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什么因素阻碍了我们改变的意图?

在回顾哪些因素始终会对做出改变和坚持改变产生影响之前,很重要的是要认识到什么因素阻止了我们改变的意图。通常,缺乏自我意识和一定程度的自我欺骗让人们继续自暴自弃,对后果却不怎么关心。

往大了说,地理学家杰瑞德·戴蒙德(Jared Diamond)解释了为什么阿纳萨奇(Anasazi)、印加(Inca)、玛雅(Mayan)、复活岛(Easter Island)和格陵兰岛(Norse Greenland)这些文明衰落的速度相对更快一些。他们所犯的重大错误也同样适用于个人的根深蒂固的问题。第一,不做预判,对某些自然或人为的灾难毫无准备。第二,一旦出现问题或危机,人们还拒绝承认和接受。第三,即使人们意识到了问题所在,也还是会拖延或者不做处理,只是祈祷它自动消失。如果这个方法不奏效,那么他们会把问题合理化,认为这只是大自然事件的一部分或者神灵的某种安排。这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儿像我们对全球变暖的预测?那是因为每当居住在地球上的人不想为保护环境承担责任时,历史就会惊人的一致。最后的致命错误是,一旦承认问题的严重性,比如土壤侵蚀、物种灭绝、资源枯竭、人口膨胀、与外部发生冲突等,人们只会采取一些无力的解决方案,但那时已经太迟了。

当我们用同样的方法去分析阻碍人类做出改变的障碍时,我们会发现一些相似的因素。但即使不是在最理想的条件下,做出必要的调整和改变也从来不会太迟。

关于态度

心理治疗师愿意相信,是他们非凡的治疗方法起到了最好的效果从而帮助求助者达到了目标。但实际上,治疗能否取得成功通常跟求助者的自身特点有关,特别是那些涉及重症精神病理学、高度动机、缺乏冲动、物质滥用和对现实抱有过高期望的求助者。很多时候患者受到不切实际或者过犹不及的想法和态度所影响,经过多次尝试改变后,发现并无效果,便会感到沮丧和泄气。

通常采用的态度有:

1. “也许改变并不是必须的。”只要你不确定自己要不要做一些不同的事,就说明维持现状会更舒服。

2. “这起初并不是我的主意。”这个理由很好。这种情况常常出现在改变的压力来自外部或他人,而不是发自心底的欲望。除非你真心想改变,并且有很强烈的兴趣,否则通常都是白费力气。

3. “我想多了。”避免或妨碍改变的最有效的防御机制往往是分析和反思你的选择和可能的结果。改变更多是行动而不是理论。

4. “这到底有什么意义呢?”无能为力的感觉往往会让人绝望,无论做出了多大的改变,你的生活质量都不会得到根本性的改善。不用说,这种想法将妨碍你做出任何持久的努力。

5. “以后再说。”我们倾向于拖延那些不属于个人投资的事情。你会抽空去做你觉得最有价值或最快乐的事;如果你发现自己避免做某件事,通常是因为你看不到自己付出时间和精力去完成这件事带来的回报。

6. “我知道我要做什么,我只是好像没法坚持下去。”知道什么对你好是一回事,但付诸实践却是另一回事。各种证据支持这一理论:自我意识和自我认知可能是有意思的,但却不一定能导向积极的行动,某些情况下还能把你毁灭在懒惰之中。

7. “我只是没兴趣。”我们将大篇幅讨论这个问题:开始改变是容易的部分,真正的难题是保持改变的动力,尤其是遇到挫折时。

8. “有太多事要做。”这个很明显:要认真对待你所做出的改变,至少是那种感觉宏大的、可能改变人生的改变,必须要付出很多的精力、资源、牺牲、风险和自制力。有时你会感觉这些付出不太值得。这就是为什么从现实的、可行的小事做起就可以抵消很多这种内心的障碍。

