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专家也感到困惑

我们在生活中一直尝试做出改变,但却几乎不去思考这些改变是怎么发生的,更不去想“改变”这件事的来龙去脉。似乎这些问题是那些想要在成长和进步中获得更大成功的人才需要去思考的一件大事。

心理医生的工作就是帮助人们获得改变。那些在痛苦、不满足和沮丧中苦苦挣扎的人会求助于他们。显然,大多数心理治疗是有效的,患者会因此做出积极的改变。但如果你问这些心理医生,他们用过哪些最好的方法帮助患者做出改变,你会听到他们的回答五花八门:

“归根到底是过去的问题没能解决,尤其是对父母的依恋。”

“跟一个人如何诠释过去的经历和现实有关。”

“只有规划一个实际的够得着的目标,人们才能实现他们最珍视的愿望。”

“忘记过去,忘记未来。人们更加全身心地投入他们真实的感觉时,改变就会发生。”

“人们之所以感到痛苦,是因为他们的生活缺少意义。我们探索事物的本质,比如价值观、亲密关系、孤独感、真相以及如何对你的选择负责。”

“我不去看人们的生活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而是尝试去帮助他们找到平衡,把重点放在他们处理恰当的事情上,找到他们的长处和优势。”

“勤于思考很好,但大多数时候却没什么用;关键在于通过可观察、可量化的行为做出增值的、积极的改变。”

“自我认同是我们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应对挑战的关键。我的目标是帮助人们发现、创造一个更符合他们想象的新身份。”

“我引导人们换种说法讲述他们的生活,提倡一种全新的更有力量的表达方式。”

“关系就是全部。没有(与外部的)密切的联系,我们的生活就是个空壳。通过建立社交圈,我帮助人们感到与自己和他人的联系更密切。”

“我会问一些很基础的问题,比如他们在生活中最想要什么,为了实现这些目标他们做了什么(或者不做什么);为了获得他们口中真正想要的东西,他们可以做出什么新的选择。”

“这个跟我们与自己的对话方式有关,所以我们要更积极地去看待和处理生活中的事情。”

“我主张解决问题。首先,我让人们别再做那些没用的事,然后尝试其他选择,这些选择一般都跟他们所做过的事刚好相反。”

“我见过的大多数人都已经被迫接受了自己成为被压迫的角色。我的任务是与他们一起挑战这些臆想。”

“基本上大多数情感问题都属于神经病学范畴,要靠化学药物来解决。”

“我将人们分组,因为我们是社会动物,渴求更强大的族群联盟和亲密关系。”

“所有个人问题都产生于特定的文化和家庭背景,做出改变要结合家庭和文化背景。”

“大多数人都在寻求指引和启发。我的角色是陪伴他们踏上这趟灵魂之旅,寻找痊愈和新生。”

……

这只是一部分回答,代表了当前的主流学说,比如精神分析学、认知行为、存在主义、现实疗法、人本主义、男女平等、构成主义等等。有趣的是,他们几乎都是有效的正规军,至少有时候对有些人而言是。正如我自问了三十年一样,你需要问自己的是: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看起来如此不同的方法,最后却产生了相似的结果?

这个问题的答案,也是这本书的基础,就是几乎所有促使改变发生的有效方法,实际上都依赖于相似的要素,尽管他们可能有着不同的名字。回想你在生活中做出的改变,稍微比对一下你会发现它们有很多共同特征。虽然我们通常把改变简单化,只说一些关键事件,但它并非单独发生,其复杂性要求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然而,不管你是在生活中寻求改变,还是帮助他人改变(比如你是心理医生、教师、教练、父母、指导员、领袖或保健医生),改变的关键在于做出何种改变,每个人也许都有自己的答案。基于这么多不同的观点和情况,也许改变最简单生动的定义就是让事情变得不同,这包括不再做无效的事和做更积极有效的事情。在所有的排列置换中,改变会使个体的痛苦获得相对暂时的减轻以及使得个体的日常功能增强。

什么让改变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我们必须承认,即使专家也很难在什么会引起改变这个问题上达成共识。这也引出了另外一些很有意思的问题:态度、信仰、行为、思维和感觉的变化持续多久才能称得上是改变?如果一个人自认为改变了想法或态度,但他的行为却看不出来变化,改变发生了吗?我们讨论的改变,到底多大程度才算得上是改变?如果改变小到看不出来或没有意义呢?如果意见不一致,有人觉得改变很大,有人觉得没效果呢?这些都是改变吗?我们怎么看待那些不能量化的改变,比如满足感或灵魂获得新生?现实生活中,人们说自己事情的时候常常不坦诚,对此我们该如何看待?我们观察到的改变也有可能不真实或不客观。说到量化,那些延迟几个月或几年才看到效果的改变呢?还有,如果一个人严重退步或变得更糟糕,那我们该怎么对待这些反向改变呢?

