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于向抱怨发出号角
大千世界,难免会有被人误会的时候,这时你可否会发出沉重的呼声。
也许你并不是一个脾气暴躁的人,也不会对所有的事情都发脾气,可是就有一两个人老是惹你生气,他们可能是你的老朋友,邻居或同学。
就像你老觉得别人在侮辱你一样,不管你做什么事,他都做得比你好,或者他会说哪个人做得比你好。你和他在一起的时候,只好开始夸耀自己,宣扬自己的成就,甚至可能夸大自己的能力。你为了报复,只好开始侮蔑他,同时愈来愈觉得愤怒和厌恶。你不仅无法忍受别人,你也变得不喜欢自己了。
令人最生气的人,很可能也是你最亲爱的人。即使是全副武装的敌人,也不致于像你身边的人给你那么猛烈的攻击。
我们都知道谁是自己的敌人,也知道为什么他是我们的敌人;可是对亲近的人而言,我们却常常否认彼此之间存在的困扰,而且还要为他找借口否认真正的问题——直到下一次,怒火又上升了为止。
到底是谁怎么惹你生气的?你现在可能知道答案,也可能不知道。但你可以一直探究下去,知道惹你生气的人是谁,他做了什么事,你有什么感觉,还有问题在哪里。如果你老是被同一个人激怒,你可能会发现他的某些行为特别容易惹你生气。
□愤怒的九种行为
(1)为别人的受害而愤怒。也许对方并没有直接惹你生气,你只是替他生气而已。他老是跟你说别人怎么亏待他,怎么利用他,连亲戚也欺骗了他。每一次都告诉你这些事情,你听了以后也很气那些人,可是你对那些人还是束手无策。
(2)传播别人反对你的谣言。他先跟你说有个朋友或邻居批评你,然后又要你别说出去,他会说:“你不要把我说的告诉他……”所以,你无法和反对你的人摊牌,只能随别人怎么说,内心却激动不已,结果只有增加束手无策的感觉。
(3)永不兑现的诺言。譬如:“过了这个周末以后,我一定会戒酒。”“一年以后,我一定会比现在富有。”“两个月后我会辞职。”等等。
(4)坚持要你也有某种感觉。希望你听了某些事情后,就会变得愤怒或开始幻想。要不然就是他讲完笑话以后,自己猛笑,也期待你有相同的反应。
(5)老是问一大堆问题或作一些小小的要求。不管你帮了多少次忙,也不管你耐心地回答了几个问题,总有人会让你再帮一次忙或再答一个问题。你迟早都会失去耐性。
(6)重复告诉你,你做的事情不对。譬如,老是喜欢挑你的语病:“你上个礼拜不是说很喜欢吗?”“如果你不喜欢的话,为什么要去那里度假呢?”或是老让你觉得自己像个呆子:“难道你不知道快下雪了吗?”“你看不出来他已经结婚了吗?”“我实不搞不懂你为什么要这样做?”
(7)时常提醒你,他帮过你什么忙。
(8)否认别人会有敌对或不公平的行为。在宴会里,你刚离开一批讨厌的人,当你提到自己无法忍受他们的时候,他很吃惊的看着你说:“你实在太敏感了。”
(9)不肯倾听别人的谈话。可以花个把钟头和你谈他的问题,可是等你要和他谈你的问题时,他就说:“噢,我现在不能再浪费时间了,我得回去工作。”
□摸清别人对你的看法
摸清别人对你的看法,可减少抱怨的增值。
应付令你激怒的人,最重要的第一步就是弄清楚你自己的感觉和看法。譬如,有人想左右你对某件事情的反应,请记住你也一样有权利决定自己的反应。你可以说:“我并不觉得这个笑语有那么好笑。”或者说:“也许你认为他们是好人,可是我无法忍受他们,我认为他们这样做会伤害别人。”
你要求别人不要做某种行动的时候,千万不要认定他有什么恶意。他有什么动机并不重要。你只要让他别再这样做,使你不再气恼就行了。否则,找个朋友聊聊,发泄这种感觉也就够了。
不过,可能还有更恶劣的情况。对方可能自私地拒绝改变自己的行为,这等于说他不在乎你的感觉。不过,你最好认清这一点,免得老是因为害怕发现这个事实,而遭受挫折、恼羞成怒。
有些人明明知道自己不对,可是就是没办法改变。他会为自己的习惯道歉,也知道这样做可能会惹人,可是他还是继续提醒他为你做了什么事,或继续开他的“空头支票”。也许他的行为是强迫性的,可是你还是有权利每次都提醒他。即使你的朋友无法改变讨人厌的行为,至少在面对问题的时候,你可以减少一些愤怒。
在令人激怒的情境中,千万不要做任何为自己辩护的行为。如果朋友不理你说什么,你不要向他大喊,只要把他拉到旁边,然后要求他听你说。如果有人数落你的过错,你也不必马上提出反证。如果你愈让这种攻击影响自己的行为,就愈加强了它对你的重要性。
有些人并不让你公然发怒,只让你感到模糊的焦虑。
生活中常有这样的事情。
