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避免改变的好处

除了说改变需要投入很多时间、精力和责任,人们还会找各种借口来逃避改变。尽管嘴上不承认,但这确实令大多数人对改变感到为难。我们潜意识里会对不适感和烦恼产生抵触心理。这种想改变又不想放弃熟悉事物的矛盾心理,是改变不成功的重要原因。换句话说,“我们可能会焦虑,但又不急于改变。”

我们自带了各种防御机制来帮助我们逃避不想面对的问题。我们会忽略问题的存在,逃离一阵子,如果这种策略奏效,至少能在情况改善之前拖延一些时间。某种程度上,这能让我们保持“乐观”,节省大量工作。改变不仅要学习新的东西,通常还要放弃其他熟悉和舒适的事物。举个例子,你参加一个高尔夫球或网球课程以提高挥拍技术。调整挥拍的位置可能会很别扭,要长时间练习才能有改进。之前你的球可能打得不直也不远,但至少你挥起拍来是舒服的。现在你必须集中精力,提醒自己要按老师教的技巧去做动作,这个过渡阶段并不很自然。

下面我会介绍几个模型,它们记录了人们在改变一些相对固定的习惯或行为过程中会遵循的步骤。这些步骤中,会持续出现模棱两可、困惑、不确定和不情愿等状况。

表2.1 改变的阶段

初始阶段(表2.1的第1~3步)反映的是以各种理由和借口推迟或避免改变:

“我没有时间”“太麻烦”“我现在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可能没用”或“我忘了”。

这张表描绘了人们最终改变长期以来的模式或习惯时内心会遵循的轨迹。但很少人会完整遵循这样一个有序、平稳的发展过程。不管想得多美,多达95%的尝试都会失败。尤其是想改变那些根深蒂固的习惯和嗜好,比如减肥、赌博、吸烟、吸毒和酗酒,这些行为已经在大脑里形成深深的神经通路,从来不能真正被消灭。

虽然这个阶段每一步都有一个对应的名词,抽象概括了人们的改变过程,但事情往往比这复杂得多。20多个经历过生活重大变化的人曾参与了一项研究,他们说自己并没有遵循任何逻辑顺序的步骤,而是在一些循序渐进的过程之后形成突破,发生了质的变化。似乎许多现有模型跟人们所说的改变过程不完全一致。

隐藏的好处

我们总是迟迟不愿做出改变,因为改变后我们需要花费很大的努力去做新的调整,而且现实也会强烈阻碍着改变的发生。我们重复做某件事,可能只是因为熟悉和习惯了这件事,以及其隐藏的利益和好处。

露艾伦(Luellen)每次尝试在会上发言时都很苦恼。她的声调很高,态度显得咄咄逼人。一旦开始讲话,她就给人不好的印象。别人要不就质疑她,要不就让她别说话。她在工作中没有信誉可言,也跟大部分同事疏远了。她的上司和同事不止一次劝她改变风格,这让露艾伦生气,大家闹得不愉快,结果还适得其反。露艾伦觉得自己也想要改变,但每次尝试都失败了。

为什么有些人的行为明明于己于人都没有益处,却还执意保持这种行为呢?这个问题好像没什么意义,却挺有意思的。为什么像露艾伦这种人会坚持做一些对自己明显没好处的事呢?

答案是:即使最自暴自弃的行为,人们还是能“享受”到某些隐藏的好处。这些好处被称为“二次收益”,能继续强化行动,提供一些不能立马看出来的好处。换句话说,所有的行为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对人有用,尽管它可能有很多负面的边际效应,比如惹怒他人。这种现象最初是由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观察到的,他发现那些歇斯底里的病人似乎总是“依赖于自己的疾病”而不是倾向于做出改变。这个想法后来被用于解释为什么有些患者通过治疗,其病情本应有所改善甚至康复,但看起来却依旧萎靡不振,还在生病。据观察,他们似乎享受被关注的感觉,借此逃避工作和责任,还能因此理直气壮地表现出脾气暴躁的一面:“嘿,我就是控制不了自己。你没看见我生病了吗?”只要他们还能享受到这些好处,相信他们没有多少动力让自己变好。

需要说明的是,这不是有意识地形成阻碍或抵触,也不是人们故意显得自己被操纵或控制,而是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对于走上一条新的征途充满了矛盾的心理。

在露艾伦的案例中,我们应该关注她能从这种风格中获得什么样的回报。首先,她感到自己强大地掌控着一切。她可能会激怒她的同事,降低工作效率,但别人也会因此害怕她。同事不想卷入与她的斗争因而选择让步。她常常能得逞只是因为别人不想让事情变得更糟。

其次,露艾伦觉得自己像个受害者。“你能相信这些猪一样的同事吗?他们甚至连一个机会都不给我。如果我不说话,他们根本不说话,你能相信吗?只要我说话,他们就会像一群婴儿一样缩回去。他们还总是抱怨谁没有礼貌之类的,这该死的到底是什么意思?”她可能没什么朋友,也得不到他人的支持,但她可以把问题归咎于别人:这不是她的错,相反,她只是被别人误解了。

某种程度上,露艾伦很清楚她的举止会将他人拒之门外。可以推断的是,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在她跟家人和朋友相处的过程中也无法避免。露艾伦的非正常行为带来的第三个好处是能通过主动出击使别人处于防御状态从而保护自己。虽然她给人的印象是尖锐的,但露艾伦实际上很脆弱,很怕受伤,因此常常猛烈抨击别人,让别人措手不及。

