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 ① 神 ② 不死,是谓玄牝 ③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①谷:形容虚空,本义为山谷,此处喻指“道”的虚空性。
②神:“道”运行不息的变化规律。
③玄牝(pìn):母性,指万物所生的总根源。玄,幽深不测;牝,母体。
“道”的虚空变化永不停歇,这就是它的微妙之处。“道”生养天地万物无迹可寻,但确是天地的根源。它连绵不绝地存在着,对宇宙万物的作用是无穷无尽的。
本章用简洁的文字继续阐述了前文中“道”在天地之先的思想,用“谷”来象征“道”体的虚空,用“神”来比喻“道”生万物的绵延不绝,认为“道”是在无限的空间中支配万物发展变化的力量,是具有一定物质规律性的统一体。
天长地久 ①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 ② ,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 ③ 而身先 ④ ,外其身 ⑤ 而身存。非以其无私 ⑥ 邪?故能成其私。
①天长地久:长、久,均指时间长久。
②以其不自生:因为它不为自己而生存。以,因为。③身:自身,自己。以下三个“身”字同义。
④先:居先,占据了前位,此处指高居人上。
⑤外其身:这里是置之度外的意思。外,是方位名词作动词用,使动用法。
⑥无私:从无而私,即把好的外界环境看作个人权益的保障。无,外界环境;私,自身权益。
天地是长久存在的。天地之所以能够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的运行、存在不是为了自己,所以能够长久。
因此圣人把自己摆在后面,反而能赢得尊敬和利益;把自身置之度外,结果反而能保全自己。不正是因为他不自私吗?所以他能够成就自己,并实现目的。
人生在世,必须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人生观从何而来?首先得明悟天长地久的道理,然后才能有正确的人生观。故建言有之:人不为己,天长地久!
人之道,必以利人才能利己。如果人人都损人利己,则天下就危险了。所以觉悟高尚的人常常想着为大众求福报,而不会以个人为中心,为利益而争斗。
上善 ① 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② ,处众人之所恶 ③ ,故几于道 ④ 。居善地,心善渊 ⑤ ,与善仁 ⑥ ,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⑦ 。夫唯不争,故无尤 ⑧ 。
①上善:最完善的。人性有善的一面。上,形而上,指人性。上善即最善。这里老子以水的形象来说明圣人是道的体现者,因为圣人的言行有类于水,而水德是近于道的。
②不争:一种平衡状态,不与万物相争。
③恶:令人厌恶的,卑下的。
④几于道:接近于道。几,接近。
⑤渊:沉静,深沉。
⑥与善仁:与人相处善于真诚仁爱。
⑦动善时:行动善于把握时机。
⑧尤:怨咎,过失。
最高境界的人就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却不与万物相争,它总是处于人们所厌恶的卑下之处,所以最接近“道”。最完善的人善于选择居住的地方,心胸深沉宁静,待人真诚仁爱,从政有条有理,做事利用特长,行动抓住时机。正因为他像水那样与世无争,所以没有什么过失。
在自然界万事万物当中,老子最赞美水,认为水德是最接近于道的,而他理想中的“圣人”是道的体现者。
上善的本质是至静圆满的永恒。上善之人是最庄严神圣的,他们天生就有慧根,与众不同,不会伤害众生,对于名利毫不动摇,完全做到了见素抱朴,清静无为。上善之人的本质就是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