你顾念到他是你的老朋友,又愉地在一起度过好些日子,所以很多问题都视而不见。但是对你认为很重要的事情,他都觉得微不足道。他可能还会提出你“太严肃”或“太敏感”。你对这些都一直保持沉默,但是却觉得自己受到了侮辱,隐隐地升起一股被压抑的焦虑。你多一次听任他排斥你的感觉,就等于多一次赞成他的意见——你应该排斥你自己。
千万别这样,你应该的把问题说出来。你觉得什么重要,它就是重要的。你得在这当中做个选择:你要改变对你来说很重要的行为,以符合你的朋友的要求;还是说“不”,我有权利和他不一样,他也有责任尊重我们之间的差异。我们感到焦虑或愤怒,主要是因为我们一方面想以某些行动来维持自己的标准,另一方面却因这些标准受到别人的攻击,而动摇信心,就以某些行动(例如恐惧地保持沉默)来贬低这些标准。
但你仍然可以看得出来,也可以不加否认地举出例证。有些贬损人的方式非常间接,但却足以让你了解它的意思(譬如扬眉举目、冷嘲热讽、或哧哧发笑等)。
碰到这种情形,你大可不必沉默地忍受,你应该坦然地面对它。你必须确定自己的感觉是不容忽视的,譬如别人对你挑毛病,你不要说:“我看得出来你不相信我。”而要说:“你挑毛病的样子,让我觉得你不相信我。”他可以否认他的意图,但却无法否认自己公然挑毛病的事实,也无法否认你的感觉。
□摆脱挑衅的困惑
只要某个人在,在你还没走进这个房间,就可以感觉到紧张的气氛遂升,你知道又有一场唇舌之战了。解决的办法很简单,你只要不理他就行了。刚开始的时候,你可能会觉得自己很没趣,甚至很蠢,但最后就会觉得这个世界还不错。想想看,对方并没有怂勇他人加入他的舌战,没加入者也不致于看起来笨笨的,而且他好像还比你轻松。每一次你被某个人拉进他的唇枪舌战中,就多一次机会增强他的不良动机。
你贫,他富,那么他就很快把话题转向他有多少财产。你未婚,她已婚,那么她就一直谈婚姻生活多么愉快,一副扬扬得意的样子。她上过大学,你没上过,那么她就满怀同情地谈非大学生如何不被重用的情形。这些谈话都不是公然的侮辱,但却把注意力集中在你的弱点上。如果你让这种情形继续下去,就太对不起自己了。
你的母亲刚把你介绍给一个人,你知道他希望你谈谈你的学问,或你那富丽堂皇的新居,你的任务就是让别人敬畏你。还有一种陷阱是这样的:副总经理把某个主管的不良行为告诉你,然后要你下个评语。他的目的是希望从你这里取得贬低对方的口实,但是如何你感到为难,却不知道该作什么反应,就会开始焦虑。如果你弄清了他的意图,又会产生一种焦虑,觉得自己如这样做很不好。这种左右为难的情况自古以来就有,不管你作什么决定,结果都会使自己遭受困扰。如果你让自己依照别人的意思,做出基本上自认为错误或丑恶的事情,最后一定会觉得更糟糕。如果你牺牲了自尊,你也将逐渐无法享受由此获得的一切。
□敢于为自己发出抱怨
如果有人做了一件事,于情于理你觉得都应该抱怨的时候,该怎么办呢?
抱怨和责任一样,都是一种艺术。劝人家把怨言“说出来”,真是说比做容易。但是光要做到“说出来”,又比提出刚正有力、不偏不倚的反对要容易多了。就像所有艺术一样,要提出反对也得经过练习。乍看之下,你可能会觉得这些做法很不自然。
如果你经常和某人争吵,非常希望你也能试试这些方法。也许你不希望永远使用这些方法,不过你可以先尝试一下,它们很可能为你带来一段平和安详的日子,如果你反对的对象也愿意接受这些方法,你的反对将更容易达到目的;如果你们两人都愿意暂时试用这些方法,你们一定可以在短时间内就找出彼此间的问题。你可以把依循下列的基本原则视为一个有价值的计划,将它运用在所有的人际关系中。将这些原则变成习惯,你可以避免许多混杂的事情。
对大多数人而言,受到批评就像受到人身攻击一样。事实上,批评常被用为一种人身攻击的工具。所以毫不足奇的,批评常将两个人搅在一起。如果你当着别人批评对方,表示你并不在乎对方会有不愉快的感觉。为了对方和你自己的公平起见,你最好等到单独两人的时候再批评他,除非有什么特殊的理由,会使等待造成更大的损害。而且不管你怎么批评他,他都权利对不同的人形成各种不同的印象。
这表示,即使你当着别人的面赞美他,也可能伤害他。
没有一个人愿意别人说他比其他人差。相提并论的比较,往往会使人不想听你说话,即使你要提出的怨言非常合理。
无论如何,这种比较都是无关紧要的。我们有自己的一套标准,在这套标准下我们有自己认可的行为,但别人也有他的一套标准,所以你想以比较来改变一个人的行为根本无效。你还得注意一种隐含的比较,这种比较流露在你失望的表情中,而令你失望的人,却只和他自己较好的部分比较。
当你们单独在一起,又可以清楚讨论的时候,直言无讳地说出你的意见。就像任何工作一样,拖延得愈久就愈难。在等待的时候,你的愤怒会逐渐上涨,并且更容易使你提出与此事无关的怨言。如果你过了很久才提出批评,别人会觉得你好像在孵蛋,把你当作一个城府极深的人,以后和你相处也觉得很不愉快。
