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情感通过身体动作表达得淋漓尽致,此时的体态便达到了美的极致。
That figure is most admirable which by its actions best expresses the passion that animates it.
(a)肩膀有三块主要肌肉,即b、c、d;还有两块负责肩膀前后移动的侧肌,即a、o。a把肩膀向前移动,o负责向后移动;b、c、d把肩膀抬起;a、b、c把肩膀向上、向前移动,c、d、o把肩膀向上、向后移动。肩膀自身的重量几乎足以使自己向下移动。
(b)胳膊向前移动时,肌肉d与肌肉c相互作用;向后移动时,肌肉b与肌肉c相互作用。
(a)建筑师维特鲁威(Vitruvius)在其建筑学著作中说,自然把人体的尺寸安排如下:4指为1掌宽,4掌为1足长,6掌为1腕尺(译注:cubit,译为腕尺,古意大利长度单位,从肘部至中指指尖的长度,约等于46厘米,下同),4腕尺为一个人的身高。4腕尺等于1步,24掌等于一个人的身高。他把这些尺度用于建筑学。如果你叉开双腿使身高降低1/14,双手向两侧伸展并抬高,直至中指的高度与头顶持平,伸展的四肢端点构成一个外接圆,肚脐就是它的圆心,而两腿之间的空间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
(b)一个人平伸两臂的宽度等于他的身高。
(c)头发根部至下颌底部的距离等于身高的1/10,下颌底部至头顶部的距离等于身高的1/8,胸口顶部至头顶部的距离等于身高的1/6。胸口顶部至头发根部的距离等于身高的1/7。乳头至头顶部的距离等于身高的1/4。两肩之间最大宽度等于身高的1/4。肘部至中指指尖的距离等于身高的1/5,肘部至腋窝的距离等于身高的1/8。手掌全长等于身高的1/10。生殖器根部位于人体的正中。足长等于身高的1/7。脚底至膝盖下部的距离等于身高的1/4。膝盖下部至生殖器根部的距离等于身高的1/4。下颌底部至鼻子的距离,以及头发根部至眉毛的距离,它们都跟耳朵的长度一样,等于脸部的1/3。
画家在描绘一幅人物的图画或肖像画时应当做到:旁观者从画中人物的姿态很容易就能看出他们的思想活动。所以,如果你描绘一个高贵人物正在讲话,应当使他的姿态与其高尚的话语完美契合;同样,如果你想要刻画一个性格粗暴的人物,让他的动作狂放不羁,他的胳膊朝向听众猛烈挥舞,脑袋和胸膛向前俯冲超过双脚,似乎追随着他的双手。这就像是一个聋哑人看到两个人在交谈,他虽然失去了听觉,却能够从谈话者的神情和姿态中判断他们的谈话内容。
当你描绘一个人由于某种原因向后面或侧面转动,应当考虑肢体在运动中的安排,不能把他的两脚以及肢体都转向他脸部朝向的方向。你应当把这个动作分解为不同层次以及不同关节,即足、膝、髋和颈关节。如果你想让他右腿支撑身体重量,应当使左膝内弯,左脚外侧稍稍提起,左肩比右肩略低,颈背恰好处于左脚脚踝外缘的正上方。左肩处于右脚脚趾的垂直线上方。设定人像时,切记不要让头部转向的方向与胸部朝向的方向相同,因为自然在创造我们人类时已经考虑周到:颈项可以朝任何方向随意转动,眼睛可以观察任何方向的地点,关节具有不同的功能。如果你想要描绘一个人坐在那里,他的胳膊摆弄身体旁边的东西,应当让他的上半身以髋关节为轴转动。
