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街道办事处开会回来,谭竹青走在街面上。夕阳仍然鲜亮,光线斜斜地射过来,照在她的脸上。一阵尖厉的叫喊声传过来,接着,一群男孩子的身影就出现在了谭竹青的面前,他们脚下踢起来的尘土飞扬着,搅得落日的余晖不再清透。
“慢点跑,别摔着!”谭竹青大声叮嘱着。
可是,孩子们并不在乎谭竹青的提醒,依旧玩得很兴奋。他们追来撵去,跑成一团,有的摔倒在地上,衣服上沾满了尘土,顾不上拍打几下,继续疯跑,叽叽喳喳的笑声、叫声在不宽的街上飘荡着。
女生们呢?她们就文静多了,慢慢地走着,手里拿着棒棒糖,笑嘻嘻地吮吸着。她们没有急于回家,站在街上,边说边笑。
谭竹青站着,看那些孩子的身影。一个问题出现在她的脑海中:“孩子们放学了,为啥不回家?”
转念一想,谭竹青就抬手轻轻拍了拍自己的额头:“孩子们放学了,可是他们的家长还没下班。”
就是说,在孩子放学和家长下班之间,有一段空当时间,所以孩子们在街上疯跑疯玩。
正想着,谭竹青忽然听到不远处传来两个孩子的争吵声,接着,他们打在了一起。女生们吓得往后躲。
“你们住手!”谭竹青走过去,厉声呵斥。
两个男孩松了手,但是都梗着脖子,一边整理斜着的衣襟,一边噘着嘴巴,一副不服气的样子。
“不许打架!”谭竹青说,“放学了,你们咋不回家写作业呢?”
有个女生小声地说:“家长还没回来。”
谭竹青指着他们的脖子,说:“你们脖子上不是挂着钥匙吗?别在这儿疯跑啦,回家去!”
一个男孩说:“一个人在家没意思。”
另一个女生说:“谭奶奶,我们玩一会儿跳房子再回家。”
也有孩子说,他们没有钥匙,必须等爸爸妈妈下班才能回家。
“是这样啊。”谭竹青自言自语道,“孩子们放学了,大人还没下班,这中间应该有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孩子们没有地方去,这是个问题啊!任由孩子们这样玩耍,容易打架,还不安全。”
想到这儿,谭竹青叮嘱他们道:“你们好好玩,不许再打架啦!你们要是再胡来,谭奶奶可饶不了你们!”
孩子们都知道谭奶奶的厉害,连大人都服气,自然没人再敢打架。他们说:“谭奶奶,我们玩一会儿就回家,您就放心吧。”
“我怎么能放心呢?”谭竹青念叨着,回到家里。她想着孩子们打架的情景,越想越觉得不放心。“怎么办呢?”
晚上,谭竹青找来居委会的其他成员,大家坐下来,商量对策。“孩子们放学早,回来了就在街上跑来跑去的。冬天冷,冻得小脸通红。夏天热,赶上下雨天,更麻烦。孩子们遭罪不说,还不安全。我看,咱们应该想想办法,不能让孩子们放学了没地方去。”谭竹青说。
大家研究了好一阵,基本达成了共识:把放学的孩子们组织起来,居委会腾出一个房间,让他们一起复习功课,写作业。
但是问题来了,居委会这些人,年龄普遍大了,文化程度不高,不能辅导孩子们写作业。
找谁来当辅导员呢?
“请退休在家的老干部、老工人。”有人说。
“不行。现在孩子们学习的知识难度不小,老同志已经整不明白了。”谭竹青摇摇头。
“老的不行,那就请年轻的。”有人说。
“对!请大学生!”谭竹青说。
“这是个好主意!”大家纷纷表示赞同。
在十委辖区里,有一些正在上大学的学生。另外,辖区里还有街校共建单位,与大学有联系。请这些在校大学生辅导孩子们做功课、写作业,是个好办法。
“就这么办!”谭竹青高兴地说。
说办就办,第二天,谭竹青就去了大学,跟校领导谈了这件事。大学领导很支持,立即落实。
居委会的其他人,则对十委辖区内的大学生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很快,愿意来十委社区当志愿者的大学生名单确定了下来。
谭竹青说:“我们办这个临时辅导班,不是小事情,从我们的角度讲,要保证孩子们放学了都能来,还不能调皮。所以,我们应该正规一点儿,给临时辅导班起个名字,我看就叫‘红领巾之家’吧。”
议论一番,大家都觉得这个名字不错。经过研究,他们把社区综合服务大楼二楼的一间办公室腾出来,做“红领巾之家”,还在门口挂了牌子。“红领巾之家”每天开门的时间为下午四点到六点。
正式通知发下去了,居民们对社区的这个决定拍手叫好。很多居民兴奋地告诉谭竹青:“这个决定太好啦,我们正愁孩子放学了没地方去呢。”
从那天起,社区综合服务大楼里,每天下午放学后都有一群孩子来到“红领巾之家”,安静地坐下来,看书,写作业。有不会的地方,还可以请教大学生志愿者哥哥姐姐。
看着孩子们不再疯跑疯玩,能够安静地写作业,谭竹青的心里乐开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