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理性文化与信仰文化的关系,主张“让理性为信仰服务”一派意见的代表就是奥古斯丁——基督教中仅次于耶稣基督十二门徒的“圣人”和“恩典博士”。
奥古斯丁既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也是一位伟大的基督教神学家,他有着非常深厚的拉丁文化和希腊哲学背景,曾从哲学高度论证了“上帝创世说”“原罪说”“救赎说”“三位一体说”等基督教的基本教义,促成了信仰与理性的完美结合。
奥古斯丁出生于354年11月13日,家乡在北非的塔加斯特城(现在阿尔及利亚的苏格艾赫拉斯)。他的母亲是一名虔诚的基督徒,父亲则是一名罗马官员。
奥古斯丁十分聪慧,年少时就展露出了非凡的才华。但他同时也非常顽劣,在青少年时期干过不少坏事,诸如逃学旷课、打架偷梨等。17岁时,奥古斯丁前往迦太基深造,过了一段浪荡享乐的生活,还给自己找了一个情妇,生下一个私生子。19岁时,奥古斯丁开始信仰摩尼教,但随后,他发现摩尼教并不能解决他人生中的一些困惑,于是逐渐对摩尼教失去兴趣,开始研究怀疑主义和新柏拉图主义的哲学。
383年,奥古斯丁到米兰做了一名修辞学教授,并在母亲的劝说下与一位女子订婚,抛弃了和他同居十多年的情妇。也就是在这段时期,奥古斯丁受到母亲的影响,加之被基督教的布道打动,开始对基督教产生了兴趣。
386年的一天,奥古斯丁突然感觉到了主的引导,在经过激烈的心理斗争后,毅然决定抛弃一切,皈依基督教,并于次年正式受洗,成为基督教会的一员。
加入基督教之后,奥古斯丁创作了大量的宗教著作,其中流传至今的布道大约有500篇,书信200多封。而他最著名的作品有三部,即《上帝之城》《忏悔录》和《论三位一体》。
430年8月28日,奥古斯丁在希波城辞世,享年76岁。数月之后,希波城被日耳曼部落的汪达尔人攻占,整座城市几乎都沦为焦土,唯独奥古斯丁图书馆和大教堂安然无恙。
奥古斯丁教堂
基督教刚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不久,阿拉里克就率领哥特人攻陷了罗马城。这一事件严重打击了罗马人对基督教日益高涨的热情,异教徒们也乘势而起,大肆攻击基督教,宣称正是因为罗马皇帝改信基督教,所以罗马人再不能得到朱比特的庇护,罗马城才会发生这样的悲剧。
为了驳斥异教徒们的指责,捍卫基督教的教义,奥古斯丁花费15年时间,写就了著名的《上帝之城》。
奥古斯丁指出,早在基督教成为罗马的国教之前,罗马就曾遭遇过数次入侵与内战,比如高卢人入侵时所带来的苦难,就远比哥特人入侵所带来的苦难更为可怖。异教徒们总是将罗马所遭遇的灾难归咎于基督教,然而事实上,就连哥特人也是信奉基督教的,在罗马被劫掠期间,不少异教徒都是因躲进教会才逃过一劫。
奥古斯丁还说,对于基督徒而言,即便忍受苦难也是一种快乐,比如君士坦丁和狄奥多西两位皇帝就一直觉得非常幸福。在圣徒们看来,现世的失去并不重要,哪怕死后无法得到安葬也没有关系,因为贪婪的野兽永远也无法阻挠肉体的复活。尽管罗马城已经毁灭,但“上帝之城”一直在壮大,而大公教会就是“上帝之城”在世俗的影子。
奥古斯丁雕像
“上帝之城”这一说法源自于《圣经》。奥古斯丁认为,人类实则只有两大团体,如果按照《圣经》的说法,可将其看作两个城:世俗之城和上帝之城。
所谓世俗之城,就是由遵从肉欲生活的人所组成的团体,他们轻视上帝,为腐朽的肉欲所奴役,注定要走向毁灭;而上帝之城,则是由愿依从精神生活的人所组成的团体,他们热爱上帝,服从上帝,能够克制和支配自己的肉欲,终将成为上帝的选民,从而得到救赎。
很显然,所谓的“上帝之城”,并不存在于人类社会的现实历史之中,就连教会也只能说是“上帝之城”的象征,而非“上帝之城”本身。但奥古斯丁认为,“上帝之城”是确实独立存在于尘世之外的,也就是魔鬼犯罪之前的“天使之城”以及末世审判后的“未来天国”,而人类历史实际上就是“上帝之城”战胜“世俗之城”的过程。
在《上帝之城》一书中,奥古斯丁着重强调了国家与教会的分离,他认为,在涉及宗教事务的事情上,国家应当服从教会,这样,国家才能成为“上帝之城”的一部分。在整个中世纪,此书的观点曾产生过非常重大的影响,尤其是在教会与世俗政权的斗争之中。后来的神学家们将这一理论解释为教会对政治的干预,即教权高于王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