另一个重要的经验是,如果感受和体验到满足和愉快,改变就不再是一次审判、一个烦恼或者一个必须完成的任务。一个游客在游乐园跟工作人员说自己好幸运,能看到一头狮子一直坐在一块石头上,他想知道他们是怎么样把狮子训练得这么有耐心的。工作人员笑了起来,实际上他们没有训练狮子做任何事情,而是控制石头的温度,让它冬暖夏凉,“不用训练狮子,也不用把它绑在石头上,也不用祈祷它喜欢这里的风景。只要让这块石头变成一个它想坐的地方。”我们每个人都要找到这样一个地方,一个我们喜欢待着的地方。

换句话说,改变的能力和意愿一定是伴随个人素质、看法、选择、态度和信仰而增强或减弱的。尽管这些是相对稳定的特点,一旦你认清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你就可以下决心制订计划做出改变以获取自己的最大利益。

人格特质

比起那些总是想到最坏结果的人,乐观向上的人行动起来会更轻松。总是把自己的境况归结于运气、命运、基因、父母的疏忽、恶劣天气、经济或其他不受控的因素的人,不如个性坚强的人做得好。后者通常都是乐天派,勇于接受挑战,把选择权掌握在自己手里。同样地,那些被诊断为性格障碍的人(严重自暴自弃的个性),或者是典型的冲动型、优柔寡断型、不反思的人,想要做出改变的时候也会遇到更大的困难。我想,某些人能轻松做出调整是有道理的,首先是因为他们对这样的改变持更开放的态度。

另一个重点是,研究显示某些人的大脑结构跟其他人不同,他们更容易受到影响从而养成习惯和嗜好。看到冲动的赌徒们疯狂下注,你可能会不停摇头,想说他们居然天真地以为自己可以打败赌场。但这实际上可能是真的,至少他们当中有些人真的是这么想的。研究表明,病态赌徒的神经系统更抵挡不住赌博的诱惑,天真地以为他们可以赢。仅仅是想象自己赢得头奖的情景,他们就已经兴奋和激动到狂喜了。他们总是想着自己差点儿就能赢了。这就是为什么赌场、扑克机制造商和博彩业在设计程序时总是有意让玩家看起来差一点儿就能赢,虽然实际上他们输了。

即使先天相对稳定的人格特质增加了改变的难度,人们仍然有数不清的方式对付这种局限性。很多历史名人患有轻度抑郁症,包括乔治亚·奥基夫(Georgia O'keeffe)、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瓦斯拉·尼金斯基(Vaslaw Nijinsky)、路德维希·贝多芬(Ludwig Beethoven)、西尔维亚·普拉斯(Sylvia Plath)、欧内斯特·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约翰·亚当斯(John Adams)、艾萨克·牛顿(Isaac Newton)、梅里韦瑟·刘易斯(Meriwether Lewis)、温斯顿·丘吉尔(Winston Churchill)和亚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等,他们每个人都在寻求方法来摆脱烦恼,利用所遭受的苦难来创造价值,达到更大的目标。他们不断自我训练,学会去接纳这些真正的不可控因素(比如生物学引起的严重抑郁症)。

每个人做出改变的能力千差万别,这取决于很多不同的因素,包括性格类型、对不适的忍耐力、得到社会支持的能力和人际关系。我们每个人的耐心、受挫力、忍耐力、弹性和适应性都不尽相同。另外,通过后天不断努力,基因遗传和生理构造也可能会获得显著的改善(见表2.2)。但首先你要接受现实中你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

表2.2 影响改变的能力的个人因素

消极情绪

跟那些能随机应变的人相比,终生要面对抑郁、焦虑或其他情绪障碍的人,单单要试着保持头部在水上已经手忙脚乱了,更别提让整个身体漂浮在水上了。长期的压力会损害你的思维能力、控制情绪的能力、决断力和完成目标的能力。这种情况下,你如何应对生活的挑战很大程度上由你身体的新陈代谢来决定。

沙琳(Charlene)第一次得知丈夫要跟她分开时,她感觉崩溃了。虽然过去几年里他们的关系不再亲密,对彼此的陪伴更多变成一种习惯而不是原来的心满意足,她还是被丈夫的这个决定吓坏了。

沙琳陷入一片混乱。她不愿意起床,不想上班更没有心思健身、运动,“有什么意义呢?我永远不可能回到以前了,我可能永远不会找到爱的人了。”