这些问题增加了改变的神秘和复杂性,到底心理上的改变过程是怎么样的?这让针对改变的研究变得更具挑战性,也引来了批评的声音。批判者认为我们无法完全理解人类改变的内在历程,只看到了表象。拿感觉来举例,即便我们难以定义和描述这些内在的状态,但基本上,我们认为,能够辨识和控制情感是产生积极和稳定的改变的关键所在。感觉不仅能帮助巩固记忆、激发行动,还能减轻不快和纷扰。另外,行为、感觉或态度上的改变,通常是在大脑对精神或行为异常进行修正后才表现出来。单是大脑皮层就有大约一百万个神经元和一万亿个突触,就算凭借发达的图像技术,我们也不可能理解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发生的,这让改变变得更为复杂。

另一个问题是,人们常常对自己的行为及其背后的原因并不自知。你去问那些暴饮暴食、酗酒、吸烟或赌博的人,为什么明知不好还是要这样做,他们通常很无奈:“我不知道。可能因为这样感觉很好吧。”你要是去问那些被工作、情感或困境折磨的人,为什么不换个工作或者伴侣,他们的回答基本也是这样。

多数人不情愿做出改变,部分是因为一直以来的错误观念。这些根深蒂固的错误观念阻碍了改变的发生。调查发现,无论在哪个年纪,人们都倾向于自豪地告诉别人自己曾做出过哪些重大改变,却普遍认为以后很难再有更大的改变,这被称作“历史末日的错觉”。无论是音乐品味、择友、爱好还是兴趣,大多数人都错误地认为他们的喜好会贯穿一生,即使很多证据表明事实恰好相反。如果你不敢想象或不去想象,那实现改变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

尽管大多数人对改变表示又爱又恨,或者无从下手,但是他们可能会毫不犹豫地做出某种重大改变。比如,为了最早体验到新一代系统或电子设备,人们可以连夜排队,还会把新技术彻底研究一遍。他们这么做都是自愿的,但在面对其他更有意义、更重要的事情上,他们却顽固地不肯改变。正因如此,我们面对“改变”才有这么多的不确定、困惑和踟蹰,常常挣扎在理性(“我真的应该这样做”)和情感(“但我实在不想这样做”)之间,使得改变的难度不亚于尝试控制一头有思想的大象。除非骑大象的人(理性思维和长期目标)和大象(情感反应和享乐本能)协同一致,这样即使你在改变的路上不能走得很远,你也能朝着心仪的方向前进。

现在让我们暂时把这些问题放在一边,或带着保留的态度把它们暂存起来,因为我们接下来要讨论的内容相当神秘和复杂。

改变行为如何诱发

这是很久前发生在我身上的事,从这个例子你会看到改变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多大的影响,也许你能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进入大学第一个星期(新环境),我感到迷茫、孤单、恐惧(高情绪唤醒,脆弱),不敢提及自己的入学成绩,因为最多只能算中等。我接受了学校试读的要求,但我意识到这是一个错误的决定(负面自我暗示)。我接近崩溃,真想逃离这里。我感觉自己并不属于这个地方(感到迷茫)。

我一直都跟自己说,我很普通,并不出众,注定不是伟大的人(内化脚本)。我认定这是事实(消极的自我认同)。就凭这平淡无奇的成绩,我能和谁去竞争?

高中的时候,我被分到了木工和国内经济班,而不是大学预科(为过去所累)。极其糟糕的考试成绩,也印证了我的愚钝。即使是打个棒球,我也总是被挤在右路。我不受欢迎,没有吸引力,也不是运动健将或“学霸”。但是,尽管处处受挫,我还是很想找到女朋友,得到别人的赞赏(对未来的愿景)。

我总在图书馆外边徘徊,认为那是物色未来女友的绝佳地点,但却从来都没有勇气跟女孩子搭讪。十几岁的时候,连续一年多每逢周六我都在购物中心溜达,就为了能遇见女孩子。但这一年里,我从来没有走向一个姑娘,一次都没有,更别提说话了。我知道我没救了,只剩下绝望(触及底线)。

我特别希望自己与众不同,但却不知道怎么办(高位动机),只有眼镜让我看起来比较不一样。童年的大部分时候,我都看不清眼前的世界。无论是外场飞过来的球、数学题,还是黑板上的语法结构。直到现在我都不会划分句子结构,更别说解代数方程式了。世界一片模糊,我当时以为所有人都跟我一样(自欺)。很久之后,我的视力问题才得到重视,但对于我来说这太迟了。不要问为什么我爸妈这么久才注意到我看电视时常常贴着屏幕坐着(异常的家庭模式),他们常说“不要坐太近,你眼睛会坏的”,但他们并没有意识到我的眼睛已经毁了。

