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佛教圣骨的栖息地
——婆罗浮屠

必知理由

古代东方四大奇迹之一

佛教圣骨的栖息地

令人景仰的佛教圣地

世界著名文化遗产

婆罗浮屠又名千佛坛、千佛塔,即梵文“山丘上的佛塔”。坐落在爪哇岛中部默拉皮火山之麓,占地1.23万平方米,高42米,是一座金字塔形的佛塔。这座已有1000多年历史的佛塔,与中国的万里长城、埃及的金字塔和柬埔寨的吴哥窟一起,被誉为古代东方的四大奇迹。

婆罗浮屠是在一座小山基础上用200万块火山岩包砌修建而成的,上圆下方,共有10层,呈阶梯状逐层缩小。婆罗浮屠建筑工整严谨,为实心结构,没有门窗和梁柱,其建筑材料取自附近安山岩和玄武岩,没有任何接合剂,完全由岩石经切割后堆砌而成。佛塔的基座呈四方形,每边长113米,从地面至塔顶高42米,佛塔四面的中间各有一条从基层直通塔顶的石阶通道。塔的构造是根据佛教的“三界”之说设计的。基层为“欲界”;第一层至第六层为“色界”,呈四方形,各层建有石壁佛龛共432个,每个佛龛内有一佛像;第七层以上为“无欲界”,呈圆形,是塔顶的脚座,建有72个钟形小塔,塔内也各有一尊佛像。各层佛像按照东南西北不同方向命名,而且佛像的面部神情以及手臂、手掌、手指的姿势也各不相同,形象逼真。佛塔各层的回廊石壁上都刻有各式各样的浮雕,其中有1460幅浮雕描述的是佛本身故事。每层回廊的浮雕都表现不同的内容,形象生动地展现了人由尘世走向极乐世界的路程,再现了古印尼社会的生活风貌。顶端上有一个高7米、直径10米的伞形大塔。整个佛塔共有505尊真人大小的佛像,遗憾的是,现在有43尊不知下落,300多尊没有头像。

公元800年,统治印度尼西亚的夏连特王朝皈依佛教,他们的国王一心向佛,希望能够到达极乐世界。一次,一个臣民向他进献自己苦心求得的一小撮佛祖释迦牟尼的圣骨。为了表示自己对佛祖的尊敬和虔诚,夏连特国王动用了几十万奴隶,历时15年修建婆罗浮屠安置圣骨,到公元824年佛塔终于建成。据说在修建的过程中,夏连特王朝耗尽了国力,不仅使用了本国奴隶,而且还聘请了许多国外名工巧匠。

可是,婆罗浮屠的香火只旺盛了150年。公元10世纪,随着马打兰王朝取代夏连特王朝,印度的婆罗门教传入爪哇,王室开始信奉婆罗门教,婆罗浮屠的香火顿时冷落下来,人们也渐渐遗忘了它昔日的辉煌。后来默拉皮火山的爆发,使得婆罗浮屠逐渐蒙上了层层岩灰,由于岩灰的肥沃,很多草木沿着石缝生长起来,婆罗浮屠变成了一座“森林”。

婆罗浮屠的再次发现是在18世纪。那时印度尼西亚沦为荷兰的殖民地。1814年,荷兰殖民者找到了佛塔所在地。1835年,德国建筑学家沙佛尔来到爪哇岛,拍摄了5000张佛塔的全景和局部照片,为人类文化的积累留下了珍贵的资料。后来,婆罗浮屠经历了各种灾难性的发掘,大量珍贵的佛像和雕刻品被盗走,再加上当地人信奉伊斯兰教疏于对它的保护,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婆罗浮屠文物的流失。

婆罗浮屠局部

印尼独立后,对婆罗浮屠的修复进入有计划的状态,印尼政府也不断呼吁联合国保护这一濒临消亡的遗迹。1971年,联合国通过修复方案。从1973年到1983年,历时10年,耗资2500万美元的婆罗浮屠的修缮工作基本完成,印尼政府建立起了一个以婆罗浮屠为中心的国家公园,供游人参观。

1991年,婆罗浮屠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世界人民共同的文化财富。 Ncyh8yFYrnNfN1MUXRNU03TkB90gAEt6H7yaDV4QKR6/C1qXn3bWMS3yA/bD91E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