很多人遇到困境时,刚开始反应还算正常、合理,但渐渐就容易退化,发展成越来越严重的抑郁。沙琳完全放弃了自己。她长胖了,靠垃圾食品“治愈”痛苦。她每天晚上喝几杯酒,这是唯一能放松的一两个小时。她不接朋友电话,把自己孤立起来。每次她试图兑现一些承诺(“明天我去散步,简单拉伸一下腿”),她发现她就是没有力气或没有动力出门去。每次她发誓要去健身房或跟她的朋友一起吃饭的时候,总会不自觉地找借口推脱掉。她感觉有气无力、无精打采,除了替自己感到难过,根本没法提起劲来做任何事。

当你想做出改变时,常常会遇到情绪方面的阻碍。这些有可能跟忍受挫折程度低、高度警觉(极端自制)、情绪起伏不定、强迫性的反思以及对感到不受控而反应过度有关。除了前面说的极其严重的情绪障碍和人格障碍,也有长期的“低级”障碍,使某些人处于精神抑郁(轻微但长期功能性压抑)、压力和其他过度反应中。

我们还应该注意到,过度的情绪表达和宣泄有时也会被看作是病症,主要是因为诊断系统和诊断手册的创始人都是充满力量和影响力的男性,他们以逻辑和理性著称,更看重价值而非感情表达。近年来这种现象已经有所改变,女权主义者对于心理健康的影响在增强,她们提倡在传统的男性和女性之间寻求更加平衡的局面。

在沙琳的案例中,并不是说她的情感反应不妨碍她(事实是妨碍的)。但实际上这是很正常和自然的。失望和困境会让我们产生各种负面情绪。许多情况下,接受、倾诉、面对这些情绪是愈合过程很重要的一部分。

应对技能

除了从父母身上继承某些性格特征,我们每个人还学习和发展了一些供自己在世界上生存所需要的能力和技能。孩子早期如果显示出乐观、好奇、毅力和决心的特征,日后则可能更容易获得成功。我们能做什么,某种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如何选择可自行支配的技能。下面是一些例子,这些技能也许对计划做出重大改变的人有用,无论是改掉坏习惯、戒掉成瘾、恋爱或分手、减重、开始锻炼、换工作或居住环境、变换生活方式,还是实现其他任何提高生活质量的目标。看这个表时,您可以对照检查自己在这些方面的能力。

●清楚什么是最重要的核心价值和人生目标

●坦诚面对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以及可利用资源

●处理未完成任务,它们可能干扰、中断或破坏你的计划

●大量收集数据和信息,供实施改变计划时用

●在数据基础上做决策

●反思什么是最有价值、最优先的事物和目标

●设置具体的、循序渐进的、可行的目标

●公开承诺你会完成计划以便对此负责

●推迟及时行乐的冲动

●耐心等待行动的最佳时机

●实行计划之前练习和演练

●积极冒险、尝试新事物

●系统评估某种行为的影响,并做出相应调整

●感到沮丧时用建设性和有益的方式与自己对话

●征求最有用的人的意见和建议

●避免带来诱惑的高风险的情况发生

●严格监控内部高风险的因素(饥饿、疲劳、压力、悲伤、愤怒、孤独、沮丧)

●做好压力管理以防止压力过大

●必要时寻求帮助

●寻求社会的支持

●识别增加旧病复发风险的诱因

●从不可避免的挫折和失望中变得更坚强

●原谅自己的错误和失败,学习经验教训

●采取积极措施确保坚持改变

●把所学到的东西应用在你生活的其他需要改进的地方

即使你能够掌握以上所有技能,也不可能无往不胜,因为自由意志在实践中会受限。“一切皆有可能”或“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机会的地方”这种都是神话,我们的能力会受限。每个人体内都有一个自我调节系统,结合我们的生物系统以维持体内细胞的平衡。温度、压力、体积等发生任何细微的变化,或身体外部的“入侵”,或任何异常都会加快身体各种免疫反应,使生物系统尽快复原。锻炼使你的体温升高,而汗腺会立刻被激活以使一切回归“正常”。我们可能认为能控制生活的其他方面,但是类似的运作系统使改变更加困难。正如自主神经系统控制着我们的呼吸、循环和其他身体功能一样,我们也倾向于控制和维护习惯性的行为以节省时间和精力。