我看起来“愚钝”的原因之一可能是近视,但更多跟我如何看待自己有关(消极的自我认定)。有天我坐在图书馆台阶上,想到了自己悲惨的人生(认识问题)。那一刻我多希望自己能变得聪明,甚至希望面前出现个精灵满足我这个强烈的愿望。但最后,我只剩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我们怎么看出来谁聪明、谁不聪明呢?(设立积极目标)。

我看着来往的人群,想看出来谁聪明、谁不聪明。一番统计后,我发现聪明的人主要有两个特点:首先,他们抱着很多书;其次,他们懂得很多。我突然发现变得聪明并不难(主要的洞见),因此那一刻我决定,我要变得聪明(顿悟)。

我开始往图书馆跑,借来很多书(行动计划)。后来找到的书多到要把我淹没了,我心想那不如索性看看吧。很快,周围的人开始觉得我很聪明,因为我总是被书包围着。最后,我也开始相信自己是个聪明人了(改变自我认定)。

上文括号中的注释,是我们会在本书中重点探讨的几个概念。改变,通常是一个人感受到一定程度的失望,从而主动采取措施,承担风险,尝试用新的方法去完成之前觉得难以实现的事。

恐惧会增强我们的动力,从失望和失败中获得的成长和进步通常不亚于胜利和成就所带来的。在感到脆弱和迷茫的状况下,我们会正视此前的自我欺骗,进而产生新的见解。我们开始尝试新事物,是因为我们确定之前所做的根本行不通。

积跬步方至千里

当然,改变不仅仅只是下决心那么简单。如果只需要下决心,那大家轻轻松松就能减肥成功、戒掉酒瘾或变得聪明。我自己转变的第一步是踏入图书馆,但接下来还有一连串的事情不断强化和支持着我做出改变。我不只改变了内心,还开始在其他方面做出改变来保持这种劲头。这包括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社交方式,尤其包括这次改变带给我的意义。

尝试改变的一个最有意思的地方在于,通常很小的努力会带来很大的收获。如果你试图去追溯,为什么你会在现在这个位置?你是如何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的?你会发现这不是单纯的一件事或偶然间造就的一件事。更普遍的情况是,这中间有一系列的事情发生,它们一开始不相关联,接着一件事引发了另一件事,最后多件事情叠加影响,让你走到了现在。这个过程可由几个大类组成,也为一个常被研究人员忽略但却显而易见的观点提供了支持,那就是改变要经历许多不同的阶段(见表1.1),才能实现人们在思考、感受或行为方面的重大变化(尽管最理想的是这三个方面都被改变)。

改变有着各种形式和表现,但基本上都要归结于人们最终不情愿地放弃了明显不适合他们的策略,尝试新的不同的事物。人类行为有个奇怪的地方,那就是愿意不断去做适得其反的、自我毁灭的事情,即使有压倒性的证据表明它是错的,也不会停下来。有人企图用并不奏效的老方法解决问题,即使结果显而易见会失败也还是坚持这种策略。

母亲是个暴脾气的人,十几岁的女儿顽固、爱挑衅又叛逆。“该死的,”她生气地朝女儿大声说道,“我再说一次,回房间去,没叫你出来之前就待在里面!”

“去你的!”女儿也大叫着说,冲进房间,用力把门摔上。

这位妈妈追着女儿跑过去,对着房门大喊道:“你居然这么跟我说话。小姐,你被禁足了!”

后来,女孩从窗户爬了出去。一夜没有回家的她天快亮时看到妈妈一脸怒气地站在家门口。

显然,朝着女儿大喊大叫是没有任何效果的,不但不能如自己所愿改变女儿的行为,实际上还让事情变得更糟糕了,而且她会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感到很无力。除非她真正从内心意识到并接受她所做的事情根本行不通,否则她不会去尝试其他的方法。当然没有谁能保证,和女儿讲道理、求助于别人、后退一步或其他方法一定更好,但只有去尝试,才能发现一个更有可能行得通的方法。

这个情景很好地诠释了如何将改变引入当前模式,以及这样做为什么这么困难。只有你愿意并且能够放弃正在做的或熟悉或自在的事情,事情才会变得比较不一样。

表1.1 改变的不同阶段 IBMcCa3QAHRqcP8ngFlzvU7N9GVaM1vX/rjYrqlw51m+eirYIYiDDvzpgdaCgS+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