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一本书、哪部电影、哪个电视节目或哪个故事,改变了你的人生?你第一个想到的是什么?演员迈克尔·凯恩(Micheal Caine)清晰地记得半个世纪前,他听到人生中的召唤:“我还是个小孩,有几个大男孩把我带到黎波里剧场。大幕拉开,独行侠出来了。那一刻我就知道我长大后做什么。不是牛仔——我想成为一名演员。我一点儿都不喜欢马。”
回到我的问题:孩童时期或成年后,哪本书至今对你的影响力仍特别大?哪部电影或哪个节目仍历历在目或余音绕梁?它们以特有的方式,对你的人生走向或重大选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有过这样的经历,可以说救了我的命。
我在新西兰的一所大学任教时,有一次放假决定出去徒步。打听好线路后,我很快沿着亚伯塔斯曼海滨步道(Abel Tasman Coastal Trail)独自出发了。据说第一个晚上的最佳宿营地是一片水域对面的一间小屋。天开始黑了,气温也下降了,我脱下衣服系在背包上,开始蹚过这片宽阔的水域。
每走一步,水就深一点儿,渐渐漫过我的膝盖和大腿,然后是腰。我把背包举过头顶以免弄湿。我不明白的是,向导明明告诉过我,这个时候是退潮,而且水最多齐膝深。没办法我只好继续前进,因为冷和担心我开始颤抖。河水继续上涨到了齐胸位置,我还没走到一半。我想回头,但睡在森林里是很恐怖的事。我鼓起勇气继续前进。
快到一半时,水已经到下巴位置,顶在头上的包也很难保持平衡。我踮起脚尖,害怕得不知所措。我发现自己不再发抖,糟糕,这表明体温过低。我的脑袋像一团糨糊,什么想法都没有,更别提下一步该怎么做。不知怎的,我唯一想到的就是,如果有人发现我的尸首裸露,多难为情。
那一刻我想到了约翰·韦恩(John Wayne),如果他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做?我小时候看过他的每一部电影,他是沉着和勇气的化身。那时我想,他不会站在这里吓得魂飞魄散,他会更勇敢。于是我强迫自己继续踮着脚前进,最后慢慢走近岸边,才注意到水位下降了。
我敢肯定的是,我那时产生了幻觉,无法控制身体和意识。失去意识前我想到了杰克·伦敦(Jack London)的故事《生火》( To Build a Fire ),我想起了主角快被冻死时利用跑步来提高体温。这个方法最终没用,但那时我唯一想到的就是这个。
我开始奔跑,赤身裸体在冰冷的水中向着远处的光亮跑去。晕过去之前我就记得这么多。
原来我穿过树林时弄出了一些声响。我看见的光是从小屋里发出的,那里驻扎了一个在南极待过的处理体温过低的专家,他知道如何救我的命。我不知道是不是约翰·韦恩的电影角色和杰克·伦敦的故事救了我的命,但他们确实带给我最后的希望,让我多走了几步。
这就是故事的作用:它们为我们将来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提供生活经验和指导。
无论是醒着还是做梦,大部分故事反映了已经解决的挑战、矛盾或生命威胁,告诉我们未来可能会面临什么。梦尤其是噩梦的内容,通常有四分之三涉及来自生命或社会的威胁,演练着“战斗还是逃跑”的即时反应。人脑已逐渐演变成一种精密的仪器,能获取信息和设计代码,并根据储存的顺序检索记忆。
我们的祖先中,那些最擅长收集、整理和讲述故事——包括狩猎、斗争、食物采集、矛盾、成员、环境或部落的危险或困境的故事——的人,是最有可能生存下来的人,他们的后代在这方面的能力也更强一些。
故事提供可替代的经历,这种另类的“现实”让我们感受到支持和肯定。如果你拓宽视野,就会发现无限的可能性。比如梅拉妮(Melanie)从记事起就梦想着成为作家。让人意外的是,她有阅读障碍。于是她搁置了梦想,奋力拼搏以补偿不足,以优异的成绩从大学的法学院毕业,最后成为一个大城市的区检察长。“我因为道德感选择成为一名检察官,”梅拉妮解释说,“我从小由多米尼加(Dominican)的姐姐和方济会的道士抚养长大,过去经历了太多的暴力和不公。当然,还有我自己因为阅读障碍而感觉被歧视的原因。我看着我们这些人被说成不积极、懒惰、粗心甚至哑巴。”
工作上,梅拉妮全身心投入,成立了一支新的队伍来处理对女孩的性骚扰问题,并对教师提供预防团伙犯罪的培训,对社会重大问题的抗争让她感觉到自己的梦想存活着。她在深夜继续写作,多半为了乐趣,因为她知道自己不健全,能力也有限。谁听说过有阅读障碍的职业作家?