□把怨言说出来,不要只把它挂在脸上
许多宴会就因为一个呵欠而终止。许多丈夫也常运用脸部表情。有时候确实可以推动别人去做原来不想做的事情,可是我们绝不希望别人对我们露出失望或叹息的表情,以逞他的威风。也许使用这种战术的人最中意的,就是他们的嘴脸战术,不致于被受害者发现。过一阵子以后,使用这种战术的人也忘了自己应该怎么影响别人,最后倒霉的就是他的嘴脸了。
任何脸部表情,都是一个人灵魂的外在延续。我们的表情总是活泼而富于变化的,但是如果把它当作一项工具,用来表达我们不愿口述的讯息,那么它就失去了这份特质。
□抱怨之前,不要先作开场白
“听着,有件事情我老早就想告诉你了。这些话可能会伤害你,不过请你不要觉得我是在攻击你……”
“我想跟你说一些事情,这完全是为了你好。现在请你注意听我说……”
还有什么比这种开场白更糟的?你不但没有让听者对痛苦免疫,反而用皮下注射逼死对方。你的开场白等于告诉自己和对方,你的抱怨会有多恐怖,就算你这么顾念友谊也可能让他无法接受批评。被开场白伤害的人,可能和被怨言伤害的人一样多吧。
如果告诉别人,你为了自己的意见和他不同而难过,就等于为自己诚心诚意说的话道歉。为了和别人的意见不合而道歉,等于要求他在你碰到这种压力的时候来扶持你,免得你倒下去。这样做只会增添别人不必要的负担,减少你的成就感,并对自己是否有权述说自己所做的事产生矛盾。
□不要问别人为什么要做你反对的事情
如果你希望他们不要这样做,就直接要求他们停止。“你为什么要跟我吵?”“你为什么要把脚放在我的椅子上?”这两种情况很明显,都是要求别人停止某个行动,但这种要求在对方听起来,也许不够严正有力,而且还可能故意把它当作科学问题来思考。这比讲错了你的要求更糟糕。要求一个人停止他正在做的事情,比要求他探讨自己的原因,然后再正确地述说出来要容易多了。有很多人还认为,探讨他们的动机,就是侵犯他们的隐私。如果必要的话,你可以事先练习怎么提出怨言。
□反对别人某种行为时,不要扯到他的原因
你只要告诉他们正在做什么就行了,如果有关的话,你也可以告诉他们为什么你觉得不应该这样做。下面是一些不宜使用的例句,因为其中包含无关的假设,似乎认定犯过者有某些动机。
“你从来不愿意让我把话讲完。”
“你根本不在乎让我等多久。”
“你别想再惹我生气。”
如果你不再玩心理的游戏,不再对他们的原因下诊断,而只述说他们的错误行为,他们一定会更乐意接受你的批评。上述的句子,每一句都可能遭致一项不必要的危险,就是如果听者认为你假定的原因有错误,他有个很好的理由,不睬你的抱怨,尽管它对你很重要。
这类叙述往往会使听者觉得自己的隐私受到侵犯,而大大激怒。只要是人,很少会觉察不到这两句话有什么差别——“请不要插嘴”和“你从来不愿意让我把话讲完”。避免用“总是”和“从不”等辞句,因为这含有牵涉到过去的意味。
□被人喜欢是内心的快乐
我们都希望自己被别人喜欢和被爱。我们希望别人看重自己,觉得自己受重视和被珍爱。我们都希望有谈得来的朋友,可以彼此分享快乐和失望。
许多书籍和文章告诉我们怎么取悦别人,以得到别人的喜爱。让别人喜欢的方法,就是使自己变得讨人喜欢。所以,你必须顺从别人,不要攻击别人,并且多说别人想听的话。和同事相处的时候,要表现得比较世故;和老乡亲相处的话,则力求平实。
但你的行为总是会增强这个行为背后的意图。那么你这样做是什么意图呢?这个意图就是怕别人不喜欢你。所以你带着羞怯和歉意,似乎告诉世人:“大家听着,我知道自己实际上并不这么好,所以我想做得尽量符合你们的要求。”
你每一次将这个意念用于行动都加强了它,而且也增强了你的恐惧,认为自己实在值不了什么。结果会发生非常奇怪的事情:你使自己变得交游广阔。最后却觉得非常孤独。
□别忘了自己真正的样子
单单是被别人喜欢还不够,你必须“感到”喜欢——喜欢自己真正的样子。许多告诉人们如何帮助自己的书都没有提到这一点。这些书只劝你去研究别人需要什么,然后就像提供日用品一样,给予他们。这种行为将彻底摧毁你喜欢自己的感觉。
“书上说的都是为你好”,有位作者这么说。所以你应该“把墙上的书架排满”。想想看,别人会给一个年轻女孩子什么样的劝告呢?有人告诉她,好男孩都喜欢文静、温柔、爱读书的女孩子——所以她只好以欺骗来吸引他了。
不管这个策略是否成功——不管别的男孩是不是更喜欢她——她只有愈来愈不喜欢自己。由自己的行为表现,她会使自己认为,对她所喜欢的男孩子而言,她实在不够好。
即使有哪位男士真的爱她,也爱她那坐拥书城的沉静,她还是不可能觉得被爱,因为她根本分不清楚他到底是爱她,还是爱她的书。
