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长短纵横之术——《战国策》

高才秀士,度时君之所能行,出奇策异智,转危为安,运亡为存,亦可喜,皆可观。

——刘向《战国策书录》

战国是一个诸雄并立、礼乐崩坏、思想高度自由的时代。空前自由活跃的社会、激烈的国家兼并,让战国有名的纵横学派大展雄风:苏秦说楚联合六国抗秦,张仪使秦间齐楚实现连横,范雎以“远交近攻”之策见赏于秦昭王,唐雎为家国巧舌战秦王等。他们凭着滔滔雄辩,说服一国之主,其辞或汪洋恣肆、层层递进,或旁征博引、喻理明白,或迂回曲折、处处玄机,或语出惊人、巧饰是非。而这一切引动时代风云变幻的人物和他们的滔滔雄辩都被记载在《战国策》这本奇书中。

《战国策》

《战国策》作为记录纵横家雄辩言论的著作,真实作者没有被准确记录,其成书由秦汉年间喜欢雄辩的文士收集整理而成。西汉末年刘向将其整理定稿,命名为《战国策》,而七雄并起、战火风云的时代,也被称为“战国”。《战国策》所记史实,上起《春秋》,下至始皇统一中国,共33卷。它区别于《春秋》以年记事的传统,而以国别记录战国时代各国的军事、政治、外交变迁。尽管习惯上我们把《战国策》《左传》《国语》同归于历史著作,但相比于历史著作,《战国策》的写作方式和谋篇布局更像是文学作品,很多章节围绕“策士游说”展开,而其说辞含大量写作技巧,文采斐然,因此书中的很多史实描写不可尽信。即便如此,《战国策》依然是我们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

《战国策》中策士的言论,不仅让我们体会了语言的魅力,还记载了很多当时的社会风貌,以及通过纵横家的游说活动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军事活动、各国的内政外交等,并因此塑造了一个个能言善辩、智珠在握的纵横家形象,使我们穿越2000年的历史,依然能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篇就是《冯谖客孟尝君》。

刘向画像

齐国的孟尝君与魏国的信陵君、楚国的春申君和赵国的平原君并称“战国四君子”,他以门下3000宾客而闻名于诸侯。冯谖就是3000宾客中的一位,因为自陈“无能”“无好”,孟尝君一时也没有发现他有什么特殊的才华,就安排他做低等门客。冯谖很不满意,觉得自己应该享受更好的待遇,于是他就想出了一些奇特的主意,希望博得孟尝君的赏识。书中是这样描述的:

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孟尝君曰:“客何好?”曰:“客无好也。”曰:“客何能?”曰:“客无能也。”孟尝君笑而受之曰:“诺。”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左右以告。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客。”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左右皆笑之,以告。孟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后有顷,复弹其剑铗,歌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孟尝君问:“冯公有亲乎?”对曰:“有老母。”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于是冯谖不复歌。

冯谖在做门客这件事上,用现在的话说,情商比较高,做事情不同于其他普通门客。他懂得利用优势来表达自己的诉求,三次弹长铗而歌,向孟尝君表达了不满足于普通门客的心理,而每次不同的请求和其他旁观门客的反应让读者对冯谖和孟尝君的性格都有了了解,刻画了冯谖不甘平凡、卓尔不群的人格。

《战国策》还有大量篇幅刻画了“侠客”的形象,比如战国“四大刺客”要离、专诸、聂政、荆轲,以及口舌锋利、胆量过人、挺剑挟秦王的唐雎等。其中最为人们所熟知和敬佩的是荆轲刺秦的故事。故事发生在战国末年,秦国国力大涨,东方六国苟延残喘。北方的小国燕国太子丹为了阻止秦国吞并,想先下手为强,向太傅鞠武寻求支持,太傅不同意这个主意,认为首先出兵无疑会引来强秦的毁灭性报复。双方一时都无法说服对方,刚好秦将樊於期因触怒秦王流亡燕国,秦国正以此为借口准备向燕发兵。太傅不得不同意太子的主意,并向太子推荐了田光,田光老迈,推荐了自己的老朋友荆轲。文中荆轲的出场经过了层层铺垫,使读者对荆轲的期待达到高潮,同时暗示了荆轲不同流俗的性格。之后发生的一切,樊於期奉献首级,田光自刎,太子重金购买匕首,一方面解决秦发兵的问题,另一方面也促使荆轲必须走上刺杀秦王的道路。到众人送荆轲至易水河边,全文达到高潮,文字将这种慷慨悲壮的精神渲染得震撼人心: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羽声慷慨,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荆轲此去刺秦王,不论成败,必定不能生还,大家着白衣、戴白冠,送荆轲最后一程。作者也充分利用环境——秋风萧萧、易水生寒,烘托荆轲明知死亡是唯一的道路但镇静从容、慷慨奔赴的勇士精神。而送行的宾客在高渐离和荆轲的唱和中受气氛影响,“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一曲悲歌唱出了“士为知己者死”的无畏与侠士精神,也为我们留下了“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的印象。

《战国策》也借鉴了先秦散文中其他作品的写作手法——运用寓言故事来表现人物性格。这些寓言故事形象生动,语言通俗易懂,但道理却透彻清晰,以小见大,成为我国文学宝库中影响深远的作品。比如《画蛇添足》《狐假虎威》《惊弓之鸟》《南辕北辙》《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亡羊补牢》等,因富含深刻的教育意义而广为流传。

《战国策》为了使说辞富有感染力,在展示语言魅力的技巧方面较其他散文有长足的发展,它文笔犀利优美,说理、叙事都形象生动,大量使用修辞手法,秦汉时著名散文家贾谊、晁错都吸收了它辞藻华丽、重视铺陈的风格。它塑造人物的很多技巧被司马迁吸收,成就了《史记》人物传记的精彩。《战国策》的语言技巧中对偶和排比句法的运用,谋篇布局中主客对答的写法,对汉赋影响巨大,直至宋代“三苏”的散文创作依然受到它的影响。 5IB2zOBwGMjiIST4NtcpQrWKNwx967VwLKG0nM4FHGQw/96fdMWAchaNjPVG2H0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