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事改变了她的生活,部分是因为她看到了一个故事,“我的大学室友送我一本小说——《让大世界颠覆》( Let the Great World Spin ),这改变了一切!这本小说让我意识到,根本不是阅读障碍这件事妨碍我成为作家,而是我因为没能做更多值得的事而产生的内疚感。”这本书告诉梅拉妮,作家可以是“正义的工具,照亮别人避之不及的丑恶”。
看到这个故事不久,梅兰妮就辞职了。她出国念了艺术学院,开始了人生的新篇章。我们能否说正是这本书改变了一切呢?梅兰妮的决定受到了方方面面的影响,更有可能是一系列见解和经验累积的结果。但这个故事促使她做出了最终决定。
故事有时会真实得不可思议,带我们走进另一个世界,这里有各种各样的关系和机会,似乎能让我们从现实中逃离。《胜利之光》( Friday Night Lights )讲的是电视节目对一个人的影响。有个男人每看一集这个节目就会感动流泪,而他自从6岁骑自行车摔跤之后就再没哭过,因为他妈妈说男人不该轻易落泪。有趣的是,我们有时会不允许自己因为生活中遇到的事而感受和表达强烈的情感,但却愿意为根本不存在的人物这样做。这些虚拟人物的力量对我们的影响也很有意思。在这个例子中,作为一个刚结婚的男人,作者“注视着埃里克(Eric)和塔米(Tami),把他们当作我未来婚姻的模型”。用他的话说,他们是“人类的柏拉图式的理想”。其实,也是我们能做到的最好状态。
自古以来很多神话超越了个体文化,无论讲述者是教师、巫医、精神治疗师、医师还是表演者,他们的主线都大致相同。神话不仅是艺术或娱乐,也是解开生命之谜的一个通道。无论主角是宙斯(Zeus)、俄狄浦斯(Oedipus)、桃乐茜(Dorotuy)、海底总动员(Neno)还是狮子王(Lion King),为了应对巨大的障碍,英雄们必须通过一系列的步骤,解决生命的谜底:(1)“临危受命”——主人公受命或被迫接受任务;(2)“拒绝受命”——显示出不情愿,也表示担心和忧虑;(3)“支持援助”——常以超自然的形式出现(梅林、天使、善良女巫),提供保护或建议;(4)“跨越门槛”——进入未知的充满神秘和危险的世界;(5)“面对考验”——这将考验英雄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勇气,但会引出更大的智慧和胜利的战利品(圣杯、王冠、结婚);(6)“返回世界”——主人公必须带着新的技能和知识回归从前。
不难认识到这隐喻了人生旅程中必然遇到的改变和挑战。青春期我们不断被告知面对逆境时应该怎么做。这将考验意志和勇气,但如果你早有准备,就能战胜它。一个小孩玩游戏对着屏幕杀死僵尸,或者看一部动画片十几次,实际上是在为未来可能的挑战做准备。正如历史人物一样,故事成为现实的模拟。他们塑造我们成为现在的样子。
作者列出了一百个对人类影响最大的虚拟人物。他们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塑造了世界。里面有我喜欢的神话(潘多拉、普罗米修斯、伊卡洛斯),故事(圣诞老人、吹笛手、灰姑娘)、传说(亚瑟王、唐·胡安),怪物(哲基尔和海德、科学怪人、吸血鬼),虚构人物(盖茨比、亚哈船长、堂吉诃德),儿童书(《汉瑟和葛丽特》《彼得潘》《绿野仙踪》《丑小鸭》),数字电影(《科克船长》《吸血鬼猎人巴菲》《哈利·波特》)和广告(护林熊、万宝路男人、骆驼乔)等等。即使处于不同的环境和媒介,这些虚拟人物也能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这是因为他们具有普遍的特点:他们通过占领道德高地来克服挑战。他们让人同情,常有身体缺陷或悲剧性格,他们通过意志和承诺战胜逆境。这样的故事从精神上激励着我们:如果我们也能战胜这样的挑战,我们或在不久的将来过上好的生活。
“一些人通过探险,用新鲜的视角看待世界。对我来说,这就是书。”记者玛丽·阿拉纳(Marie Arana)说道。她的生活是由改变了她的故事串成的。自传对她的影响尤其大,“我看到了跟我一样的人,也从中找到了我想成为的人。”
作为一个双重文化背景的移民孩子,阿拉纳一度找不到自己在这个世界的位置。在最易受影响的青春期,她看了美藉俄裔作家弗拉迪米尔·纳博科夫(Vladimir Nabokov)撰写的英文回忆录。令她震惊的是居然有人能把第二语言运用得这么好、这么诗意,说不定自己也能做到。其他有色人种作家的作品同样启发了她,使她最终找到了自己的声音。同她生命中的其他导师一样,这些作家通过作品向她娓娓道来。
