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战斗的传教士——墨子

孔子是文雅的君子,墨子是战斗的传教士。他传教的目的在于把传统的制度和常规,把孔子以及儒家的学说,一齐反对掉。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墨家,是诸子百家之一,是战国时期的“显学”。它不同于其他学派,是一个组织严密的团体,成员被称为“墨者”,最高领袖被称为“钜子”。钜子领导整个组织,成员严格遵从钜子的命令,能做到“赴汤蹈火,死不旋踵”。

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生活在公元前480年至公元前400年,是墨家第一个钜子。墨子是春秋战国过渡时期的思想家,名翟,鲁国人,也有说是宋国人。墨子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农民哲学家。他是手工业者出身,擅长手工制作,据说可与当时巧匠鲁班媲美。墨子在墨家流传的文字中,自称“北方之鄙人”。但他其实是贵族后裔,少小开始游学各地,师从儒家,学习孔子之道。墨子曾在宋国做过大夫,自诩“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难”,是一位能理解“农与工肆之人”的士人。墨家的学术核心近儒,但又批判儒学烦琐的礼乐文化,以“兼爱”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因为能代表手工业者和下层士人的利益,墨家在一段时间内拥有了大批追随者,迅速成为和儒家相对立的最大的一个学派,成为显学。现在我们读的《墨子》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记录,是墨家学派思想的总汇,现存53篇。

墨子能在诸子百家中占一席之位,甚至在一段时间内成为显学,在思想上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墨子的学术思想一般被认为共有10项: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天志、明鬼、非命,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撑点。为宣传自己的思想,墨子在各地讲学,因为言辞激烈、抨击各诸侯国的统治,所以吸引了一大批弟子,亲信弟子就有数百人之多。先秦诸子都到处游说,宣传自己的思想,墨子也不例外,行迹遍布当时的诸侯列国。中间发生了很多游说故事,记载于《墨子·公输》“墨子巧辩救宋”的故事就记录了墨子如何与公输班论战,解救宋国。

公输班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鲁班,是著名的能工巧匠,他被楚惠王邀请制作一种可以攻城的机械——云梯,准备在攻打宋国时使用。墨子听闻这一消息后,为了自己的理念,不顾老迈,跋涉10天,远赴楚国郢都劝说。他非常有策略地进行了说服,第一步他选择了说服公输班,提出花费千金让公输班去杀一个人,公输班异常恼怒,说:“义不杀人。”(我是一个知道仁义的人,不能为金钱杀人。)墨子抓住这个点接着追问:“楚国占地很广,但人口稀少,根本不需要占用那么多土地,却想要攻击宋国,去获得更多的土地,这并不是一国明智之举;而宋国也没有做什么坏事,无错而讨伐就是不义之举;你公输班既然为了仁义不愿杀一人,为什么你可以为楚国造云梯来攻击宋国人?”公输班最终陷于自己的逻辑中无法回答,只能放弃造云梯的计划。第二步,也是最重要的,墨子必须说服楚王,才能最终解决宋国围城之困。受到楚王召见后,墨子依然从小处类比,他问楚王:“假如一个人自己有好车、华服、佳肴,但不好好珍惜,却一心惦记别人的破车、烂衣、糙米饭,您觉得这个人是什么人?”楚王不假思索地回答:“这人就是个偷窃犯。”墨子顺势逼问楚王:“楚国拥有5000里沃野,而宋国只有区区500里,就像好车跟破车;楚国云梦大泽,渔产丰富,而宋国无山无水,根本没有野生动物,就像佳肴与粗茶淡饭;楚国林业物产丰富,盛产楠木,而宋国全国上下都没有一棵可以做材料的树,就像华服和烂衣。这样一想,楚国不爱惜自己的国家,却一心攻打弱小的宋国,和您说的偷窃犯是一样的啊。假设楚王您一定要攻击宋国,在没有道义的前提下,一定会失败的。”楚王一时无言以对,但是依然认为凭借云梯,可以攻下宋国。于是墨子就现场为楚王进行模拟演习,把衣带围成宋都城,把筷子当成云梯,与公输班进行了一场实战对垒,结果公输班使尽万般手段,依然无法攻下城池,楚王攻打宋国的计划也就被墨子彻底打消了。就这样墨子依靠个人的力量,“止楚攻宋”,被传为佳话。

《墨子》书影

然而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虽然有很多追随者,但是墨子的思想注定不会被统治者所重视。书中也记录了让人伤心的时刻,他帮助宋国解决围城之困后,“过宋,天雨,庇其闾中,守闾者不内也”。居然不能在宋国的大门内避雨!简直是对墨家思想的最现实的反映。墨子在政治上主张“任人唯贤”,他认为做官的人并不都是高贵的,而老百姓也不是永远贫贱。他的“非攻”理念使得墨家学派坚决反对一切不义之战,总是为被侵略国家出谋划策。他还主张“兼相爱,交相利”,认为人们应该不分贵贱、相亲相爱、互通有无,他的理想是社会走向大同。墨家思想表达了下层人民尤其是广大劳动人民渴望平等、反对战争与压迫的心声。墨子的思想有非常明显的空想色彩,推崇各阶层平等的精神更不会被统治者接受,这也是墨子不被人理解的根本所在。因此,到了大一统时代,也就是汉代,曾经的显学墨家,也就销声匿迹了。

《墨子》从文学角度而言,文字浅显,重视逻辑的严密和条理的清晰,追求道理的通透而缺乏语言表达技巧,对具体事件和人物的刻画非常少,一般都是直接讲道理,缺少文采,所谓“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这也是《墨子》不能流传得更广泛的一个重要原因。 e1SkqHZ9pt5OuqU9m+usMBUY+OvtXgbw5Kc1RWVhRIuNl5gxsFL2L+8D9B6U5fj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