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阴阳五行说

在禹之前,君王一般是“禅让”的,但治水英雄大禹首先打破这一规矩,将王位传给了儿子启,这一举动引起了诸侯有扈氏的不满,起兵抗议。多次镇压没有效果后,启亲率大军征伐。战前,启对众将领说:“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今予惟恭行天之罚。”

启话中的“五行”就是我们所熟知的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三正”指的是正德、利用、厚生三政事。这便是五行的早期形象。到了战国时期,五行“相生相胜”的哲学成分才慢慢发展起来。

五行说认为金、木、水、火、土是构成宇宙的元素,也是最基本的元素,这五种元素相加便是相“和”,相和就是新物质产生的原因;如果同一种因素加在一起,也就是“同”,是不能产生新物质的。由此推论,五种元素相互杂和,便可以形成万物。在这五种元素中,东方属木,南方属火,西方属金,北方属水,那么占据中央位置的就是土,这与当时重视农业的思想是相符的。

“阴阳五行”中的“阴阳”是一种对自然状态的描述,或者说阴阳是古人对世界的一种看法。当年,古人观天象而知万事,周人用两种不同性质的阳气和阴气来解释四季的变化和万物的繁茂与凋衰。古人也就是通过观察天文气象、时节变化后才萌生了阴阳的说法。

古人认为,冬去春来的时候,气就会从地下向上蒸发,这样万物才可以发芽、出苗、生长;相反,如果春到得晚,沉滞一冬的气不能蒸发,便会对农作物的生长造成严重影响。这个沉滞于地下的气便是阴气,而向上蒸发的气便是阳气。阴阳二气若是相互协调,配合有序,流转正常,那么一年四季就会风调雨顺;若配合不当,难以协调,则会发生灾难。

当年,周幽王时的伯阳父,在解释为什么会产生地震这个现象时,就以阴阳失调、二气流转不顺来解释。因为秩序乱了,二气找不到自己原本的位置,便会震动起来,这就是我们所知道的地震。

老子的《道德经》对阴阳也做过解释,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意思是说,天地万物都含有阴阳二气,背面是阴,正面是阳,阴阳二气相互矛盾则产生激荡,相互调和便会产生平和。可见,阴阳本身就是矛盾的,但矛盾也是可以趋于和谐的。

五行相生相克图

《易·系辞上》中又进一步提出“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学说,书中把阴阳交替看作宇宙的根本规律。古人觉得天、日、昼、暑、刚、强、前、男等可以称为“阳”,地、月、夜、寒、柔、弱、后、女等可以称为“阴”,这两种势力都是相互依存、相互依赖的,二者相和,便会引发事物变化。

“阴阳五行”是把阴阳与五行撮合在一起,这样它便显得更加神秘。战国末期的阴阳家邹衍提出了“五德终始”说,他把五行的属性称为“五德”,以此来附会王朝兴替和社会政治的嬗替。到了汉朝,汉儒们为了服务政治,将其与古代的神权理论结合在一起,兴起了大规模的造神运动,让已有的鬼神信仰又丰富了许多。

“阴阳五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特色,不仅是学术界,就是百姓的日常生活也常常会考虑阴阳五行,比如至今仍存在的给婴儿起名,有些人还是要在参考五行后再做决定。 Jr1n5ltgH2De6YjQkijCLV1cZxA+y6O5YCj2UOMfIgJh228w17Ci9as/ojS5+sq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