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科普现状与发展

科学技术的普及程度是公众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标志,关系到经济振兴、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全局。1994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在提高全国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要努力提高精神生活的水准,使科普工作真正成为“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成为实现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轨道的重要途径,成为实现决策科学化的有力保障,成为培养一代新人的重要举措。

给科普插上翅膀——科技创新与科普密不可分

进入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把人类社会推进到一个知识经济和信息化时代。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增强,国家和民族之间围绕科技创新和科学素质进行的竞争越来越明显,科普也面临着全新的发展态势。科普作为国家的一项全局性、战略性和基础性工程,科普产品的开发能力虽得到长足进展,但在原创科普作品、图书出版、影视制作、软件开发及网络发展方面,与世界发达国家仍存在一定差距。例如,我国科普产品的创意不新,距离公众的要求较远,科普产品缺乏竞争实力等。

2016年5月30日,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并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在全社会推动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使蕴藏在亿万人民中间的创新智慧充分释放,创新活力充分涌流。

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于2016年11月25日设立,时间为每年5月30日。该节日的设置旨在鼓励广大科技工作者牢记使命责任,切实担负起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作用,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瞄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创新报国,引领发展。从事科普事业是科技工作者职责所在,在新时代更加突出强化了这一职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是新时代赋予科技工作者的新使命。科技工作者肩负着科学研究、培育人才和服务社会的职责,而科普既是科学研究成果的现实转化,也是实现“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有效途径,能发挥教育和提升广大公众的科学素养的作用。

与时俱进的科普——社会的发展对科普的作用

科技创新是科普的源头,而开展科普亦可推动科学研究的不断进步。科技创新是在科技前沿不断取得新的突破,而科普则是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基础。科普是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必经环节,若是没有科普,难以形成持久的科技创新。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普工作面临着挑战。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赋予科普工作者十分繁重的任务。各种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科学以难以置信的速度展示其无穷魅力,并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如何使公众了解各类科学知识,知晓各类科学技术,成为摆在所有科技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问题。近年来,公众获取知识的渠道不断丰富且多元化,但这也为伪科学、反科学信息的传播带来了便利,甚至对公众产生严重误导,令人难辨真伪。这也使得科普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实现自我突破。

当今世界,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标志的信息技术革命日新月异,互联网日益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根本改变着公众获取科普信息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互联网已经成为科普的主战场。为充分发挥我国科普优秀网站的领导力、传播力和影响力,打造科普中国品牌网络方阵,大力营造“众创、严谨、共享”科普生态圈,加快科普信息化建设,大力提升国家科技传播能力,让科技知识在网上和生活中流行,实现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跨越提升,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于2015年开展科普中国品牌网站(频道、应用)认定工作。现今,“科普中国”以“互联网+科普”为切入点,打造了互联网科普传播矩阵,提升了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成为权威性、专业性的代表,为科普产业发展探索了更多的空间和方向。

科普目标——公民科学素养的科学评估

科普使公众对科学技术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对科学技术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的有机融合能够全面提升公民科学素质。党的十八大提出“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养”的要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是指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科学思想,掌握基本科学方法,了解必要的科技知识,并具有应用其分析判断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项基础性社会工程,是政府引导实施、全民广泛参与的社会行动。2021年1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发布第十一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结果显示,2020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0.56%,比2015年的6.20%提高了4.36个百分点,圆满完成了“十三五”规划提出的2020年“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10%”的目标任务。公民科学素质的提升,离不开我国持续完善科技教育与培训体系,科学教育纳入基础教育的各个阶段。此外,大力发展科普基础设施,现代科技场馆体系初步建成;发展壮大科普人才队伍,持续增加科普投入,也都是持续提升公民科学素质的重要举措。

需要看到的是,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快速提升的同时,总体水平仍然偏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依然存在。从区域看,东部地区公民科学素质水平持续领跑,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城市群处于领先地位,而中老年群体、低文化程度人群的科学素质水平仍然较低。这也反映了现阶段我国科学素质建设存在的问题,包括科学精神弘扬不够,科学理性的社会氛围不够浓厚;科普有效供给不足、基层基础薄弱;落实“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制度安排尚未形成,组织领导和条件保障等方面也有待加强。( 薄禄龙 江世亮 kv52d0J7BsM98hlBOl1nIwqBB88XuNjXbzxpl3gNN5q5bj7rVMyTaiQjVBI7aoD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