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字千金成《吕览》——吕不韦

凡十二纪者,所以纪治乱存亡也,所以知寿夭吉凶也。上揆之天,下验之地,中审之人,若此,则是非可不可无所遁矣。

——《吕氏春秋·序意》

不韦乃集儒书(“书”字讹。古籍有作“集儒士”“集诸儒”)使著其所闻,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合十余万言……然此书所尚,以道德为标的,以无为为纲纪,以忠义为品式,以公方为检格,与孟轲、孙卿、淮南、扬雄相表里也。

——高诱

历史进入21世纪的今天,当我们回首中国历史的时候,秦始皇绝对是不能绕开的一个人。而促使秦始皇嬴政登上秦国政坛的机遇,其实只不过是一个人无意之中做的一次“奇货可居”的风险投资。这个小小的举动,改变了整个秦国乃至中国的历史,这个传奇人物就是吕不韦。

吕不韦,即使将他放在中国5000年历史长河中去看,也不得不说他是个传奇人物。他是战国末期卫国一个专精低买高卖的商人,长年的经商生活,使他对政治非常敏感。有一次,他途经赵国都城邯郸时,发现在赵国做人质的秦异人有回秦国当国君的可能,他抓住了这个机会,进行了一次非常大胆的政治投机。然后,他为异人出谋划策,出钱、出人将异人推上了王位,就是历史上的秦庄襄王。庄襄王为了感谢吕不韦,任吕不韦为丞相,封文信侯,食洛阳10万户。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次商业投资。再三年,庄襄王去世,太子嬴政成为秦王,吕不韦也成为相国,人称“仲父”。此时,吕不韦的权力达到了巅峰,这时候,战国“四君子”以门客众多而享誉四方,吕不韦也效仿“四君子”招揽天下文士,著书立说,这就是《吕氏春秋》的来历。自编成8览、6论、12纪,总共20余万字,冠名《吕氏春秋》,也叫《吕览》。吕不韦后来因为与秦太后有染,被嬴政罢黜,后饮鸩自尽。

虽然人们对吕不韦由商转政的道路和方法颇为诟病,但也不得不承认他具有超于常人的战略眼光。吕不韦非常有政治才华,《吕氏春秋》的编撰就是他这种战略眼光的体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本书不仅是为他自己造势,也为秦国统一六国做好了舆论上、政治上、文化上的准备。作为第一本有组织、有计划编撰的图书,《吕氏春秋》在中国历史上有非常特殊的意义,对我国后世文化的发展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吕氏春秋》在编撰过程中就有非常明确的指导思想,是一部非常有系统的、主体与框架都非常明确的著作。全书以儒家学说为主干,以道家学说为基础,融合了先秦诸子学说,最终成为一部战国末期杂家的代表作。它的编写和成书都体现了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兼收并蓄,取长补短,之后形成一家之言。

《吕氏春秋》作为杂家的代表性作品,最大的特点就是以实用为兼采的标准,广纳百家之长,而成一家之言,从而形成一套完整的国家治理学说。《孟夏纪·用众》中说:“物固莫不有长,莫不有短。人亦然。故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故假人者遂有天下……虽桀、纣犹有可畏可取者,而况于贤者乎?……天下无粹白之狐,而有粹白之裘,取之众白也。夫取于众,此三皇、五帝之所以大立功名也。”正是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之下,秦终于完成了对六国的统一。

《吕氏春秋》作为一部文学作品,它还是有着自己比较鲜明的文学特色的。因为编撰者多为吕不韦延揽的宾客,所以文章也就不免带有纵横家的气质,很多文章气势恢宏、行文无忌,大量运用排比、反复、对比、层层递进的表现手法。如:“昔先圣王之为苑囿园池也,足以观望劳形而已矣;其为宫室台榭也,足以辟燥湿而已矣;其为舆马衣裘也,足以逸身暖骸而已矣;其为饮食酏醴也,足以适味充虚而已矣;其为声色音乐也,足以安性自娱而已矣。”(《孟春纪·重己》)又如:“天有九野,地有九州,土有九山,山有九塞,泽有九薮,风有八等,水有六川。”(《有始览·有始》)连续几个句式相同的句子的使用,营造了一种连绵不绝、气势浩荡的氛围;而结构简洁、句式简短的语句,又带出一种节奏上的畅达,对后世骈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吕氏春秋》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也注重博采众家之长,充分学习了诸子散文中运用寓言和神话表达思想的传统,比如“刻舟求剑”“掩耳盗铃”“涸泽而渔”这些寓言故事,以及现在听来非常耳熟的格言警句,如“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季冬纪·诚廉》、“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不苟论·自知》)、“天下大乱,无有安国;一国尽乱,无有安家;一家尽乱,无有安身”(《士容论·务大》)等。这些都在文章中起到了表达思想的作用。

《吕氏春秋》集百家之言,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是有意识整合文化的一种有益的尝试。而《吕氏春秋》的出现标志着诸子时代的结束,与此相对应的政治事件是秦统一六国,而文化的统一显然走在了前面。之后,秦帝国焚书坑儒从根本上结束了中国文化百家争鸣的盛况。 YIlOTLTzhI6TTj7VlZNIZ/RL9OTftxCQs909f3NIQeMYTLCHyAwA8bZH6Jas/MC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