这种事情到处都可能发生。我们为了和别人相处得更愉快,往往给自己戴上一层假面具,把真正的自我掩藏起来。我们把自己伪装成另一种人——看起来很直爽、乐于助人、非常优雅。这样下去,不管别人对我们反应多好,我们也就得无动于衷了。因为别人根本不知道我们真正的面目。如果我们戴了太久的面具,可能连自己真正的样子都忘了。
如果我们不断努力使遇上的人都喜欢我们的话,我们也会增强自己被人喜欢的需求。这样下去,繁当我们碰到陌生人的时候,都会产生一股讨厌的焦虑。就算是碰过几回面的熟人,如果无法透视他们对我们赞许的程度,我们还是会感到焦虑。
有时候,这种力求别人喜欢的策略,可能还会招致与预期相反的不利后果。当我们全力使别人重视自己的时候,可能会使自己看来微不足道,因为我们缺乏个人的冲劲,无法留给别人深刻的印象。别人可能会说:“唉,他呀——他太紧张了,老是急着讨好别人。”就算不发生这种后果,即使我们的一贯方法大为成功,我们还是可能增强了一项最糟糕的信念——没有人会喜欢我们真正的样子。
□培养自己喜欢的特质
要被别人喜欢的方法——正确的方法就是培养些自己喜欢的特质。这些特质对你而言是相当珍贵的。如果你真的希望某个人作你的朋友的话,他就应该喜欢你的这些特质。好好培养某些特质,只为了这些特质本质和你自己而培养,千万不要为了留给别人深刻的印象而培养。换句话说,是否讨别人喜欢只是次要的问题,如果你把这些当成主要的目的,你不但会摧毁自己成功的机会,还可能失去享乐的能力。
培养什么特质呢?下面提到的也许会令你非常惊讶。这些特质和许多教你如何帮助自己的书中,建议你培养的特质完全不同,诸如美貌、迷人、地位和影响力等。这些东西本身没有一样是好的,除非你懂得怎么驾驭它。别人可能会喜欢你,也可能会讨厌你——完全看你如何驾驭这些资产。我们认识很多并不艳丽出众、也不富有的人,但他们却比别人拥有更多亲密朋友。这些人究竟拥有什么令人喜欢的特持呢?说穿了非常简单,他们几乎都拥有让自己喜欢的特质,而不计较外界要求什么特质。
它们不但可以使你更喜欢自己,也可以让别人更喜欢你。
□学习如何自处
这可能是最令人惊讶,也最有用的建议。
但它真的让人这么惊讶吗?想想看:如果你和自己都不能好好相处的话,还能期望别人什么呢?换句话说,如果你知道怎么为自己分配时间的话,别人一定会意识到你这种强劲的力量。
很多人都害怕孤独。他们不知道自我创造的后果,所以犯了极大的错误——认定自己绝对不能孤单。他们每一次尽量让自己避免孤单的时候,都让自己再度感受到恐惧的侵袭。恐惧什么呢?就像有人说的,“我单位一个人的时候,简直觉得自己一无可取。”
许多人都有同样的恐惧。也许你喜欢和一些朋友聚在一起,在电话中聊上半天,或偶尔探问人家的私事,或在别人忙的时候坚持要去看他。或在团体里太注意自己,好像怕别人会看漏了你或忘记你似的。你可能会要求别人帮你做一点小事,以确定别人真的喜欢你。很多人都这么做,结果却愈来愈不喜欢自己,别人也觉得他不成熟。无法自处,往往使你显得有点幼稚。
□享受孤独的时刻
如果你能享受独处的时刻,那么你找朋友的意图将完全出之于真心,而非软弱。你打电话给朋友约他吃晚饭,只因为你想看他,而不是因为你无法忍受一个人单独吃饭。你的朋友会觉得你真心地喜欢他、看重他,而不是只想依赖他。你将变得更可爱——对那些想找个真心朋友,而不是找个比他更脆弱的朋友的人而言。
练习一个人自处。如果你已经习惯和别人一起的话,刚开始打破这个习惯可能会使你觉得不舒服。如果你觉得不愉快的话,就探测自己的感觉。你为什么一直盼望电话铃响呢?你是否担心自己和某人的关系?你是不是厌烦自己?如果这样的话,你可以找点事做做——以克服独处时的恐惧。但不要觉得独处的时候,一定得做点有“建设性”的事情,才能掩饰单独一人的怪异行为。如果你愿意给自己一点机会——譬如一个月里找一两个下午独处,你将更能享受独处的乐趣。
□敢于向自怜挑战
自怜也是抱怨,是一种沉默的没有言语的抱怨。
每一个人在生活中都会碰上许多实际的困扰,但有些人的遭遇却令人同情。我们都知道很多人真正成了环境的牺牲者,譬如有些人生了病,有些人失去了所爱的人,失去了栖居之所或工作;有些人有生理上的缺陷,而有些人运气不好等等。你不能因为他们稍微对自己有一点自怜就责备他们。
你能不责备他们吗?你对那些整天自怨自艾的人作何反应?很可能你对他们的同情很快就消失了。你希望他们好自为之,赶快恢复正常,或许你就干脆弃之不顾了。
自怜引起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烦扰别人。人家可能会暂时同情你一下,但迟早会觉得厌烦。亲朋好友可能会一直随侍在侧,但你很容易看出来,这都是出于义务。别人则可能开始逃避这些老是自叹倒霉的人,因为和他们讲话实在太沉闷了,而且对他们也没什么好处。
