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被誉为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他博学多识,几乎涉猎了当时所有的学科,包括哲学、美学、修辞学、逻辑学、心理学、天文学、物理学、数学、生物学、伦理学、经济学、医学、战略学、政治学、历史学等,并在每一领域几乎都有所建树。
在短短六十余载的生涯中,亚里士多德创作了400多部伟大的著述,至今得以流传下来的作品有47部,其中最广为人知的著作包括《形而上学》《工具论》《政治学》《物理学》《尼各马科伦理学》《诗学》等,直至今日也依然属于精品。
他在各个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也是世人难以望其项背的。他是第一个为学科分类的学者。在生物学方面,他发现了隔代遗传的现象;在天文学方面,他提出了“地球中心说”;在物理学方面,他对运动进行了分类,并总结出物质机械运动的一般规律……故而,马克思曾赞誉亚里士多德是“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而恩格斯也曾断言他是古希腊“最博学的人”。
亚里士多德出生于希腊北方色雷斯的斯塔吉拉城,其父是马其顿国王的御医,但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去世了,之后亚里士多德便跟随新的监护人普罗克塞那生活。直到公元前367年,亚里士多德的姐姐将他送进了柏拉图的阿卡德米学院,这一待就是20年。后来,柏拉图去世,亚里士多德便离开阿卡德米学院,到了小亚细亚一带讲学。
亚里士多德雕像
公元前343年,亚里士多德接受了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的邀请,成为王子亚历山大的老师。虽然亚历山大王子一直不认同亚里士多德“中等国家”的政治主张,但对他还是十分尊敬的。亚历山大曾说:“父母赋予了我生命,而我的老师亚里士多德则让我明白,如何生活才能有价值。”可以说,亚里士多德的诸多成就与亚历山大的支持是密不可分的。
公元前334年,亚里士多德便回到了雅典,和他的老师柏拉图一样,走上了教育之路。他开办了吕克昂学园,并在此执教长达13年,这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逍遥学派”。
公元前323年,随着亚历山大的病逝,反马其顿派势力开始掌权。而亚里士多德因为曾担任过亚历山大的老师,成为这些人的眼中钉。于是,雅典人再次施展惯常的手段——指控亚里士多德不敬神。不过,亚里士多德并没有像苏格拉底一样选择慷慨赴死,而是将学院交托给弟子德奥弗拉斯特主持之后,就逃亡到哈尔基斯上去了,次年与世长辞。
希腊硬币上的亚里士多德
《形而上学》是亚里士多德最为著名的哲学著作之一。
在今天,“形而上学”主要有两种基本含义:一是指一种与辩证法相对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二是指一种以超经验思辨方式来研究非客观或无形世界的哲学体系。
在亚里士多德时代,哲学所包含的范畴其实非常广,既包括研究经验对象的具体科学,也包括研究超经验对象的形而上学。但亚里士多德认为,前者只能算是“第二哲学”,只有研究“现实、运动、形式、潜能、实体、质料、神、第一推动者”等超验对象的形而上学才能称之为“第一哲学”。
《形而上学》这一著作是在亚里士多德死后多年,直到公元前1世纪左右,才由吕克昂学院的继承人安德罗尼柯整理出版的,最初的译名为“物理学之后”,指的就是一种研究超验对象的哲学,这也是“形而上学”最初的意义。
这本书传入中国后,因其与魏晋时期的玄学有类似之处,故而有人将之翻译为“玄学”。后来,著名的思想家严复根据《周易·系辞》中的“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一言,又把该书翻译为“形而上学”,这一名称才最终确定下来。
辩证法大师黑格尔在“研究超验对象的哲学”这一意义之上,又赋予了“形而上学”新的含义,即“一种与辩证法思维相对的、主观抽象的、表面的、孤立的思维方法”。所以,恩格斯才说:“旧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法,黑格尔称之为‘形而上学的’方法,主要是把事物当作一成不变的东西去研究……”
亚里士多德与老师柏拉图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他17岁就拜柏拉图为师,跟随柏拉图学习长达20年之久。他还曾专门为柏拉图写过一首赞美诗:“在众人之中,他是唯一的,也是最初的……这样的人啊,如今已无处寻觅!”
但即便如此,在追寻真理的过程中,亚里士多德也始终有着自己的坚持和思考,而非一味附和老师的观点。比如在哲学思想方面,亚里士多德就与柏拉图有着非常严重的分歧,他毫不留情地批评并否定了柏拉图的“理念论”,并提出了与之相对的“实体说”。因为这件事,还有人跳出来指责亚里士多德,说他是叛徒。对此,亚里士多德只回敬了对方一句至今仍闻名于世的话:“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理念论”是柏拉图学说的地基,他认为,世上唯有理念才是唯一的真实,具体事物不过只是理念的模仿罢了,所以要认识某一事物,就必须从认识该事物的理念开始。但亚里士多德并不认同老师的这一理念,他认为,具体的事物才是真实的。就好比无论“苏格拉底”这一理念是否存在,世界上都必然会产生一个像苏格拉底的具体的人。
亚里士多德认为,一般抽象的概念性的东西是无法脱离个别具体的事物而独立存在的,能够独立存在的只有个别的具体事物,比如某一个人,或者某一匹马。亚里士多德将这种个别的具体事物称作“第一实体”。亚里士多德说,第一实体是一切东西存在的基础,比如“一匹白马”,“马”就是第一实体,而“白”则是存在于“马”之上的,不能独立存在。
有“第一实体”自然就有“第二实体”。亚里士多德将个别事物的“种”和“属”称作“第二实体”。比如某个具体的人物是第一实体,这个人物是包含在“人”这个“属”里面的,“人”这个“属”又是包含在“动物”这个“种”里面的。而“人”与“动物”都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也是“实体”。但与此同时,它们的实在性又必须通过个别具体事物才能表现出来,所以称之为“第二实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