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思维的涵义

思维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观象,心理学家与哲学家都认为思维是人脑经过长期进化而形成的一种特有机能,并把思维定义为:“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规律性所做出的概括与间接的反映。”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思维过程是高级的心理过程,它是在人们感觉、知觉、记忆等过程的基础上产生的,而且比这些过程更复杂。思维过程主要是通过对感知的表象进行分析、综合,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从而把握事物的本质。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第一步是接触外界事物,产生感觉、知觉和印象,这属于感性认识阶段;第二步是将综合感觉的材料加以整理和改造,逐渐把握事物的本质、规律,产生认识过程的飞跃,进而构成判断和推理,这属于理性认识阶段。

例如:孩子看见图画里的人物穿着棉袄,这是感知过程,是对图的直接反映。孩子通过看图,知道画里的那个地方很冷,这不是直接感知得出来的,是由于看过人们穿棉袄而推想出来的,是间接的反映。孩子为什么能够从穿棉袄想到天气很冷?这是因为过去曾经有过多次直接经验,天气很冷的时候,人们就要穿上厚衣服,穿上棉袄。把这些经验概括起来,孩子就知道,冷天穿棉袄,穿上棉袄的天气是冷天。由此可见,思维过程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间接,二是概括。

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的联系,隐含在事物现象的背后,如果没有思维,就不可能反映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的联系。所以,思维是孩子认识世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最重要的工具。如果一个人的思维发展不足,思考力差,就会只看到事物的表象,抓不住本质。

为了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每一位家长都应该利用一切机会,让孩子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去认识事物的本质。例如,我们可以让孩子观察天上的星星,然后告诉他天上的行星都是按照一定规律运行的。或者通过接电话、打电话,告诉孩子声音信号和电磁信号可以互相转化的道理。 80QcC2kpIFpWdzrzV1l1sn/DPABn7eUX2Ixu4F4+o+scvLrcSXklAD/nFGeZaTl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