美,才能发挥最大的教育功能。科学与艺术的结合,能够让人感受到科学之美;科学对真理的渴求,起步于做人的诚实与诚信;科普还应当告知公众,科学不是万能的,科学研究还需受到科学伦理的约束。如果科普不仅包含了科学的实用性,还将科学与人文精神相结合,那么这样的科普教育才算得上成功。

阅读本书我还有一种感念,这些年来我们的医学科普呈蓬勃发展之势,成为各种专业性门类科普的标杆,当然这也与社会巨大需求的推动密切相关。我很希望本书披露的一些医学科普的成功之道能为更多的、各个门类的行业科普所借鉴,如国防、农业、工业、制造业科普等。相信本书的出版不仅对医学科普,也会对其他领域的科普事业有借鉴和助推的作用。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

2021年7月 KN6KRequr4krvga9uVAaE5O6UW0KyHjQw9ilSGbPla6pgSS1bWyiVDeHqoPoJKd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