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万世师表孔子

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思想家。他所创立的儒家思想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沉淀在中国人的头脑里。

相较于老子的神秘,孔子的生平就详细多了。孔子,名丘,字仲尼,公元前551年生于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商丘市夏邑县)。孔子出生于贵族之家,父亲在他两岁时就去世了,从此家道中落,过着清贫的生活。

曲阜孔庙大成殿

21岁那年,孔子在鲁国做了负责管理粮仓事务的小官,后来又被调任管理牧场,可仕途并没有什么太大发展。孔子平时读书非常努力,学问越来越渊博,对治理国家和改进社会秩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曾经多次向鲁国国君谏言,阐述自己的治国想法,可惜始终没有得到重视。为此,孔子只好改变策略,周游列国传播自己的思想。

在周游列国的过程中,孔子开办私人学校,广收门徒,宣讲自己的思想和学说。他到过齐、宋、楚、卫等国,但是并未被这些国的国君重视,不得不回到鲁国。虽说孔子的政见一开始没有得到鲁国君主的重视,但孔子的主要成就还是以鲁国为阵地的,在他51岁的时候,就已经位及司寇。由于他的一些思想与当时的社会“格格不入”,孔子又不得不离开,直到晚年才重新回到鲁国,致力于教育事业。

孔子一生都致力于教育,兴办私学,广招学生,到73岁去世前已有“弟子三千”,其中有72名都是后世有名的学者,比如我们熟知的颜回、子路、冉求、子贡,等等。因此,孔子被后世读书人尊称为“至圣”“万世师表”“大成至圣先师”。

孔子的生平言行散见于先秦古籍中,后人将其整理编撰成《论语》一书,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现存20篇。

孔子提出了“仁”的学说,即要求统治者能够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不要过度压迫人民,主张“仁政”;他还推行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主张“施惠于民”,在上要“贤能政治”,在下要“富而后教”;学以致用,提出“学而优则仕”。但是孔子有严重的等级思想,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用礼教来治理国家,认为仕途应该是学子之间的较量。

孔子建构了仁、义,礼、智对举的哲学范畴,讲“立人之道,曰仁与义”“知崇礼卑”;讲“圣”,认为人人可以成圣,人人皆尧舜。在经济思想方法上,孔子重义轻利,教育人们应该“见利思义”。这些思想对于后世的影响非常深远,至今还影响着人们的言行。自古以来,人们提倡的“礼义廉耻”四个字,就是孔子深深刻在我们每一个人内心之中的。

除此之外,孔子还整理了很多文献,包括《诗》《书》《礼》《乐》等,这些都是儒家学派的经典,对于后世人们的思想有着深远的影响。

当然,孔子以及儒家思想的巨大影响,和后世统治者的尊崇是分不开的。汉武帝独尊儒术,将孔子神化,之后历代统治者更是将儒家典籍奉为圭臬,甚至唯一教材;南宋的朱熹更是将佛教和道教的宗教修养方法渗透到儒家学说中。从此,孔子成为至圣,儒家学者成为一个教派,世上读书人都是孔圣人的学生,都必须研读“圣贤之书”。

时至今日,儒家思想还是深深印刻在中国人的心中,在为人处世、三观情感、文化习俗等方面。我们尊崇孔子提出的仁、礼、德,推崇儒家提出的孝、廉、忠。举例来说,一个“孝”字,就像一把尺子,衡量着每一个中国人。

不仅仅是中国,在世界其他国家,孔子和儒学也都有着一定的地位,包括韩国、日本、朝鲜在内的亚洲国家推崇儒学、研究孔子,认为它是东方思想的集中代表。

毫不夸张地说,孔子的学说和思想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中之重,不了解它就不了解中国的古代文化,更不能充分认识今天的中国。 yFDJltUGzLnClVwl0N7tYRo5+rLfpgUIN5ntbATtLIvb49k4q78xbgBhRNN4v9Y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