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的孝文帝拓跋宏,姓拓跋,名宏,又名元宏,是北魏王朝的第七个皇帝,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少数民族皇帝,为促进民族大融合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东汉末年以后,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开始向黄河流域迁徙,与汉族人民混居在一起,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民族大融合的局面。鲜卑族是匈奴之后在蒙古高原兴起的游牧民族,后逐渐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政权,十六国时期鲜卑各部趁中原混乱迅速崛起,并且进入黄河流域,其中鲜卑族拓跋部于公元386年建立了北魏政权。
由于鲜卑人一直过着游牧生活,以畜牧业为主,政权建立后,发展农业生产就成为当务之急。然而当时鲜卑人不喜农业,甚至连有些平民和仆役也游手好闲,靠剥削掳掠汉族人民为生,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为了反抗鲜卑族的残暴统治,汉族和各民族人民揭竿而起,直到孝文帝时期暴动仍不时发生。当然,发生暴动的原因除了鲜卑人的暴政,更重要的是相对落后的民族和相对先进民族的矛盾。实际上,一个相对落后的民族是无法统治比它先进得多的民族的。
为了缓和矛盾,孝文帝拓跋宏即位后,对北魏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习俗等各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推行汉化政策,学习汉族先进的文化和制度。原本北魏的都城定在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该地偏远闭塞,集中了大部分守旧的鲜卑贵族,不利于汉化政策的推行。为此,孝文帝决定迁都洛阳,当时洛阳是中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迁都不仅有利于鲜卑族的汉化,还有利于加强对中原地区的控制。
然而,迁都洛阳受到了许多鲜卑贵族的反对和阻挠,但孝文帝并没有放弃。公元493年,他以“南征”的名义,亲率20万大军南下,一路的长途跋涉让这些鲜卑贵族和官兵疲惫不堪。这个时候,又恰逢阴雨连绵、道路泥泞,到了洛阳之后,这些平日里贪图享乐的鲜卑人再也支撑不住了。这正好中了孝文帝的下怀,他趁机说若不南征就迁都于此吧。于是,孝文帝不顾鲜卑贵族的反对,宣布定都洛阳,之后他进一步重用和拉拢汉族地主阶级。
迁都成功之后,孝文帝立即开始大刀阔斧地改革,下令改革鲜卑旧俗。规定鲜卑贵族必须穿汉族服装,禁止穿鲜卑服;全国上下一律改说汉语,禁止鲜卑贵族讲鲜卑语;官员在朝廷上必须讲汉语,否则就要被惩罚撤职;命令鲜卑贵族改汉姓,就连他自己都改姓元;改变鲜卑人的籍贯,规定死后不得归葬塞北;主张鲜卑族与汉族通婚联姻。同时,孝文帝还参照南朝的典章制度,改革北魏的政治制度,设立乐官,修订法律,改革官职名称,并且镇压了反对改革的守旧贵族,处死太子。
孝文帝的一系列改革不仅促进了鲜卑人与汉人的交往,促进了北方各族人民的融合和发展,还大力推动了北魏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发展。
在改革的过程中,孝文帝广纳人才,制定了很多发现、提拔、推荐人才的规定,并且把能否推荐人才作为考核官吏的一个重要标准。孝文帝求才若渴,能够真正做到不拘一格、礼贤下士,同时给予人才真正的尊重和信任。即便对南齐投降过来的官吏,他也能放下皇帝的猜忌,委以重任。
孝文帝在推行汉化政策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政策就是推行三长制和均田制。所谓“三长制”是指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而“均田制”是指按照人口分配土地,部分土地在耕作一定年限后归其所有,部分土地在其死后还给官府。这无疑巩固了政权,缓和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对农业生产起到了恢复和发展的作用。
孝文帝推行改革之后,北方经济得到了迅速恢复,民族隔阂慢慢消除。同时,先进的文化代替了落后的习俗,促进了北方各少数民族向封建社会过渡。可以说,北魏孝文帝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和改革家,他接受先进的文化、学习先进的经验,促进了北方各民族大融合,是我国古代民族融合的积极推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