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老子之“道”

道生万物

《道德经》是老子的经典著作,5000余字处处展现着“道”的哲学范畴,拥有自己的哲学体系。什么是“道”?“道”的本意指道路,由“首”与“走”组成,引申为规律、法则。春秋时期,“道”由“天道”和“人道”两部分组成:天道指天象运行规律,人道指人的行为准则。老子便引用了这两种含义,解释“道”是产生宇宙万物的本原和支配宇宙万物的法则,人类社会自然也要遵从“道”。

《道德经》(局部)

“道”是产生世界万物的本原,万物的产生与发展都从于“道”。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意思是说,道是可以说的,但是促使万物产生和发展的道是不可以言说的;万物都可以命名,但是给万物命名的道却是无法命名的。“道”是天地之根、万物之母、万物之宗,是产生天地的始基。

老子将“道”与“无”结合起来,“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也就是说,老子认为“道”是不具有任何具体物质属性和形象的玄者。“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更说明了“道”是空虚无形的,但是,“道”虽无形,却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十分深远,可以说是万物之宗。

那“道”是如何产生的呢?老子是这样解释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我们都知道,一前面的数字为零,也就是说,“道”其实就是“无”,无形无体,但道可以产生“一”,“一”就代表着由无而产生的万物之前的混沌,“二”就是宇宙初元分成了阴阳,“三”是除阴气、阳气外产生的冲气。“三”生出万物,则是指三气生出了天、地、人三才,三才具备,芸芸众生也便产生了。

恍惚不定的“道”生出万物,“道”无形无象却是天地万物产生的总根源,这是老子深远的哲学思想的重要体现,可见对世界根源的探究在我国古代就已经在进行了。

不出门就能认识天下

世人对诸葛亮的一句评语为:“未出茅庐已定三分天下”,人们感叹诸葛亮的智慧,常人不可及。老子在《道德经》中的“涤除玄览”更是厉害,通俗点说就是“不出门就能认识天下”,这是老子对哲学认识的集中体现;“玄览”指不用感官去感受,而用内心去体察的一种神秘之观。

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也就是说,人在世间追求着万物带来的满足感,但是,看多了五色会让人眼盲,听多了音律会让人耳聋,物质欲望,享受各种颜色、声音、味道等,会使人眼瞎、耳聋、口味败坏。这就把人的感官接触、认识外界事物,看成一种极大的危害。他说:“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就是说,人们要堵住耳目口鼻这些感官的窍穴,关闭感官的门户,才能终身没有毛病;如果打开感官的门户,积极认识事物,将会终身不可救药。

老子认为,认识最高本体的道,不应该是模糊的,而是必须从复杂、多样的耳闻目睹的感觉经验中挣脱出来,需要站在更高处去认识,即“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玄览,指在心灵深处,“道”作为镜子去自鉴自察,除去污垢,那便没有瑕疵了。简单来说,人的内心是一面最深妙的镜子,要能够把这面镜子打扫得干干净净,没有一点灰尘,不染任何外物,内心足够宁静,这样世间万物也就能直接呈现在我们面前了。

老子不认同认识客观世界的具体事物,也反对用人的感官接触客观事物,致力于取消感性认识。老子觉得,想要认识事物,不能只在客观世界中找寻,特别是对“道”的认识,没有必要非得经过实践去体会,“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也就是说,人认识事物,可以不出门;不看窗外的景象,就可以知道天下万物产生的规律。一旦你接触的世界广泛了,你得到的知识就更少了。这便是老子所说的“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的认识论点。

老子的这种观点,与当时的天文学十分契合,观星知天下事,静观天文,静观知其道,也就是说静观则可以观察到天道运行的规律。但是,只靠“观”是不行的,还需要内心来“玄览”,真正用内心体会,用深远的思维去考察。

柔弱胜刚强

《道德经》首句就指明了“道”的含义,因为在老子的哲学体系中,“道”的地位极高,力量无穷无尽,“道”本无形,无形则不易破,可以说它的本性是柔弱的,但它却能以柔克刚。正如流水柔弱却无法斩断,而钢极硬,却易断,运用到人生便是“柔弱胜刚强”的大智慧。

《道德经》的主要观点是支持柔弱、反对刚强的。“柔弱”则充满活力,如人活而体柔软;“刚强”则失去生机,如人死后体态僵硬。老子也以草木为例,草木充满水分欣欣向荣时,质体柔弱,充满韧性;但一旦秋来,草木枯黄失去水分,质体就会变得僵硬、脆弱。而且,老子还进一步以草木举例,小草质体弱,风吹来随风而摇,但从来不会被风吹折;但是大树却不一样,坚硬的质体无法阻挡人的砍伐,也无法抵御大风的摧折。

老子说:“强梁者不得其死”,柔胜刚、弱胜强是显而易见的现象。但很多人却无法明白其中的道理,人往往喜欢自我表现、自以为是、自我夸耀,表现得很强悍,从不示弱,殊不知示弱是一种自保,更是一种处事智慧。

在《道德经》中,我们看不到主张先出头的句子,也看不到鼓励人们“为天下先”。相反,老子教人们“处下”“不争”,他认为能处于人民之上,而人民不感到为其累,还乐于拥护他,这便是“处下”的最终效果。因为他从来不会瞪起眼来争个高下,便不会有人与他争。举个贴近生活的例子,当与人发生矛盾时,如果对方依旧笑脸相迎,或者主动示弱,便不会有争执产生,也就无所谓谁赢谁输。老子说:“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很显然,圣人从来不敢居天下人之前,所以才成就了千古美谈。

可以说,今天的低头是为了明天更好地抬头,哪怕今天受胯下之辱、受委屈,也是为了更好地保全自己。人想要跳得高,一定是要先屈膝,屈枉反而能伸张。看大自然,越是低洼的地带水源就越充足,反而那些高地才真的留不住水。人生就是这样,无破不立,有舍有得,正如老子所说,真正的将帅之才从来不会逞个人勇武,而真正的谋臣也从来不会被人激怒。看那些真正有学问的人,从来不会声张,也不会自夸,他们从不与人争,所以从来也不会输。

《道德经》是展现自然和社会规律的哲学,事可两面而观,如果认同老子的思想,那就可以借鉴,如果不认同,自然你会有自己的处世之道。“柔弱胜刚强”是老子的独到之处,也是深刻之处,哪怕这些哲学思想应用于今天,应用到生活、职场中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zR12EF9s4yiQ6P4S35P6jfouchsgaiAE2QEc2f1DTXMB8AXMjMoWTpeI+5e3mLT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