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医学科普概述

医学科普三要素一对象、目的与形式

医学科普是指将人类在认识医学科学实践中产生的医学科学技术和知识、疾病预防方法和科学健康理念等通过多种媒介手段传递给公众,最终使公众理解并掌握,是提高公民健康素养的系统过程。养成健康行为、普及健康生活,是以健康知识的普及为基础的,进而发生认知、行为等改变。医学科普是落实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的重要举措,它的对象是全人群,但是每一件医学科普作品必须有明确的目标群体,也就是说医学科普作品是给谁看、给谁读的,必须在创作开始前就确定。不同的目标群体,他们的身体状况、文化水平、生活习惯与经历、健康意识与传统观念等诸方面均有明显的差异。在医学科普创作时,必须注意这些差异,“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如果对不同人群讲述同样的内容、使用同样的语言,效果肯定是不理想的。医学科普作品的对象确定以后,作品中应当包含什么内容、使用怎样的表现手法等,创作者才有依据。此外,还要注意避免出现在民族、性别、宗教、文化、年龄或种族等方面产生偏见的信息。

医学科普的目的是什么?提高公众的健康素养水平,从而起到维护健康、预防疾病、改善预后等作用。此外,医学科普可以使公众了解医学的不确定性和局限性,让患者在就医过程中调整自己的预期,更好地配合医生,所以医学科普还能够改善医患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同时,对于每一件医学科普作品而言,都是以准确体现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和有效沟通受众并产生预期效果为创作目的。医学科普作品是带着目的进行创作的,只有目的明确,才可能产生出符合目的要求的创作主题,而其目的性也将表现在作品沟通的直接性和传播的鲜明性上。

我们的医学科普要让公众“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不仅“知道”,而且“做到”,要达到这样的效果非常不容易,还需要在医学科普的形式上下功夫。在医学科普创作中,很多人习惯板起面孔说教,常常采用一种知识灌输式的创作方式,尽管现在越来越注重医学科普的通俗易懂,但“教导式”仍然是医学科普作品的主要问题。医学科普的内容必须是科学的,是在实践中得到检验的知识、方法和技能,但只有科学是不够的,医学科普的形式必须与人文和艺术相结合。医学科普需要人文关怀,因为受众不是被动的接受者,他们会选择性地接触、接收、记忆、理解,在医学科普中倾注人文关怀、尝试换位思考,更能够让受众产生共鸣,继而产生信任。医学应该与艺术结合起来,不妨将医学知识、科学精髓融入生动的文学艺术作品中,用艺术的视角和方法展现医学的魅力,使受众在愉快的阅读、观看中理解医学,丰富医学知识,学会科学地处理医学相关问题。

医学科普跨专业——性需要不断突破局限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给出了健康的定义,即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的虚弱现象,而且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完好状态的综合表现。这一概念的提出,使人们开始逐渐意识到,医学实践活动不仅仅涉及个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还与其社会性、宗教性、艺术性、法律性等息息相关。随后,现代医学模式开始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逐渐向生物_心理_社会医学模式转化。这一转化揭示了医学的社会性,增加了医学科普的社会学内涵,增强了医学科普与社会学、心理学、环境科学等学科的融合与交互发展。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由于新冠病毒的突发性、高传染性、可致死性、难预测性等特点,引发了民众的巨大焦虑甚至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如何通过医学科普手段干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后的心理危机,在医学科普中融入专业性、权威性并辅以人文关怀的应急心理健康内容成为了疫情防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此前,精准医学概念的提出及大数据的发展,使得个体健康数据追踪记录及动态化分析成为可能。因此,在医疗实践过程中不仅能对相关疾病进行治疗,还能够预测疾病的发生发展。与此同时,我国的疾病谱已从以急性传染病为主变为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慢性病发病隐匿,病程长,具有发病原因多元化、致残致死率高、疾病负担重等特征,近年来更呈现出年轻化的势态。研究表明,对危险因素的综合干预是防控慢性病的重点,包括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这一发展促使医学科普不再局限于疾病本身,而是更多地延展到预防医学领域,将更多的内容聚焦在普及疾病预防知识,通过降低健康的危险因素,树立预防保健为主的观念,从而实现人人享有健康。

另一方面,医学科普的传播形式也在发生变革。随着信息网络时代的到来,以手机为主要载体的新媒体传播体现出普及率高、传播效率高、时效性强、信息含量大、互动性强的传播优势,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借助手机连接互联网进行学习,即便是学术性很强的医学。医学科普开始从单一的线下人际传播医学知识阶段走向了以多元、平等、开放、互动等为特点的线上线下交互传播阶段。与此同时,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禽流感、苏丹红、“毒奶粉”、埃博拉、新型冠状病毒(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也一次次地对医学科普传播能力提出了挑战,如何精准高效地传播民众所需的健康知识,杜绝“信息疫情”的负面影响,这些问题的产生也为医学科普与新闻传播领域的专家找到沟通合作的空间和需求。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由于缺乏对医学知识的专业解读,非医学专业的新闻工作者有时会无法精准地传达医学信息的核心内涵,从而造成受众理解的偏差,导致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甚至会让媒体不经意间成为虚假新闻的“生产商”。从医学工作者的角度来看,如何克服医学专业上的晦涩难懂,把握好科普内容和沟通方式,将以往承载着较多专业词语和行业性表述的医学知识以简洁明了、通俗易懂的方式传达给受众,这需要的不仅是扎实的医学知识,还需要具备一定的传播学理论和策略。随着健康传播学这一典型的涉及医学、传播学、社会学、市场营销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的发展,打破了传播学与医学等学科间的壁垒,助力医学科普突破单向传播、互动性差的瓶颈。医学科普与健康传播的协同发展,将更好地实现健康传播的目的,即致力于在将医学研究成果转化为大众易于接受的健康知识,并通过知识、态度和行为的改变,以降低疾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有效提高一个社区或国家民众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准。( 丁 园 潘新锋 吴贞颐 +L2AEAGvDGOX3MBgsYFI+KdhtmZP1HzrlbyyT3IDRm704WKM304y/XfnPz2yjus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