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儒学创始人——孔子

在我国文化史上,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备受世人的尊敬与推崇,他就是有“至圣先师”之称的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公元前551年出生于山东曲阜。孔子的名字与一座山有关。孔子的父亲名叫叔梁纥,是陬邑县城的大夫。有一种说法是,他与正妻施氏生有九个女儿,却没有儿子。后来,叔梁纥向鲁国颜氏求婚,娶了颜氏最小的女儿颜徵在,两人婚后很久依然没能生出儿子,便一同去了尼丘山祷告。之后,颜徵在才终于顺利怀孕,生下了孔子。夫妇俩为了纪念尼丘山,便给儿子起名为“丘”。

孔子画像

孔子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教育的奠基人,他为中国古代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孔子之前,教育完全被官府垄断,只有贵族子弟才有接受教育的资格。但孔子改变了这一切,他提倡“有教无类”,开办私人学堂,弟子更是达到了3000人,涵盖了各个阶层。孔子所做的这一切,在中国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教学方面,他也有着许多重要的经验:教育学生时,他提倡“因材施教”;学习知识时,他主张“温故而知新”;关于学习态度,他认为应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关于学习与思考的关系,他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在政治方面,孔子主张“为政以德”。他反对苛政,认为用道德礼教治国才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内容是“礼”与“仁”,他的最高政治理想是建立“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孔子提出这些政治主张,主要是为了缓和阶级矛盾,不过也在客观上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此外,孔子对中国文化还有一大贡献。他整理编订了诸多古代文化典籍,如《诗》《书》《礼》《乐》《易》和《春秋》六经。如今,《乐经》已经失传,其余“五经”保存至今,是我们研究古代历史文化的珍贵资料。

提及孔子,就不能不说到《论语》。《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论的典籍,是我国古代非常著名的儒家经典,历来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

然而,孔子生前在政治方面却不甚如意。直到汉朝,他的思想才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论语》书影 svzpbDKwnX00b/u1RkFZioKpDoYxK9vO8X4jqWVR7cu1a5m8DeaqYB2j2iEb8y+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