一个画家如果双手笨拙,他在作品中画出的手看上去也很笨拙,任何肢体都会出现这种情形,除非他通过长期学习克服这一点。因此,画家啊,你要仔细审视自己身体哪一部分缺陷最突出,不辞辛苦地在学习中加以改正。因为,如果你天生粗俗,那么画出的人物看上去同样粗俗,缺乏魅力;同样,如果你自身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优点或缺点,它们都会在你的画作中不同程度地体现出来。
(a)人下跪的时候,他的身高减少1/4。
(b)人下跪时双手交叉抱在胸前,肚脐恰好处于身高的一半位置,同样,肘部末端跟肚脐持平。
(c)一个人坐立时的身高——从座位至头顶的距离——这段距离的一半等于胸膛以及肩膀以下胳膊的长度。坐立的部分——从座位至头顶的距离——大于人体阴囊以下的部分,即大于[整个身高]的一半。
弯曲时的腰部。
腰部或脊椎弯曲。胸部总是低于背部的肩胛骨。
如果胸骨隆起,那么胸部高于肩胛骨。
如果腰部挺直,那么胸部总是与肩胛骨持平。
两臂以下的人体宽度等于臀部的宽度。
耳孔、肩部关节、臀部关节以及脚踝关节都处于同一条垂直线。
an等于mo。
下颌尖端。
臀部。
中指的指根。
大腿内侧的腓骨末端。
小腿胫骨隆起部分的末端。
腿部最细部分的3倍等于大腿从正面看上去的距离。
两耳垂之间的距离等于眉心至下颌的距离。在一张匀称的脸上,嘴巴的宽度等于唇缝至下颌尖端的距离。
耳朵跟鼻子长度完全相等。在侧面像中,唇缝跟下颌的方向构成倾角。耳朵的高度应当与鼻子底端至眼睑顶端的距离相等。两只眼睛之间的距离等于一只眼睛的宽度。在侧面像中,耳朵处于颈项中心的上方。
anof等于嘴巴。
ac与af等于两眼之间的距离。
nm、op、qr等于眼睑宽度(即内眼角至外眼角的距离)的一半;同样,嘴唇至颌骨的距离也是如此;还有,两眼之间鼻子最窄的部分也是如此。这几种距离分别都是头部长度的1/19。
no等于一只眼睛的宽度或者两眼之间的距离。
mc等于nm的1/3,度量方法是从外眼角至字母c。
bs等于鼻孔的宽度。
下嘴唇下方的承浆位于鼻子底端与下颌尖端的中心。
面部构成一个正方形,即:面部的宽度等于两只眼睛的外眼角之间的距离,高度等于鼻子顶端至下嘴唇底端的距离。位于这个正方形上、下两侧的面部高度也等于这个正方形的高度。ab等于cd的距离。
ab等于cd。
从眉毛、嘴唇与下颌的交叉点、颌骨的尖角至耳朵顶部与太阳穴的交角,构成一个完美的正方形。每一条边的边长都是头部长的一半。
颧骨的凹陷部分位于鼻尖和颌骨顶端的中心,在本图的框架中,颌骨顶端位于耳朵结构的底角。
眼窝的角至耳朵的距离等于耳朵的长度,又等于脸长的1/3。
a至b,即前面的发根至头顶的距离,应当等于cd,即鼻子底端至两唇在嘴中央交合点的距离。内眼角m至头顶a的距离等于m至下颌s的距离。
s、c、f、b各点之间的距离相等。
唇缝[嘴]与鼻子基部的距离等于脸长的1/7。
嘴至下颌底端的距离cd等于脸长的1/4,又等于嘴的宽度。
下颌至鼻子基部的距离ef等于脸长的1/3,又等于鼻子的高度,还等于前额的高度。
鼻子中心至下颌底端的距离gh等于脸长的一半。
鼻子的顶端(即眉毛的起点)至下颌底端的距离ik等于脸长的2/3。
唇缝至承浆(即下颌上部与下唇交合处)的距离im,等于唇缝至下颌底端距离的1/3,又等于脸长的1/12。承浆至下颌底端的距离mn等于脸长的1/6,又等于身高的1/54。
下颌突出的尖端至咽喉的距离op等于嘴至下颌底端的距离,又等于脸长的1/4。
咽喉的顶部至底部咽窝qr等于脸长的一半,又等于身高的1/18。
下颌至颈项后部的距离st等于嘴至发根的距离,又等于头部高度的3/4。
下颌至颌骨的距离vx等于头高的一半,又等于侧面像中颈项的宽度。
眉毛至颈背这部分头部的宽度等于颈项的
