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相思红豆

如果说在现代玫瑰是爱情的象征,那么在古时候红豆便是相思的寄托了。

红豆,又名“相思子”,可以长久储存而不蛀、不坏、不变色,故而人们也称其为“假宝石”。红豆寓意“相思”,历来被青年男女当作爱情信物,同时也被无数文人在诗词中用于寄托怀恋和思念。比如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就曾作《相思》一诗:

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

红豆究竟是如何与“相思”扯上关系的呢?

相传在南北朝萧梁时期,昭明太子萧统曾组织文人编《文选》。有一次,他思绪杂乱,难以成句,便决定放下工作,外出散心。

就在这次散步时,萧统结识了一名叫慧如的尼姑。萧统笃信佛教,慧如又精通佛法,两人一结识便相互引为知己,常常一起谈论佛法。渐渐地,萧统与慧如之间情愫暗生,然而,由于门第的差距和慧如的特殊身份,这段感情注定不会有任何结果。

后来,慧如郁郁而终,萧统得知消息后悲痛不已,含泪将慧如赠予他的红豆种在了他们相识的地方,并将慧如居住的草庵命名为“红豆庵”。

这便是红豆寓意“相思”的来历。据说当年萧统太子亲手种下的红豆树,在历经千年时光的洗礼后,如今依然生长在江阴顾山。 0t/4MKlS92A9h5/PuHvu7qCU7yUGnBXZ4k6LWUQgL33hhZ8now4+/YSB1ccvlHy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