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精忠报国——岳飞

岳飞,字鹏举,公元1103年出生于北宋相州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今河南安阳汤阴)。岳飞年少时家中贫困,没有油灯照明,他就白天耕田割草,晚上用柴火照明念书习字,少年岳飞尤喜读《左氏春秋》《孙吴兵法》。20岁的时候,岳飞应征入伍,屡建奇功。看到当时入侵的金军野蛮骄横,残忍对待人民,以致于宋朝的百姓长期深陷在战争的恐惧和折磨当中,岳飞痛下决心一定要将金军赶出宋朝。

北宋靖康元年(1126)冬,岳飞在相州城投军,成为刘浩军中的一名下级军官。同年十二月,康王赵构根据宋钦宗的蜡书,在相州设立河北兵马大元帅府,筹备武装力量,旨在为被金兵包围的宋朝首都东京解围。赵构很快就筹建了一支以他为大元帅,陈亨伯为元帅,汪伯彦、宗泽为副元帅的军事力量。元帅府下编前、后、中、左、右五军,其中前军统制为刘浩,岳飞隶属刘浩前军,与他一起参加了东京保卫战,将金兵击退,解了东京之围。

不过,岳飞一个人还是难以抵御大金的军队。靖康二年(1127)四月,已经江河日下的北宋终于扛不住威猛的大金的疯狂进攻,北宋亡国,连徽宗赵佶、钦宗赵桓及皇家宗室成员也做了大金的俘虏,并被押往北方扣作人质。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靖康之难”。

五月,康王赵构自封为帝,即宋高宗,于南京(今河南商丘)继位,史称南宋。至此,宋朝的抗金形势进入了一个极其微妙的阶段。徽钦二帝被金人所困,宋朝自上而下视为奇耻大辱,乃齐心合力,共抗外敌。

岳飞带领的岳家军是一支纪律严明、训练有素的军队,从来不骚扰百姓,倘若有人胆敢触犯军规,就会被岳飞就地正法。打仗的时候,岳家军作战勇猛,所向披靡,但凡遇到了金军,绝对不心慈手软,总是把金军打得抱头逃窜,溃不成军。宋高宗看到岳飞如此英勇善战,对岳飞非常赏识,便亲笔写下了“精忠岳飞”四个大字,做成一面锦绣的大旗,赏赐给了岳飞。除此之外,还封岳飞为清远节度使,又加封武昌郡开国侯,甚至默许岳飞与刘光世、韩世忠、张俊等重臣平起平坐,享受宋朝的最高待遇。

岳飞画像

公元1140年,金国的太子完颜兀术举兵侵犯南宋。危急时刻,宋高宗唯一想到的最佳人选就是岳飞。岳飞接到命令后,立即带着岳家军发兵北上,抗击金兵。不久以后,岳飞的军队就收复了北方的许多失地,让入侵的金军连续吃了好几次败仗。岳家军的阵势威武,势不可当,杀得金军四散而逃,太子完颜兀术看到岳飞如此英勇,便想集中兵力灭掉岳家军,于是他集合了金国的龙虎大王、盖天大王和韩常的兵力,一起逼近了岳家军。

岳飞接到消息以后,就派遣儿子岳云出战。岳云不负众望,将金军打得横尸遍野。最后,暴怒下的完颜兀术组建了一支强大的军队,准备与岳家军决一死战。整个队伍有15000多骑兵,这些骑兵身披沉重的战甲,每一组有三匹战马,战马用绳索彼此相连,号称“拐子马”,非常厉害。岳飞见状仔细分析战局,命令手下的士兵专砍马腿,因为“拐子马”是三匹马连在一起的,所以只要其中的一匹马倒下,其他的两匹马也会因此而失去战斗力。在岳飞英明神武的带领下,岳家军最终将这支阵容强大的“拐子马”军队全部歼灭了。此后,岳飞率领着岳家军一路追杀金军,还夺回了被金军侵占的很多地盘。

赵构给岳飞的手书

岳家军获胜的消息传到了民间,各路义军纷纷响应,要求加入岳家军,并以能够成为岳家军的一员而自豪。岳家军所到之处,各地百姓都争相拿出家中最好的食物犒劳将士。岳飞曾在朱仙镇对手下的将士们慷慨激昂地说:“大家一起为国奋勇杀敌吧,待到胜利之时,我们一起同饮庆功酒!”正是因为有了岳飞奋勇杀敌的决心和精忠报国的精神,才使得南宋在抗击金军的浪潮中有了明显起色,整个局面一度朝着大好的方向发展。

