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47年,秦庄襄王去世,嬴政继秦王位,时年13岁,八年后,在蕲年宫举行加冕礼,正式开始执掌国政。此后,嬴政变法革新、奖励耕战、选贤任能、富国强兵,秦国的力量得到了快速发展。
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踌躇满志的秦王嬴政率领大秦军队,经过10年的征战,先后消灭了韩、赵、魏、楚、燕、齐等诸侯国,平定天下,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此后,为了进一步增强国力,嬴政颁布了一系列改革政策,这对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统一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首先,嬴政决定改一改历来的帝王称号,他认为自己功绩斐然,无人能及,“王”这个词已经不足以用来称呼自己,于是他诏令文武百官一起为自己想一个合适的称呼。命令下达以后,很多博古通今的大臣就坐在一起共同商议,究竟给秦王起一个怎样的称呼好呢?
经过商议,大臣们对秦王说:“以前五帝的时候,所统治的面积也就方圆几千里,周边的少数部落也只是暂时地服从而已。现在您令天下归一,这一伟大的功绩是前无古人的,就连三皇五帝也无法与您媲美啊。所以我们觉得您应该尊称自己为‘泰皇’,自称为‘朕’是最好的。您下达命令的时候,命令可命名为‘诏’,皇帝的印信专门用玉做成,叫作‘玉玺’,而且只有皇帝的印信才能叫作‘玺’;皇帝的妻子称‘皇后’,父亲称‘太上皇’,母亲称‘皇太后’。”秦王嬴政听完以后,思考了一下说:“我的功绩已经大过三皇五帝,因此应该采用古帝的称号,称为‘皇帝’。我是有史以来的第一个皇帝,所以应该称为‘始皇帝’,在我之后的皇帝应该被称为二世、三世,直到千秋万代。”就这样,秦始皇嬴政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
秦始皇画像
确定了“始皇帝”的称号之后,嬴政开始大刀阔斧地实行改革,他首先设立了三公九卿的制度。所谓三公,指的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而九卿的职位则排列在三公之下,分别是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少府。虽名为九卿,但是具体官员数目上却不止九个,这些官员分别掌管了国家的不同行政事务。九卿直接受到三公的领导,而三公则直接听命于皇帝。同时在地方实行郡县制,代替夏、商、周时代的分封制。为了保持国家稳定,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秦始皇下令将原来六国的首都和各自修造的长城拆毁,然后统一修建抵御北面匈奴的长城,西起陇西的临洮,东到辽东,直到今天,万里长城还是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伟大工程。
秦始皇在公元前221年下令“书同文”,以简化秦文“小篆”作为标准字体,废除了其他各种异体文字。此外,秦始皇还统一了货币和度量衡。所使用的是圆形方孔的铜钱,象征着为人外圆内方的完美品性。每个铜钱上面都铸有“半两”的字样,俗称“秦半两”。
经过这一系列的改革,秦朝在政治、经济、文字、货币等方面有了自己统一的体制,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王朝就此诞生。因此后人把秦始皇尊称为“千古第一帝”,功绩永载史册,而秦朝也是我国历史上封建王朝的开端,具有里程碑一样的重要意义。
不过,由于秦始皇实行的法律过于严苛残酷,引起了士人的不满,开始有大臣公开指责郡县制,企图说服秦始皇恢复西周时期的分封制度,这样国家才能更加安稳,天下才会太平。于是秦始皇便以此为题与大臣们展开讨论,丞相李斯觉得国家之所以会出现动荡,源于各种儒学和私学的存在,所以一定要消灭私学。他建议秦始皇把除了《秦记》以外的历史书籍统统焚毁,除秦博士官所藏的《诗》《书》,以及医药、占卜、种树的书以外,其他的书都不要保留。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下令全国进行焚书。对于“焚书”这件事,百姓和士人怨愤异常,民间议论纷纷、骂声不断,秦始皇勃然大怒,派出御史抓捕了460多人,一同押到骊山的山谷中,全部活埋,被后人称为“坑儒”。
可以说“焚书坑儒”是中国文化的一次大灾难,它和当时严酷的法律一样,都是秦朝暴政的集中体现。
从另一个层面而言,秦始皇是第一个在真正意义上一统天下的人,也是皇帝称号的发明者。他在位期间,国家的发展达到了空前的速度。但同时,秦始皇实行严酷的法律,焚书坑儒,又大兴土木、劳民伤财,搞得民不聊生。其结果就是:秦始皇去世一年之后,陈胜、吴广就在大泽乡揭竿起义,贫苦百姓群起响应。秦王朝仅存15个春秋,就土崩瓦解、灰飞烟灭。
秦始皇铜车马
纵观秦始皇的一生,他的功绩不可泯灭,但同时他所犯的一些错误,也值得后世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