人们讨厌听自怜的话并不是因为无情,他们只是对事实反应而已。这项事实正是自怜引起的第二个大问题——自怜等于把自己赶进一个死胡同。它只会让你呆呆地想:“我为什么会这么倒霉呢?”而不去找一条最好的生路。因为你对一切事情都抱着无助和被动的态度,所以自怜才得以继续存在,并得到增强。你认为每件事情都发生在你身上,而你一点也没法帮助自己。
这种想法并不真确,对你也没有好处,你实在可以帮助自己,但首先一定要停止自怜的想法。
用下面几个方法测验自己一下,看看你自怜的程度到底有多严重。在三个星期内:(1)不要向任何人谈论你的困扰。(2)不要以自我为中心,批评任何人或任何事情。(3)一句话也别提别人比你有什么好的表现。在这同时,多和别人谈谈令你愉快的活动。
如果你能轻易地做到这些事情,那么你根本就没有自怜的烦恼。如果你觉得很难,甚至不可能做到的话,你可能已经陷入到退缩的痛苦中了。这表示自怜确实严重地影响着你的生活。
怎么会变成这种样子呢?通常,孩童时期是造成自怜的主要时期。譬如有一个女孩,她在7岁的时候得了小儿麻痹症,并留下明显的后遗症,走路异于常人。每个人都为她难过,包括她的父母、老师和姊妹。她听到他们在说:“这个可怜的女孩长大以后会怎么样呀?”
学校里的小朋友可不像他们这样富有同情心。她因为不能跑或走的快一点,所以他们可能没法让她一起玩游戏。她的父母为了补偿这一点,只好买昂贵的玩具给她,使别的小孩都非常羡慕,或为她举办一个隆重的生日宴会。
虽然她自己也不知道,但她已经作了两项结论:第一,只要她提起自己的缺陷,一定可以从家人身上得到足够的爱;第二,只有别人为她难过,或她有什么别人想要得到的东西的时候,别人才会爱她。
这个女孩得了小儿麻痹症,对她而言这是一个创伤,因为她的生活起了变化,但这完全是由她和家人促成的。他们认为一个跛足的女孩子根本不可能过正常人的生活,这种信念通过他们的行为而得到增强,最后终于变成了事实。她一直到30岁还是抱着这种想法,认为自己根本完全不望。
刚开始的时候,自怜可能确实是由一件不幸的事情引起的,就像上面例子的情形一样,不过也有比较不同的情形。
□自怜是你自己亲手造成的
有一个学生在运动方面并不擅长,他觉得别人一定会因素笑他,所以他决定跟别人一起笑自己。他变成了班上的小丑,但他每一次戏谑自己的时候,都增强了同一个意念,就是认为自己一文不值——如果不好好表演的话,可能就没有人喜欢他了。
有的孩子每次生病的时候,他的父母总是小题大作,显得非常担忧,其实他得的并不是什么严重的大病。他为了得到饼干和同情,就开始夸大自己的症状,最后他变成了一个自怜者,时常担心和怀疑自己生理上的疾病,并且非常善于自怜。他做什么事情的时候,都觉得“不太舒服”——赢得别人的同情,对他而言是莫大的满足。
不过这个孩子觉得这样还不够,因为别人还“不够”关心他,别人对他的痛苦留下的印象“不够”深刻。他每次做出想赢得别人同情的行为,就愈需要别人的同情,这种需要变成了无底洞,再也不可能填满了。同时,他把所有时间都浪费在争取别人的同情,再也没有余暇顾及其他的事情了。
像上面几个例子一样,每个自怜的人都觉得自己有一项无可弥补的缺陷,并且会因这项缺陷而失去获得幸福和成功的资格。
这些障碍有些是真的,有些则多少是想象出来的。但不管是真的还是想象的,它们的作用都完全相同,而且这些障碍都是你亲手造成的。如果你真的有什么缺陷,譬如失明、少了一条胳臂或生了重病的话,你变得自怜的可能性会更大,因为你会得到很多人的同情。但这并不是唯一可能的结果,而且也不是最好的结果。
□克服障碍的方法只有依靠行动
如果你是个自怜的人,就得勾勒出你认为自己存在的障碍。很可能你已知道自己的障碍在哪里,并常常谈到它。停下来,不要再谈自己的缺陷,在三个星期中,检查一下你心中想的是什么可怕的“事实”。一旦你知道自认为有哪些缺陷,就能让这些缺陷不再左右你的生活。
克服这些障碍的方法,只有依靠行动,尽可能把自己表现成一个没有缺陷的人。因为每次你采取旧的行为方式,把自己表现得很无助或一文不值的时候,都加强了一个观念,认为自己十分可怜。
你要特别注意并避免下面的六种习惯,尤其是你觉得自己的障碍无法克服的时候。
不要让别人攻击你或利用你。比方说你没有工作,整天都呆在家里。这时候,千万不要让你的配偶或父母说你这样对他们多不方便,或者说你非常幸运,可以依靠他们。
“是呀,”你也许会说,“可是如果我生病了。真的变成了每个人的包袱怎么办。难道我不应该补偿他们吗?”