。
发根至胸部顶端的距离ab等于身高的1/6,这个数值是常量。
ab、cd、ef、gh、ik的距离都相等,然而,df的距离未必与它们相等。
abc各段的距离相等,等于脚的长度,又等于乳头至肚脐的距离。dc的距离等于身高的1/3。
fg等于身高的1/4,又等于gh,还等于1腕尺。
当肘关节呈直角时,b至a的距离,以及c至a的距离,都等于头部的高度。
(a)a、b、c之间的距离相等;a至b的距离等于脚长(从脚后跟至大脚趾)的2倍。
(b)m、n、o之间的距离相等。从正面看,腿最窄部分的宽度等于脚底至膝关节距离的8倍,再等于胳膊正面在手腕处的宽度,又等于耳朵(译注:原文是car,应为ear)的最大长度,还等于脸部1/3;也等于腕关节至肘尖的1/4。脚的宽度等于膝盖a与b之间的距离;髌骨的宽度等于腿r与s之间的距离。
(c)最长手指指尖至肩关节的距离等于手掌长度的4倍,或者,你也可说它等于脸长的4倍。
从侧面看,腿最窄部分的宽度等于脚底至膝关节距离的1/6,再等于外眼角至耳孔的宽度,又等于侧面胳膊最粗的部分,还等于内眼角至头发根部的距离。
(d)a、b、c、[d]之间的距离大致相等。cd的距离等于脚底至膝盖中央距离的1/2,又等于膝盖至臀部的距离。
(e)a、b、c之间的距离相等,每段距离等于头部的2倍。
ae等于手掌的宽度;rf与og都等于头部的一半,每一段都等于ab或bc的1/4。c至m等于头部的一半;mn等于头部的1/3,又等于cb或ba的1/6。
当胳膊伸展时,ab的长度就会减少1/7,cb的长度始终不变,o始终是a与s的中点。
yl是胳膊的肉质部分,长度等于一个头;当胳膊弯曲时,该部分的长度收缩2/5;oa在弯曲时减少1/6,or的长度也是如此。
ab等于rc的1/7。
fs等于rc的1/8;这两段都是胳膊最粗的部分。kh是肩膀与肘部之间最窄的部分,等于整个胳膊rc的1/8。op等于rl的1/5,cz等于rc的1/13。
ab的4倍等于ac,ab9倍等于am。
肘至手之间最粗的胳膊部分等于am的1/6,又等于rf。肩与肘之间最粗的胳膊部分等于cm的1/4,又等于hng。肘以上最细的胳膊部分xy并不是一个正方形的底边,但它等于胳膊的内关节与腕关节距离h3的一半。
手腕宽度的12倍等于整个胳膊的长度,即指尖至肩关节的距离;手腕宽度的3倍等于手的长度,9倍等于胳膊的长度。
手的主要动作有10种:向前,向后,向左和向右,圆周运动,向上或向下,握紧和松开,伸开手指或收拢手指(译注:这里是11种,但是原文如此)。
胳膊在肘部弯曲时会形成一定的夹角,夹角越锐利,弯曲部位内侧的肌肉就越短,而外侧肌肉则越长。如图所示,dce会大幅度收缩,bn则会大幅度伸展。
a、b、c之间的距离相等,又等于腋窝至生殖器的距离,还等于手指指尖至臂关节的距离,也等于至胸部距离的一半;你应当知道,cb是肩膀至脚底这部分身高的1/3;d、e、f之间的距离相等,等于肩膀的最大宽度。
两个肩膀外侧部分之间的宽度等于胸部顶端至肚脐的距离,又等于脚底至鼻子底端距离的1/4。
从正面看,与肩膀相连的胳膊宽度等于两肩外侧之间距离的1/6,又等于脸长的1/3,还等于脚长的1/4,等于(内侧或外侧)手长的1/3。
躯干ab最窄的部分等于一只脚的长度,a至b等于两只脚的长度,与臀部构成两个正方形——臀部最窄的部分是这个长度的1/3,由此构成3个正方形。
腿肚子最宽的部分等于其高度ab的1/3,比脚部最大宽度多1/20。
