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先秦的“文化下移”现象

《列子·汤问》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薛谭是著名声乐大家秦青的学生。跟随秦青学习一段时间之后,薛谭觉得自己已经学会了很多东西,于是便向老师辞行回家。秦青答应了薛谭的请辞,并在郊外设宴为他饯行。在宴会上,秦青“抚节悲歌”,天边的流云都好像听得如痴如醉,不忍离去。

秦青的歌声让薛谭甚为震撼,他这才意识到,自己的本事远不及老师,于是他惭愧地向老师道歉,也不再提回家的事情了。

《列子·汤问》中还有另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叫作韩娥,是韩国的一个卖唱姑娘,最擅长唱情歌。韩娥的歌声究竟有多美呢?据说有一回,韩娥在齐国都城临淄卖唱,歌声美妙无比。她唱完一曲便离开了,听众却觉得“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还有一回,韩娥在一家旅店被人欺侮,心中难受,便哀伤地唱起歌来,周围听到她歌声的老幼妇孺都悲声痛哭,不能自已,甚至有人听过她唱歌之后,太过悲伤,三天吃不下饭。

秦青和韩娥都是古代著名的民间音乐家。先秦时期,普通百姓很少有机会接触“乐”,这是专属于贵族阶层的东西。春秋战国之际,随着周王室的没落,礼乐制度也逐渐土崩瓦解。由于原来的文化人员下移到普通百姓之中,导致了“文化下移”现象的发生,一个新的阶层也由此形成,即“士族”。

像这样,原本属于上层的文化(如音乐)下移到民间,就是我们所说的“文化下移”现象。孔子曾开展的有教无类活动,实际上也是“文化下移”的一种。 fKMUHeZRwVJBhiAD/QfOaDoUqzj845jw55ZNYaY81cYcbBkxjFYBNDk37Ag16Po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