不必,这些人只是关心你而已。要求他们不要违背你的意愿而使你一直维持现状——这只是暂时的情况而已,并且绝不是你的过错。如果他们无法同意这一点的话,就尝试换个生活环境。但不管怎么样,千万别试图和他们妥协,表面上装得很愉快也很合作,其实根本不是这回事。否则,你会使自己认为,你所遭遇的大难,将贬低你作为一个人的价值,而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
不要削弱自己的抱负。也许你本来有个理想或抱负,但因为你觉得家里很穷,或自己聋了一只耳朵,就认为不可能达到这个目标,也就不再努力尝试。这又增强了你认为自己无能的感觉。
你可以扭转这种情势。下次你想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不管是去学知识,到别的地方,或找个好工作,一定强迫自己尽力而为。这是使自己从自怜变成自重的第一步。
不要为自己的障碍或不便觉得抱歉。不是说不需要存感激的心情,而是要恰到好处。过度的感激,不仅会伤害自己,也会伤害你和别人的关系。
不要变成家里的奴隶——整天不停地洗衣烧饭、带小孩。这样做的前提,是你认为自己不够好,只要不被踢出门外,就算谢天谢地了。每次你这么做,都使这个前提愈来愈明显。
不要攻击自以为有的缺陷。
不要为自己的缺陷受不必要的罪。隐形眼镜问世以前,很多女人都因为不愿意戴眼镜,而看起东西来一片模糊。这样不但会为她们的视力带来更大的障碍,也会减低她们对自己的价值感。这种做法,也加强了她们的迷信——如果戴眼镜的话,将得不到异性的青睐。
你确实有必要花点时间,坐下来好好检查一下自以为有哪些障碍。列出实际的困难,也列出根本不存在的困难。另一方面,在可能的范围内,不要限制自己去追求理想的目标,但对根本不可能达到的目标,则不要费心去追求。如果你有口吃的话,不要认为自己一定要变成电台播音员才会快乐。不肯面对现实,将使事情变得比实际情形更恐怖,而且使你觉得这一件“不能”做的事情,比其他你会做的事情,来得更重要。
在每个人的内心,失败的种子永远存在着,除非你介入其间将它作恶的轮子砸毁。一个人体验到空虚之后,空虚就会成为避免努力、避免工作、避免责任的方法,也因此成为不创造性地生活的理由与借口了。如果一切皆空,如果太阳底下没有新奇的事物,如果怎么也找不到乐趣,我们何苦自找麻烦?何苦竭尽心力?如果人生只像一家纺织厂——我们每天工作8小是,只是为了要有一间能够睡觉的房子,每天睡眠8小时,只是为了要准备第二天的工作——我们又何苦兢兢业业?但是,这些是不存在的,只要我们不再绕着它转圈子,选择一个值得奋斗的目标去追求,我们就能体验到不趣与满足。
空虚象征着不合适的自我形象。一个人在心理上不可能接受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或不合自己用途的东西。怀着那种认为自己没价值或不值得的自我形象的人,将会长期怀着否定的趋向,而阻碍真正成功的达成,也将不能在心理上接受成功、享受成功。对于成功,他会觉得歉疚,仿佛是偷来的。否定的自我形象会驱策这种人以过分补偿为原则来做事。
有一种人认为:一个人应当自卑,应当以自卑感为荣,因为自卑感使他产生成功,“成功”最后来临时,这种人会感到不满意;对于外在的世界,他是成功了,可是他自己仍觉得自卑、不应得,好像他是一个小偷,偷来了他认为很重要的“地位象征”,他会说:“如果我的朋友与同事知道我是个冒牌货……”
这种反应是很常见的,所以精神病学家将它称做“成功并发症”——一个人获得“成功”时,自己却感到罪恶、不安、焦虑;这也是他将“成功”认为是坏字眼的原因。真正的成功,不会损害一个人。正确的做法是:为自认为重要的目标而奋斗,不要把这些目标当做地位象征;由于这些目标与你内心深处相吻合,所以你继续奋斗下去。创造性地为真正的成功、为自己的成功而奋斗,这样可以带来内心的满足。若是为虚伪的成功而奋斗,以取悦别人,则带来的是虚伪的满足。
人生在世,生命短暂,却偏有些人浪费很多时间,为一些本来可以很快忘记的小事而忧愁,很多人可以经受住生死的考验和重大的打击,却往往被这些小事所烦扰。如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吵,讲话侮辱他人,措辞不当,行为粗鲁等。他们浪费了很多不可能再补回来的时间,去忧愁一些很快就会被所有人忘记的小事。不要这样,让我们把我们的生活用在值得做的行动和感觉上,去想一些应该思想的东西,去经历自己真正的感情,去做必须做的事情。因为生命太短促了,不该再顾及那些小事。
有一条众知的名言:“法律不会去管那些小事情。”一个人也不该为这些小事忧虑,如果他希望求得心理的平静的话。