最后,她依靠本能和冲动去跟别人打交道,不用有负责任的感觉。“嘿,我控制不了,我一直是这样的。我小时候这样我父母也不会管我。”只要她认定自己的人际交往行为是不可改变的,那她可以继续为之,也不会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

以上这些足以解释露艾伦为什么难以做出调整,某种程度而言,她要改变的是一种既定的、对她来说很有效的行事风格。只有当二次收益的吸引力减弱(常通过增强自我意识)或者当她的行为产生严重后果时,她才能有足够的动力做出改变。在露艾伦的案例中,这些事也许能引起她的注意:(1)因为她总是挑事、惹人讨厌,她妈妈拒绝接听她的电话;(2)她的经理批评她,告诫她说如果再这样就要解雇她;(3)她喜欢的一个男人告诉她,他被她吓坏了。上述这些也许会让她意识到,她所做的事情对自己一点好处都没有。如果经过这样的事情,她觉得自己经受的痛苦变得不可忍耐,她就会有足够的动力去接受挑战,改变长久以来的行为模式。

想象一下如果露艾伦行事不再这么激进,她需要为此付出多少。她要学会用其他方式来满足需求,用其他方式去说服别人。她不得不放弃此前一直享受的好处,尤其是她用那特有的、发射炮弹般的方式让别人撤退的策略。这样也就难怪,我们当中任何人都不太愿意做出改变,因为维持原状有这么大的吸引力。

确定二次收益

这个概念常被那些倡导改变的专业人士,比如医生、心理治疗师、教师、教练、经理、领袖、父母等人所忽略或遗忘。他们没意识到,除非人们意识到并承认自己在“享受”维持原样带来的回报,否则他们根本没什么动力做出必要改变。你可以一而再,再而三地推动一个人做一件对他们有好处的事,也许他们也会承认这一点,但他们却不会为此很努力,除非哪天他们发现自己此前做的事没什么作用。对于露艾伦和我们其他人而言,认清和明确了动力后,就很难再无动于衷了。

最常见的办法是问你自己或别人:既然任何行为都可以在某种程度上给人带来些许好处,那最具毁灭性的行为也是有理由存在的。如果这是事实,那么尽是负面影响的行为模式到底能让人从中享受到什么好处?

我接待过一个因为情绪管理问题被法院送来的男患者。更确切地说,他有马路狂躁症。他开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时,有个司机不小心挡了他的道,害他差点儿没命。他发飙了,拼命追赶那个司机,试图把人家撞飞。这只是其中一个例子。他还在酒吧打架、大叫,几乎跟每个人都发生冲突。

“嘿,”这个男人不好意思地说道,“我就是控制不住。我脾气很不好。”

我们开始谈话没多久他就承认他不太喜欢他自己失控的样子。这不仅让他有了牢狱之灾,还毁了他跟所有人的关系。因为他情绪不稳定,随时会发怒,人们对待他显得小心翼翼。他交不到什么朋友,甚至家人都尽量避开他。

很容易就能知道,他患有“爆发性人格扭曲”,一定条件下会出现冲动进攻的症状。但我做了一个大胆的假设:如果他无法再从自己的行为中得到“回报”,那他应该就能控制自我。

“你到底是什么意思?”他在质疑我。他额头上的血管凸起,这是在警告我,我刚刚激怒了他。我没有让步,也没有认为这全是他的问题。我向他解释说,尽管他说他想摆脱自己这种无法控制愤怒的行为,但我不认为他可以做到,除非他认真思考他这样做到底有什么后果。

他深吸了一口气,冷静下来,耸了耸肩。这个问题对谁来说都不容易。如果我们不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也就不会认为有改变的必要。

在这种情况下,他的行为有许多的二次收益。现在我想让你考虑一下会是什么。控制不了地对别人生气发怒,给别人惹麻烦,不能跟任何人相处好,包括家人、朋友、同事和路人,你能想到他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吗?

你可能想到这些:

●通过告诉别人他的坏脾气是个性的一部分,他不必试图改变。

●他对别人不好,但并不是他的错:“嘿,我控制不了自己。你知道我脾气不好。”

●他恐吓别人,常常能如愿以偿,因为别人怕他突然发怒所以不敢反抗。

●大多数时候,他觉得自己是个受害者,被误解,也不被喜欢。他生气是因为觉得别人很蠢或者别人做错了事情。

●他喜欢自己突然发怒带来的戏剧感,它使生活变得精彩。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失去冷静给他带来一种掌控局面的假象。他以自己的方式活在这个世界上,不用像别人一样受约束或限制。

你很容易看到,除非他做好准备,寻求其他方式来处理内在的问题,比如缺乏安全感、容易冲动、道德感缺失等,否则他不会轻易改变。在这个例子中,他对亲密关系感到恐惧并认为会受其威胁。过去遭遇的失望和失败让他感受到生活的不公平,似乎亏欠他什么。在他的家庭里,愤怒似乎是得到关注的唯一方法。

对待这样维持相同自我防御行为的稳定系统,一个简单巧妙的用以打破这种稳定系统的小策略是分析过当前事件后,创建一个列明成本和收益的资产负债表。当然,这个脾气暴躁的患者通过自己的行为享受着巨大的权力感和控制感,但他也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当我让他跟我一起分析这些副作用时,他不止一次发现,他让发生持久的亲密关系的可能性降为零,因为别人是如此害怕惹他心烦。是的,很多时候他得到了他想要的,但代价是疏远了与周围大部分人的关系。 ct+gMTf/exiMZfP0heJy1OkAN5YwrQ1KptPK1seQYERd4agyQuIwoebobyFSluG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