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子

韩非子是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是先秦诸子百家中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将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及慎到的“势”集于一身,形成自己独特的思想。同时,他还将老子的辩证法和荀子的朴素唯物主义融为一体,同时吸收了墨家、儒家思想,集儒、道、墨、法四大思想流派的精华于一身。

韩非子,名非,韩国公子。韩非子虽然是荀子的弟子,但是其主张和荀子却大大相反,他爱好“刑名法术”之学,主张君王应该用“法”“术”“势”三者结合来治理国家。

韩非子之前法家有三派:一是以商鞅为宗的“法”。商鞅是杰出的法家代表,他的变法使得秦国逐渐强大,他重视严刑厚赏并且用此来推行法令,使得所有遵守法令的人都有奖赏,所有违反法令的人都受惩罚。二是以申不害为宗的“术”。这里的“术”是权术、谋略,主张君主应该用权术和“阴谋”来操纵臣下,不动声色地辨明忠奸。三是以慎到为宗的“势”。这里的“势”是指君主的威严、权势,主张把权势集中在君主手中,即君主集权、君主专制,如此才能统御臣下、威慑百姓。

《韩非子》(竹简版)

最初,韩非子为韩国效力,但是他多次献策,都没有得到韩国君主的重用。后来,韩非子把荀子的著作传到秦国,受到了秦王的赞赏。之后秦国攻打韩国,韩非子被派遣出使秦国,受到了秦王的喜爱和重用。只是当时李斯已在秦国受到重用,且推行了灭六国的计划,而首要目标就是韩国。韩非子与李斯政见相左,秦王更倾向于相信李斯,还听从了李斯等人的诋毁,结果韩非子被投入监狱,最后被逼服毒自尽。

虽然韩非子的主张始终不被重视,但是他的思想是深邃而又超前的,对后世的影响非常大。韩非子认为,弱国想要强大,强国想要更加强大,甚至用武力统一天下,这都是无可非议的。但是这些国家采取的大部分手段,尤其是自认为最贤明的手段——儒家的手段都是无用的,只能让其与目标远离。儒家和墨家提倡用贤人治国,可是真正的贤人能有几个?可以说是屈指可数。但是,国家的重要官吏却非常多,至少有100名。既然很难得到那么多贤人,为什么不选择那些重要的官吏呢?

韩非子认为,人天生是恶的,天生贪利怕祸。只要能够重赏,那么人们愿意替你做任何事情;只要重典刑罚,那么人们什么坏事都不敢做。同时,刑罚不但要重,还要使人无可逃避,几乎无人可以成为“落网之鱼”。

韩非子反对儒家的“爱民以博得人民爱戴”的主张,他认为这对于统治者没有好处,就像是父母爱子教子一样,若是不能管束孩子,那么孩子就会顽劣不堪;若是用制度、法令、惩罚管制人民,人们就会服服帖帖。所以,想要让人民服从,与其用爱,倒不如用威严、法令,因为“能爱人者亦能恶人”。

韩非子不同意统治者满口尧、舜、禹、汤,或神农、黄帝,也不赞同统治者敬仰那些所谓的说士和游侠,认为这些人对于统治管理国家没有用处。统治者需要的是能够拼死打仗的士兵和供给兵士粮食的农民。可是现在那些所谓的贵族享受着荣誉或富贵,而兵士和农民却生活贫寒,处于社会的最下层,就连战士的遗孤都沦为乞丐。这就是说,韩非子提倡重视军事、农业的发展,如此一来才能开疆拓土、经济繁荣。这是富国强兵思想的具体体现。

韩非子重视法令,希望统治者能够“以法治国”。同时,他强调君权是不可侵犯的,君主统治权是一切事物的核心,君主应该用严刑峻法和重赏来统御臣下、治理人民。所以他不赞成统治者尊崇那些破坏法令的说士和游侠,认为他们会让君主威严扫地,会鼓动人心,“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韩非子的思想对于秦始皇统一六国有着深远的影响,当时秦王嬴政读了韩非子的文章,赞叹道:“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与荀子不同,韩非子反对复古,主张因地制宜。因为当时社会动荡、诸侯混战,他提倡重赏、重罚、重兵、重农,提倡君权神授,他的君主专制理论深受后世封建统治者的推崇。 JxxXjcD5Ba0qDeKMvnq9S+jyqKyU9vO4VoVSMON/xPGRQ7p7VWB1v0ktDQCowY2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