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辚辚 ② ,马萧萧 ③ ,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 ④ 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⑤ 。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 ⑥ 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⑦ 。
或从十五北防河 ⑧ ,便至四十西营田 ⑨ 。
去时里正 ⑩ 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 ⑪ 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
汉家山东 ⑫ 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⑬ 。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 ⑭ 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⑮ 。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①兵车行:行,本是乐府歌曲中的一种体裁。“兵车行”是杜甫自创的乐府新题。②辚(lín)辚:车行走时的声音。③萧萧:马嘶鸣声。④耶:通“爷”,父亲。⑤咸阳桥:又叫便桥,汉武帝时建,唐代称咸阳桥,后来称渭桥,在咸阳城西渭水上,是长安西行必经的大桥。⑥干:冲上。⑦点行频:指点名征兵频繁。点行,按户籍名册强征服役。⑧北防河:均泛指西北边防。⑨营田:屯田。⑩里正:里长。唐制百户为一里,设里正管理。⑪武皇:汉武帝。此处借指唐玄宗。⑫山东:指函谷关山以东。⑬荆杞(jīng qǐ):荆棘和枸杞,泛指野生灌木。⑭秦兵:关中为古秦地。指关中兵。⑮关西卒:函谷关以西的士兵,即秦兵。
大路上车轮滚滚战马嘶叫,出征的青年弓箭挂在腰间。
父母和妻儿纷纷跑来相送,灰尘弥漫天空不见咸阳桥。
亲人们牵衣领足拦路痛哭,凄惨的哭声直冲九天云霄。
过路人在旁边询问原因,回答说官府征兵实在太频繁。
有人十五岁就到北方驻防,四十岁又被派到河西营田。
走时年少里长替他缠头巾,归来时发已白又要去戍边。
边疆的战场已经血流成河,而皇上扩张领土没有穷尽。
你没听说华山东边二百州,千村万寨野草丛生田荒芜。
即使那有健壮妇人来耕种,田里庄稼东倒西歪不成行。
即使关中兵能吃苦耐鏖战,被人驱遣与鸡狗没有两样。
老人说征夫怎敢诉说苦怨,今冬关西兵仍打仗未休整。
县官紧催租,租税从哪里出?百姓相信生儿不如生女好。
生女还能嫁到街坊四邻处,生儿战死埋没于荒郊野草。
你没看见在那青海的边上,自古以来白骨遍野无人收。
那里的新鬼含冤旧鬼痛哭,阴天冷雨凄惨哀叫声不断。
这首诗是杜甫创作的叙事诗,是一首反对唐朝黩武战争的诗。唐朝战争十分频繁,抽丁拉夫、生离死别的情形是极为普遍的现象。全诗以“道旁过者问行人”为界分为两段:首段描写送别的惨状,是纪事;次段传达征夫的诉苦,是纪言。此诗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借征夫和老人的对话,倾诉了人民对战争的痛恨,揭露了唐玄宗长期以来的穷兵黩武、连年征战,给人民造成巨大灾难的社会现实。全诗寓情于叙事之中,在叙述次序上参差错落前后呼应,变化开阖井然有序,并巧妙运用过渡句和习用词语,造成了回肠荡气的艺术效果。诗人自创乐府新题写时事,为中唐时期兴起的新乐府运动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