ac等于头部高度的一半,又等于db,还等于5个脚趾根部ef的宽度。dk减少了腿长gh的1/6。gh等于头部的1/3;mn增加了ac的1/6,等于头部的7/12。op比dk短1/10,等于头部的6/17。a位于bq的中点,该段距离是身高的1/4。r位于sb的中点。膝窝外侧r高于内侧a。r点是整个腿长的中点,腿长即是大腿突起部位s至脚底b的距离。v是t与b的中点。从正面看,大腿的宽度等于脸部的最大宽度,即下颌至头顶距离的2/3;zr等于7v的5/6;mn等于7v,又等于rb的1/4;xy等于rb的1/3,也等于rs的1/3。
腿部肌肉指挥腿的行动,而且与髌骨相连。腿部抬升时,该部分肌肉承担很大的支撑力,腿部弯曲程度越大,肌肉承担的力量就越大。在大腿与躯干连接部位夹角发挥作用的肌肉承担的力量较小,需要抬升的重量较小,因为这部分肌肉无须承担大腿自身的重量。除此之外,该部位还拥有更强壮的肌肉,即臀部肌肉。
肌腱a与脚踝b在脚跟抬起时彼此接近,接近幅度等于一个手指的宽度(译注:原文breath,应为breadth);脚跟下落时,它们彼此远离,远离幅度等于一个手指的宽度。
ad等于头部的高度。
cb等于头部的高度。
4个小脚趾从上部指甲至脚趾底部的厚度都相等,等于脚长的1/13。
a、n、b之间的距离相等。
c、n、d之间的距离相等。
nc等于脚长的2倍。
nd等于脚长的2倍。
人的自然运动。不要重复描绘人的肢体做出同样的姿势,除非因为需要你被迫这样做,如图中的a、b所示。
两个人站在平衡的木板两端,假设他们的体重相等,如果其中一个人想要向上纵身一跃,那么跳跃动作将会把他这一端的木板下压,始终保持在同样的位置而不会上升,除非另一端那个人猛踏木板。
向右或向左发出的一击。
当一个人想要停止奔跑并抵消冲量,他必然身体后仰并踏着轻快的碎步。
一个人攀登的台阶越高,他的头部就会在前脚的上方伸得越远,目的是把更多体重放在点a而非点b;这个人不可能登上台阶m。如轴线gf所示。
一个人下山时迈的步子小,因为重心落在后脚;而人上山时迈的步子大,因为他的重心落在前脚。
一个人坐立时,如果其轴心[重心]前侧身体部分的重量小于轴心[重心]后侧身体部分的重量,他不使用胳膊就无法站起身。
一个人爬坡时会发现,他必然不由自主地把大部分体重前移至较高的那只脚上,而不是后移,即移至轴心的前侧而非后侧。因此,一个人总是不由自主地把大部分体重移至他想移动的方向,而非其他方向。
一个人跑得越快,身体朝着跑动方向倾斜的程度就越大,朝轴心前侧而非后侧移动的重量就越大。一个人朝下坡跑动时,轴心就会落在脚后跟;朝上坡跑动时,轴心就会落在脚尖;在水平地面跑动时,轴心就会先是落在脚后跟,然后落在脚尖。
这个人无法支撑自己的体重,除非他把身体往后移动,以平衡前侧的重量,这样,他站立的那只脚是重心。
一个人从地上提起一只脚时,他的重心总是落在另外那只[站立]的脚的脚底中心。
一个人在攀登台阶时,不由自主地把大部分体重向前转移至上面那只脚上,目的是与下面那只脚取得平衡,这样,下面那只脚的力量仅限于移动它自己。
一个人在攀登台阶时,首先要做的事情是把落在待抬起的那条腿上的躯干重量移开;除此之外,他把全部重量(包括待抬起的那条腿的[重量])都转移至另外一条腿上;然后,他抬起那条腿,把脚踏在要攀登的台阶上。完成这一系列动作后,他就把全部躯干重量以及腿部重量都重新转移至上面那只脚上,手放在大腿上,头向前伸并再次向上面那只脚脚尖移动,迅速提起下面那只脚的后跟;依靠这种冲量,他把自己抬起,同时把放在膝盖上的胳膊伸展开来,胳膊伸展动作把躯干和头部向上提升,从而使弯曲的脊椎伸直。
我问:这个人在这些阶梯每上升一级时,他给b以及给c带来的重量[压强]是多少?
