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刻在泥版上的文字

文字是文明传承的重要方式,也是后人了解历史的主要途径。现代人通过发现和解读各种文字史料,才能更接近真实的历史。中国汉字有将近6000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另外,还有3种古老的文字,其历史同样悠久,它们分别是:公元前3500年左右出现的埃及象形文字,公元前1000年左右成形的由腓尼基人发明的字母文字,以及古苏美尔人与古巴比伦人共同使用的楔形文字。楔形文字很早就出现了,但要追溯其辨认过程,不得不提及一个2500年前的故事。

大概在公元前522年,波斯大军在皇帝冈比西斯二世的率领下攻打埃及。就在这时,一个名叫高墨达的僧侣突然站出来,谎称自己是被冈比西斯害死的皇弟巴尔迪亚,借此煽动叛乱。恰好,冈比西斯在从埃及返回波斯的途中病逝了。如此一来,波斯贵族陷入群龙无首的境地,国家一片混乱。最终,一个名叫大流士的贵族战胜了其他人,成功登上皇位,并平定了这场持续半年有余的叛乱。对于自己的所作所为,大流士觉得相当满意,于是下令让人把他平定叛乱的故事刻在一块巨大的岩石上,供人们瞻仰。这块岩石就位于米底王国首都埃克巴坦那(今伊朗哈马丹)郊外的贝希斯敦村附近。

以上就是著名的贝希斯敦铭文的故事。这块岩石上共刻有3种文字,包括楔形文字、新埃兰文和古波斯文。1835年,法国学者罗林森发现这个铭文,并制造了拓本。经过8年的努力,他首先破译了古波斯文,将其与楔形文字对照,最终弄懂了楔形文字的含义。

早在公元前4000年,居住在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就已经创造并开始使用楔形文字了。刚开始,楔形文字是从右至左竖行书写的。后来,因为书写不太方便,苏美尔人又将字形侧转90度,改成从左到右横行书写。

楔形文字最初是象形的,如果要表示复杂的意义,就要将不同的符号组合在一起。例如,“天”加“水”就表示“下雨”,“眼”加“水”就是“哭”等。后来,随着文字发展,楔形文字中逐渐有了可代表多种意义的符号,如“足”可以用来表示“行走”“站立”等含义。人们将这种符号称为“表意符号”。

发展到后来,一个小小的楔形文字符号都能代表一种声音。“星”这个楔形文字,在苏美尔语中的发音是“嗯”,但如果只用于发音的话,其含义就和原来的“星”没有什么关系了。这种只用于发音的符号,就叫作“表音符号”。

后来,为了把意思和发音匹配起来,苏美尔人又发明了部首文字。比如,将一个特殊符号加在人名之前,就表示这个名字属于一位男性。

苏美尔人使用的笔,由芦秆或木棒做成,笔尖呈三角形,落笔时印痕比较深宽,提笔时则比较细狭。因此,这种在两河流域使用的古文字,后来才被人们叫作楔形文字。当时,苏美尔人还没有发明造纸术,他们就用黏土做成一块块长方形的泥版,用自制的“笔”刻上文字,接着再把泥版晾干或烤干,就制成了泥版文书。

苏美尔人遗留的大部分文字材料就是这种泥版文书。截至目前,人们已经从两河流域发掘出数十万块类似的泥版文书。公元前2007年,苏美尔人的最后一个王朝走向没落、衰亡。古巴比伦王国便把这份文化遗产全面继承,并继续推动它的发展。这便是文字文明的传承。 NT9hCk1SjM6vdIt9qM+KKW3xxhdkqWKHBlku9SOcs8Nl+s9Io2DdmBBrbTffCZ8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