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41年,太子刘彻登基,即汉武帝,为西汉的第七个皇帝。汉武帝刘彻可以说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帝王,他继承“文景之治”,经过60多年的统治,原本就处于文景盛世的西汉发展到鼎盛时期。后人常将汉武帝与秦皇、唐宗、宋祖相提并论,频繁出现在各种各样的史书和文艺作品中。
据史书记载,汉武帝年轻时是一个典型的“问题少年”,经常带着手下和结交的朋友远游嬉闹,以打猎的名义肆意践踏庄稼,当地百姓苦不堪言。但顽皮嬉闹只是少年天性,随着年龄的增长,汉武帝的远见卓识渐渐展现出来。
在当时,董仲舒特别推崇孔子,认为他的德治、仁政,重视伦理教育的儒家思想应当得到广泛的提倡,而想要推行这种思想,就不能再分心于别的学术思想,思想与思想之间是不可以齐头并进的。董仲舒的这个“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不仅得到了汉武帝的支持,还得到了地方官员的充分肯定和推行,使之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一大正统思想。
公元前128年,汉武帝为了更好地加强中央集权,削弱诸侯势力,采纳了大夫主父偃的建议,正式颁布了“推恩令”。所谓推恩令,就是把诸侯王除嫡长子继承以外的其余诸子,在原有的诸侯封地上封侯,新封侯国不受王国管辖,直接由各地的郡管理。于是,诸侯国出现了“藩国始分,而子弟毕侯矣”的局面,导致“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数十里”。
同时,为了限制各诸侯王网罗人才,汉武帝还规定,但凡仕从于诸侯的,绝对不可以再仕从于朝廷,从而有效抑制了诸侯与官吏结党营私、串通一气的可能,保证了诸侯王因为分封而存在的独立性。
当然,汉武帝最令后人称道的功绩乃是抗击匈奴。西汉王朝从建立的那一天起,就面临着来自北方匈奴民族的侵袭。虽然西汉王朝的军事实力也很强,但迫于皇朝初建、百废待兴,自高祖刘邦至文景之治,对待匈奴人都是以和亲为主。
直到汉武帝即位,在经过多年的励精图治之后,汉朝已经有了充足的国力,具备了向匈奴人开战的资本。建元六年(前135),大臣桑弘羊看到匈奴屡屡来犯,他对汉武帝说:“春秋战国的时候,诸侯国之间从来没有一个盟约是坚固的,只有用武力解决,才能使边境的老百姓得到安宁。”汉武帝非常欣赏桑弘羊的建议,更加坚定了抗击匈奴的决心。
除此之外,朝廷中以王恢等人为主,极力主张痛击匈奴。汉武帝也想打击匈奴人,就同意了主战派的提议——发兵攻打匈奴人。此时,汉朝拥有卫青、霍去病、李广、公孙敖等声名显赫的名将,大破匈奴兵,直追到狼居胥山(今蒙古国境内)。从此之后,匈奴再也无力来犯。
不过,经过数十年南征北战,大汉建国70余年来所积财富消耗一空。为解决财政问题,汉武帝先是在全国实行盐、铁、酒的专卖,继而又扩大对商人的征税范围。这一系列的政策虽然增强了国力,但过重的征税和连年征战,终于引起百姓的激烈反抗。
到了晚年,汉武帝也认识到了自己的许多错误,他颁下《轮台罪己诏》,说“方今之务,在于力农”,遂封田千秋为富民侯,任赵过为搜粟都尉,推广“代田法”轮耕增产,让百姓休养生息。这些政策,总算稍稍挽回了局面,奠定了汉室中兴的基础。
总而言之,后代史家对于汉武帝的评价众说纷纭,呈现两个极端。汉武帝对于汉朝乃至中国历史的影响是好还是坏,后人自有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