观察这个人重心以下的垂直线。
上台阶时,如果你双手都放在膝盖上,胳膊发出的力量都被膝盖后部的肌肉抵消。
关于尺寸,为什么儿童的关节与成人恰恰相反?儿童的所有关节都很瘦削,而关节之间的部分都很肥厚,这是因为覆盖在关节处的表皮没有肉质,只有连接关节的筋骨。关节之间则有肥胖、饱满的肉质填充皮肤和骨头之间。
但是,关节处的骨骼比关节之间的骨骼粗,随着小孩长大,肌肉逐渐失去了以前皮肤与骨头之间的过剩体液,皮肤越来越贴近骨骼,四肢越来越瘦削。但是,关节处的皮肤主要是软骨、筋腱,不会干枯,因而不会收缩。
由于这个原因,儿童的关节瘦削,而关节之间肥厚;这一点可见于手指、胳膊和肩膀的关节,它们都瘦削而有深窝。相反,成人手指、胳膊和肩膀的关节都肥厚。凡是儿童身体凹陷的地方,成人都突起。
描绘老人时,应当表现他们动作迟缓凝重,他们站立的时候双腿在膝盖处弯曲,双脚平行并分开,头部向前下方倾斜低垂,双臂略微舒展。
描绘女人时,应当表现她们仪态端庄,双腿并拢,双臂交叉抱紧,头部倾斜,略微侧向一边。
穿着外套的人物不应当过分凸现身体的轮廓,看上去就像外套直接贴着肉体一般;你肯定不希望看到外套紧贴着肉体,因为你应当假设肉体与外套之间还穿有其他衣物,遮挡了肢体形状,使其在外套上表现得不明显。如果你想突出表现一些肢体,就应当把它们画得粗壮一些,让人看上去感觉外套里面明显穿有其他衣物。
仙女或天使身着纤薄的衣裳,衣裳被风吹拂而紧贴着肢体,这时才可以画出肢体的真实形状。
描绘一个人物或某种高贵的动物,应当避免画得跟木头一样生硬,也就是说,要让他们的动作匀称、平衡,看起来不像木头。但是,如果你想把他们描绘得非常强悍,就不能这样做,扭头动作除外。
人体各个部位的比例必须与整体协调一致。因此,如果一个人敦实矮壮,其身体各部分应当与整体协调:胳膊短粗,手掌宽厚,手指以及指关节同样都很短,身体其他部分也是如此。我认为,这一点同样适用于描绘各种动物和植物;根据整体的尺寸规模,[各个部分]应当按比例缩小或放大。
根据优雅原则以及根据你预期达到的效果,人体的四肢应当与躯干协调。如果你想要使创作的人物看上去轻盈优雅,就应当把四肢描绘得舒展大方,不要展现过多肌肉;为了达到预期效果而需要画出少数几块肌肉时,应当画得柔和,不能显得突兀并且不能有太强的阴影;四肢,尤其是胳膊,应当灵活自如;四肢不应当与其相邻的身体部分构成僵硬的直线。
臀部是人体的轴线,根据姿势的需要,如果臀部的右侧比左侧高,那么在垂直线上,你应当让那个较高肩膀尖端位于臀部最高突出点的上方,让右肩低于左肩。颈窝位于支撑体重的那只脚的关节中心上方。那条不承重腿的膝盖应当低于承重腿的膝盖,而且贴近那条腿。
头和胳膊的位置变化无穷,因此,我不打算为它们阐明法则。然而,画家应当让它们灵活自如、赏心悦目,可以做出各种转向、扭动的动作,关节处自然弯曲,不能像木头一样。
还有,切记在描绘四肢时必须非常小心,它们应当与躯干大小以及与人物年龄协调一致。因此,一个少年的四肢如果肌肉不太发达,就不能青筋暴露,四肢表面应当娇嫩、圆润,色泽柔和。成人的四肢强健有力,肌肉发达。而老人的皮肤表面应当皱纹满布、粗糙不平、关节明显、筋腱突出。
解剖学画家啊!你应当小心,否则,你本想在绘画中让裸体人物充分展现他们的各种情感,却因骨骼、筋腱和肌肉太过突出,而使得那些人物变成了木头。因此,为了竭力弥补这一点,你应当注意观察那些衰老或瘦削的人的肌肉如何覆盖或遮掩骨骼。此外,注意观察下面的法则:这些肌肉如何填充骨骼之间的皮肤表面,即使人物再肥胖,这些肌肉也始终凸显出来;而人物最瘦削时,这些附着的肌肉就隐匿不见。在很多情况下,随着人体脂肪增加,有几块肌肉看上去就像是一整块;同样在很多情况下,随着人体变得瘦削或衰老,一块肌肉看上去就像是分成了几块。
还有,不要忘记[观察]:在任何动物肢体关节处及其周围,由于肢体的动作千变万化,所以上述肌肉的形状发生各种变化;在这些关节的某一侧,随着构成肌肉的肉质增加或减少,该部分肌肉的突起现象有可能完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