在多数的时间里,要想克服被一些小事所引起的困扰,只要把看法和重点转移一下就行了——让你有一个新的,能使你开心一点的看法。荷马·克罗伊写过好几本书,他为我们举了一个怎样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好例子。以前他写作的时候,常常被纽约公寓热水炉的响声吵得快发疯。蒸气会砰然作响。然后又是一阵吡吡的声音——而他会坐在他的书桌前气得直叫。
“很多其他的小忧虑也是一样,我们不喜欢那些,结果弄得整个人很颓丧,只不过因为我们都夸张了那些小事的重要性……”
狄士雷里说过:“生命太短促了,不能再只顾小事。”
“这些话,”安德烈·摩瑞斯在《本周》杂志里说,“我们常常让自己因为一些小事情、一些应该不屑一顾和忘了的小事情弄得非常心烦……我们活在这个世上只有短短的几十年,而我们浪费了很多不可能再补回来的时间,去愁一些一年之内就会被所有的人忘了的小事。不要这样,让我们把我们的生活只用在值得做的行动和感觉上,去想伟大的思想,去经历真正的感情,去做必须做的事情。因为生命太短促了,不该再顾及那些小事。”
就像吉布林这样有名的人,有时候也会忘了“生命是这样的短促,不能再顾及小事”。其结果呢?他和他的舅爷打了维尔蒙以来最有名的一场官司——这场官司打得有声有色,后来还有一本专辑记载着,书的名字叫《吉布林在维尔蒙的领地》。
故事的经过情形是这样的:吉布林娶了一个维尔蒙地方的女孩子凯洛琳·巴里斯特,在维尔蒙的布拉陀布罗造了一幢很漂亮的房子,在那里定居下来,准备度他的余生。他的舅爷比提 ·巴里斯特成了吉布林最好的朋友,他们两个在一起工作,在一起游戏。然后,吉布林从巴里斯特手里买了一点地,事先协议好巴里斯特可以每季在那块地上割草。有一天,巴里斯特发现吉布林在那片草地上开了一个花园,他生起气来,暴跳如雷,吉布林也反唇机讥,弄得维尔蒙绿山上的天都变黑了。
几天之后,吉布林骑着他的脚踏车出去玩的时候,他的舅爷突然驾着一部马车从路的那边转了过来,逼得吉布林跌下了车子。而吉布林——这个曾经写过“众人皆醉,你应独醒”的人——却也昏了,告到官府里去,把巴里斯特抓了起来。接下来,新闻传遍了全世界。事情没办法解决,这次争吵使得吉布林和他的妻子永远离开了他们在美国的家,这一切的忧虑和争吵,只不过为了一件很小的小事:一车干草。
平锐克里斯在2400年前说过:“来吧,各位!我们在小事情上耽搁得太久了。”一点也不错,我们的确是这样子的。
下面是哈瑞·爱默生·傅斯狄克博士所说的故事里最有意思的一个——有关森林的一个巨人在战争中怎么得胜,怎么样失败。
“在科罗拉多州长山的山坡上,躺着一棵大树的残躯。自然学家告诉我们,它曾经有400多年的历史。它初发芽的时候,哥伦布才刚在美洲登陆;第一批移民到美国来的时候,它才长了一半大。在它漫长的生命里,曾经被闪电击中过14次;400年来,无数的狂风暴雨侵袭过它,它都能战胜它们。但是在最后,一小队甲虫攻击了这棵树,那些甲虫从根部往里面咬,渐渐伤了树的元气,就只靠它们很小、但持续不断的攻击,使它倒在地上。这个森林里的巨人,岁月不曾使经枯萎,闪电不曾将它击倒,狂风暴雨没有伤着它,却因一些小得用大拇指跟食指就可以捏死的小甲虫而终于倒了下来。”
我们岂不都像森林中的那棵身经百战的大树吗?我们曾经历过生命中无数狂风暴雨和闪电的打击,但都撑过来了。可是却会让我们的心被忧虑的小甲虫咬噬——那些用大拇指跟食指就可以捏死的小甲虫。
□接受不可避免的事实
人生之路充满了许多未知未卜的因素,这些因素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可变的,我们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或改变一定的条件而使之转化;另一类是无法改变的。无论我们付出何种努力,也无法改变这一不可避免的事实。因此,当我们面对后者时,就得认定事实,作出积极乐观的反应,这才是一种可取的态度。
正如杨柳承受风雨,水适于一切容器一样,我们也要承受一切不可逆转的事实,对那些必然之事主动而轻快地承受。小时候的一天,我和几个朋友一起在北密苏里州一间荒芜的老木屋里的阁楼上玩耍。当我从阁楼爬下来的时候,先在窗栏上站了一会,然后往下跳。我左手的食指上带着一个戒指。当我跳下的时候,那个戒指钩住了一根钉子,把我的整根手指拉脱了。
几年之前,在纽约市中心一家办公大楼里开运货电梯的人。他的左手齐腕都截断了。他少了那只手是否觉得难过,他说:“噢,不会,我根本就不会想到它。只有在穿针的时候,才会想起这件事情来。”
如果有必要,我们差不多都能接受任何一种情况,使自己适应,然后就整个忘了它。我常常想起刻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一间15世纪的古老教堂的废墟上的一行字——“事情是这样,就别无他样。”
