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桃花源里可耕田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曾写过一千古名篇,名为《桃花源记》,文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陶渊明画像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陶渊明约在419—421年创作了《桃花源记》,那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一方面,政治矛盾尖锐,百姓流离失所,农民起义如火如荼;另一方面,统治阶级内部忙着争权夺利,千里河山却一片残破景象。此时的陶渊明至少归隐田园13年了,《桃花源记》中描写的种种,都是他在田园生活中的所思所想。

1959年7月1日,毛泽东一时之间诗兴大发,挥笔写下了一首诗,诗曰:

一山飞峙大江边,

跃上葱茏四百旋。

冷眼向洋看世界,

热风吹雨洒江天。

云横九派浮黄鹤,

浪下三吴起白烟。

陶令不知何处去,

桃花源里可耕田?

这首诗就是有名的《七律·登庐山》,诗中还引用了桃花源的典故。 k9tJqCsv78gQ269FZJGtz71x0mMlb3nK4Ivtlc4JAcNApKFNNzHUiCwRLq7GQ4E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