事实上,童年和青春期初期可能是受故事影响最深的年龄。这时我们对阅读充满热情,也不挑剔。这些书籍和故事有关勇气、忠诚、友谊、认同和身份,正是这个时期我们最常感到困惑的主题。信手拈来的这些名字可能你想起来就想流泪:《绒毛兔》( The Velveteen Rabbit )、《小王子》( The Little Prince )、《纳尼亚传奇》( Chronicles of Narnia )、《安妮-弗兰克的日记》( The Diary of Anne Frank )、《暮光之城》( Twilight )、《哈利·波特》( Harry Potter )、《饥饿游戏》( The Hunger Games )。
童年的我们最敏感,最容易接受文化道德教育。最有名的童话故事《伊索寓言》( Aesop )、《安徒生童话》( Hans christian Andersen )和《格林兄弟》( Grimm Brothers )一面令小读者着迷,一面起到了教育作用。最有名、最受喜爱的故事一般都围绕这样一个主题:在孩子们感到不被重视和无力时赐予他们力量。孩童能在幻想和现实之间自由穿梭,不费吹灰之力领会暗含的信息。对那些自我感觉渺小和无能的人来说,没有什么比《勇敢的小火车头》( The Little Engine That Could )这样的故事更振奋人心了:大和强不一定做出伟大的事。故事里的小火车头依靠决心和信念来弥补身材的矮小。
还有两个深受喜爱的故事是《彼得·潘》( Peter Pan )和《绿野仙踪》( The Wizard of Oz ),分别讲述了儿童打败霍克船长和邪恶女巫的故事。一个世纪过去了,这两个故事被制作成舞台剧、电影和书籍,但梦幻岛和奥兹国仍然是孩子们最喜欢的魔幻场景。这个传统一直延续至最近的《饥饿游戏》和《哈利·波特》系列:孩子依靠自己的力量和忠诚的朋友来对抗邪恶的力量。
埃里卡(Erica)曾有过一段非常困难的日子。她才21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在一起三年的男朋友也要和她分手。一个朋友推荐她看《哈利·波特》分散注意力:“高中时我看了第一本书,但没兴趣。我觉得这是小孩看的,不想浪费时间。我觉得自己应该看经典,因为大人都这么认为。”
当埃里卡说她那时不想辜负“大人”的期待,男朋友也嘲笑她幼稚的喜好:“我们约会时大部分时间都做他喜欢的事情,现在我想彻底摆脱他的影响,挖掘我真正喜欢的东西。想到他不喜欢我看儿童书,我还挺想试试,就开始看了。”
这种叛逆行为和独立宣言是埃里卡最初改变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本书让她回到童真不受压抑的状态:“我完全沉浸在哈利的世界里,整个夏天都在看有关哈利·波特的书和电影。某种程度上,这像是我那个夏天的工作,我要做的就是——生活在哈利的世界。”
埃里卡的父亲去世不久,但哈利·波特的父母仍然健在,这给了她一些安慰。“我父亲是个耐心、善良的人,我想让别人从我身上看到这些品质。”她不仅依靠书摆脱忧伤得以继续前进,还从赫敏的角色找到共鸣,她毅力顽强,坚持信仰。这使埃里卡在生活中更加自信。
阅读儿童书籍可以帮助一些人从悲痛中恢复,或变得更自信,这听起来似乎不大可信。但埃里卡认为哈利·波特和他的朋友让她在迷茫时找到了出路。“我有两个哈利·波特文身,”埃里卡笑着说,“我朋友当然会取笑我是哈利·波特的脑残粉。”她最近看到克莱夫·斯特普尔斯·刘易斯(C.S.Lewis)说的一段话,恰好说明了这套书带给她的影响:“当我成为一个男人,我摆脱了幼稚的事情,也包括对幼稚的恐惧和对长大的欲望。”埃里卡停下来思考了一阵,然后笑了:“哈利·波特提醒了我,即使是现在,也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接纳自己身上愚蠢、恣意和自发的部分。”
好的小说就是这样:它带领我们进入另一个世界,想象无限的可能性和其他看待自我的角度。这些故事的力量悄悄作用在我们身上,我们吸收这些影响内化成自己的一部分。
儿童文学的目的之一是寓教于乐。书籍可以改变孩子的人生,漫画书的影响力也很大,广为人知的漫画人物有蝙蝠侠、神奇女、超人、蜘蛛侠,他们都能使用秘密武器来惩恶扬善。这些弘扬社会正义价值观的故事跟以前大致相同,比如《鲁滨孙历险记》( The Adventures of Robin Hood ),一个(女)英雄代表被歧视或受压迫的人群奋起抗争。这是我们文化灌输的一部分,教育年轻一代对命运不济的他人表示同情和怜悯,否则,我们每个人就只会关注自身利益而不在意公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