然而,开封知府兼东京留守宗泽并未能挽救大宋,高宗皇帝在听信宠臣黄潜善等的劝说之后,反战而主和。岳飞怒不可遏,上书怒斥议和,并陈列事实,坚决主张开战回击,反被以“越职”罪免去职务。三个月后,心灰意冷的岳飞投奔河北路招抚使张所,颇受赏识,率领军队渡河收复新乡,后来因与将领王彦不和,又来到汴京再次投奔宗泽,在黄河以南继续与金军作战,屡获胜绩。次年,曾24次上书高宗请求渡河夺回都城的老将宗泽忧愤成疾,不治去世,临死之前还悲愤高呼“渡河!”然而高宗却依然不为所动,没有任何夺回京城的打算。

这年七月,金将兀术率领大军从开封直扑郾城,岳家军虽然数量上远远少于金兵,但奋勇作战,以一当十,大败金兵。没有占到便宜的兀术又转攻颍昌,然而岳飞早就料到了金兵的套路,早有防范,事先已命长子岳云前往支援,兀术在颍昌再次被岳云率领的岳家军打了个落花流水。岳家军乘胜追击,一路追到了距离开封只有45里的朱仙镇。北方义军得到战报,士气大涨,纷纷展开进攻,很快就收复了黄河南北的部分州县。兀术焦头烂额之下,不得不发出“撼山易,撼岳家军难,自吾起兵北方以来,从未遭今日之败绩”的慨叹。

岳家军的接连胜利虽然令将士和民众大受鼓舞,却不利于高宗和秦桧与金朝重开和议。高宗听信秦桧的谗言,“令岳飞暂且班师”。岳飞坚持要北伐,上奏道:“豪杰向风,士卒用命,时不再来,机难轻失。”然而高宗借口“孤军不可久留”,一天催发12道金牌,强令岳飞班师回朝。这时其他各路军队均已撤退,张俊、韩世忠、刘锜等部陆续班师,岳飞在形势和君命的逼迫下,违心地拒绝了两河百姓要他继续北伐的恳求,发出“十年之功,废于一旦!”的感慨,被迫撤军。然而宋高宗和秦桧还远远没有满足,在他们看来,对于与金人和谈,岳飞是一个致命的威胁,而且这个固执的岳飞居然始终坚持“迎回二圣”的口号,还在朝堂之上多嘴催促宋高宗立太子之事……这分明是不把他们放在眼里!忍无可忍的宋高宗已然在着手制订除掉岳飞的计划了。

《岳母刺字图》

绍兴十一年(1141),岳飞被“谋反”之罪关进了临安大理寺。监察御史万(mò)俟(qí) (xiè)亲自刑审、拷打岳飞,逼岳飞招认其编织的罪名。据说当时,宋、金朝廷之间,正在加紧策划第二次和议,双方都把岳飞视为眼中钉,金兀术甚至大言不惭地给秦桧写信,密告:“要想和谈,必须先除掉岳飞。”

不久之后,秦桧唆使右谏议大夫万俟 以“居功颓惰”的罪名弹劾岳飞,免去了岳飞的官职,随后又诬陷岳飞与岳云及部将张宪谋反,将岳飞逮捕入狱。审讯岳飞时,御史中丞何铸被岳飞背上由岳母亲手刺的“精忠报国”四个大字深深感动,转而上书为岳飞鸣冤,高宗无奈之下,重新任命万俟 接任审理。当时已经辞官在家的韩世忠跑去当面责问秦桧为何要加害岳飞,罪名何在。秦桧答道:“其事体莫须有。”也就是说“大概有”的意思。韩世忠气愤地说:“‘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然而,在一心想要和谈的高宗看来,除去岳飞,既可以震慑其他武将,又能使和谈顺利进行,真是一举两得。因此,他不顾许多大臣的反对,于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1142年1月27日),亲自下旨处死了岳飞。

岳飞死后被抄家,五个儿子中除岳霖被人收养之外,余皆或被充军岭南,或逃往湖广一带。连他原来的部下也被株连罢免或处死。一直到宋高宗退位之后,继任的宋孝宗为鼓士气、平民愤,宣布为岳飞平反,恢复官职,将其遗骸依礼迁葬于西湖栖霞岭下,追谥为“武穆”。到了宁宗皇帝时,又追封岳飞为“鄂王”,还为其修建了庙宇,供人们祭拜。

纵观岳飞戎马一生,虽然战功显赫,对朝廷忠心耿耿,却最终带着收复疆土的遗憾含冤而去,成了政治牺牲品。但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为后人所称颂,一曲《满江红》,名留青史,成为千古绝唱。而奸臣秦桧等人,成了卖国奸贼的代表人物,被铸成铁像,长跪于英雄墓前,为无数后人所唾弃。 3t8jYnAuz/9/MPkifABMIsCinFSc4LeUX9OjNLD/W7fplfqjjeVJjuJ2JPmZdK6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