“战斗或逃跑”是我们身体内部设置的一个最基础的反应,面对威胁时不加思考会做出的瞬间反应。因为当你需要战斗或逃跑时,慢速的大脑皮层不能接二连三地发出指令使内分泌功能相关的激活系统起到作用。扩大瞳孔是为了更好地感知危险。当身体饥饿时,排泄系统会关闭,而营养物质比如氧气会反过来增加心率和加快呼吸。所有这一切都不需要经过你同意,甚至你都不会意识到,因为你的生存取决于对感知到的危险做出的瞬时反应。

类似的,你的行为同样受习惯性反应的调节。“精神管家”照顾着你。这毫无疑问让我们日常生活起来更轻松。我们料理家务、刷牙、穿衣服、上班和洗澡,遵照长期以来形成的习惯性行为。

问题是:如果你想更改或修正其中一个“精神管家”,即改变一个习惯性行为呢?事实上,一旦神经回路系统形成,想要重新布阵,就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更别说设置一个路障或修一条更高效的新路了。所以,旧病复发常成为常态而改变又如此不易也就可以理解了。

虚假的希望和失败的解决方案

正如我们将看到的,和迈出改变的第一步相比,坚持改变要困难得多。人们往往承诺得多,而最终实践得少。举个例子,绝大多数的美国人都习惯列一个新年愿望清单,而最终很少有人去实现。很多人年复一年下定决心要做同样的事情:戒烟、减肥、运动、常打电话回家、减少债务、花更多时间陪家人、戒酒、换个好工作,但几乎没有人实现这些愿望。愿望没有实现,接下来他们还是会树立同样的目标。调查显示,平均一个人在成功(还是暂时的成功)之前至少会尝试10遍。

研究人员在调查这一现象时,不明白为什么人们失败了这么多次还要继续尝试。他们预测90%的人无法改变比如减肥、戒烟、戒赌和其他坏习惯,还为此分析了一堆原因。人们喜欢尝试是因为他们往往高估自己的能力,设置不切实际的目标,然后说服自己失败的原因是下面其中一个或几个,这让事情变得更糟糕:

1. 我不够努力

2. 我动力不足

3. 我没有时间和精力

4. 我方法不对

5. 这次只是运气不好

6. 下次我会做得更好

有趣的是,大多数人没有意识到,也许他们的目标本身就是不现实的。然而,他们却得出结论说是自己的一些不足或缺点妨碍了改变的发生,而下一次的结果会有所不同。质疑自己不够努力或方法不当是有理由的,但那么多次失败之后,至少要反思一下了吧。

当然,他们可能享受着二次收益,但也可能他们对事情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人们往往高估自己的能力而低估了完成一项任务所需的时间和精力,特别是一个复杂的、棘手的、长期的任务。以减肥为例,节食的人相信一旦瘦身成功,生活中的一切都会变好,之后会过上幸福的生活。当这一切没有像预期那样发生时,就会感到挫折而一蹶不振。

一个人失败的次数越多,他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就会越受影响,未来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小。

就好像意志力是一个有限的水库,每次失败了都会减少一点。想象一下你有8次跟老板说,你不喜欢他的管理方法,而每次他都嘲笑你。现在你准备再去试一次,但明显信心就没那么足了。

许多神话般的励志故事都说明,改变生活需要良好的意图、积极的态度、自我的肯定、宏伟的目标和意志的力量。但事实证明,正是这些幻想和神话导致人们高估了什么是现实、什么是可能,最终让他们陷入失望和沮丧。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无论目标看起来多么容易实现,也要尽可能现实一些,理性评估出可能导致失败的最可能因素:是因为不够努力吗?缺乏动力吗?有没有其他的解决方法?需要调整目标吗?事实证明,相比雄心勃勃树立过于远大的目标,设立循序渐进的更触手可及的目标,效果会更好。 aE/yDF8aNLjbYKoSjLE3DSom3qhUfLQf37kyDZem9CuvqTd3M8lKozKpQtAvnuX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