在漫长的岁月中,一定会碰到一些令人不快的情况,它们既然是这样,就不可能是别的样子。但我们也可以有所选择,可以把它们当做一种不可避免的情况加以接受,并且适应它,或者用忧虑来毁了我们的生活,甚至最后可能会弄得精神崩溃。
威廉·詹姆斯说过:“要乐于承认事情就是这样的。”他说,“能够接受发生的事实,就是能克服随之而来的任何不幸的第一步。”住在俄勒冈州波特南的伊莉莎白·康尼,却经过很多困难才学到这一点。下面是一封她最近写给我的信:
“在美国庆祝陆军在北非获胜的那一天,我接到国防部送来的一封电报,我的侄儿——我最爱的一个人——在战场上失踪了。过了不久,又来了一封电报,说他已经死了。”
“我悲伤得无以复加。在这件悲痛之事发生以前,我一直觉得生命于我多么美好,我有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好不容易带大了这个侄儿。在我看来,他代表了年轻人美好的一切。我觉得我以前的努力,现在都得到了很好的回报……然而,我最后收到的竟是两份这样的电报,我的整个世界都粉碎了,觉得再也没有什么值得我活下去。我开始忽视我的工作,忽视我的朋友,我抛开了一切,即冷淡又怨恨。为什么我最爱的侄儿会死?为什么这么个好孩子——还没有开始他的生活——为什么他应该死在战场上?我没有办法接受这个事实。我悲伤过度,决定放弃工作,离开我的家乡,把我自己藏在眼泪和悔恨之中。”
“就在我清理桌子,准备辞职的时候,我突然看到一封已被我忘了的信——一封从我这个已经死了的侄儿那里寄来的信。信是几年前我母亲去世时他写给我的一封信。‘当然我们都会想念她的,’那封信上说,‘尤其是你。不过我知道你会撑过去的,以你个人对人生的看法,就能让你撑得过去。我永远也不会忘记你教我的那些美丽的真理:不论活在哪里,不论我们分离和多么遥远,我永远都会记得你教我要微笑,要像一个男子汉,承受一切发生的事情。’”
“我把那封信读了一遍又一遍,觉得他似乎就在我的身边,正在和我说话。他好像在对我说:‘你为什么不照你教给我的办法去做呢?撑下去,不论发生什么事情,把你个人的悲伤藏在微笑底上,继续过下去。’”
“于是,我又回去工作。我不再对人冷淡无礼。我一再对我自己说:‘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我没有能力去改变它,不过我能够像他所希望的那样继续活下去。’我把所有的思想和精力都用在工作上,我写信给前方的士兵——给别人的儿子们;晚上,我参加了成人教育班——要培养出新的兴趣,结交新的朋友。我几乎不敢相信发生在我身上的种种变化。我不再为已经永远过去的那些事悲伤,现在我每天的生活里都充满了快乐——就像我的侄儿要我做到的那样。”
伊莉莎白·康尼学到了我们所有人迟早都要学到的东西——我们必须接受和适应那些不可避免的事情。这不是很容易学会的一课,就边那些在位的帝王也要常常提醒他们自己这样做。已故乔治五世在他白金汉宫的房里墙上挂着下面的这句话:“教我不要为月亮哭泣,也不要为过去的事后悔。”叔本华也是说过:“能够顺从,就是你在踏上人生旅途中最重要的一件事。”
很显然,环境本身并不能使我们快乐或不快乐,只有我们对周围环境的反应才能决定我们的感觉。必要时我们都能忍受灾难和悲剧,甚至战胜它们。我们也许会以为我们办不到,但我们内在的力量却坚强得惊人,只要我们肯加以利用,就能帮助我们克服一切。
已故的布什·塔金顿总是说:“人生加诸我的任何事情,我都能接受,只除了一样,就是瞎眼。那是我永远也没有办法忍受的。”然而,在他60多岁的时候,有一天他低头看着地毯,色彩整个模糊,他无法看清楚地毯的花纹。他去找了一个眼科专家,发现了一个不幸的事实:他的视力在减退,有一只眼睛几乎全瞎了,另一只离瞎也为期不远了。他惟一所怕的事情终于发生在他的身上。塔金顿对这种“所有灾难里最可怕的事”有什么反应呢?他是不是觉得“这下完了,我这一辈子到这里就完了”呢?没有,他自己也没有想到他还能觉得非常开心,甚至还能善用他的幽默感。以前,浮动的“黑斑”令他很难过,它们会在他眼前游过,遮断了他的视线,可是现在,当那些最大的黑斑从他眼前晃过的时候,他却会说:“嘿,又是老黑斑爸爸来了,不知道今天这么好的天空,它要到哪里去。”
当塔金顿终于完全失明之后,他说:“我发现我能承受我视力的丧失,就像一个人能承受别的事情一样。要是用5种感官全丧失了,我知道我还能够继续生存在我的思想里,因为我们只有在思想里才能够看,只有在思想里才能够生活,不论我们是不是知道这一点。”
塔金顿为了恢复视力,在一年之内接受了12次手术,为他动手术的是当地的眼科医生。他有没有害怕呢?他知道这都是必要的,他知道他没有办法逃避,所以惟一能够减轻他受苦的办法,就是爽爽快快地去接受它。他拒绝在医院里用私人病房,而住进大病房里,和其他的病人在一起。他试着去使大家开心,而在他必须接受好几次手术——他只尽力让自己去想他是多么的幸运。“多么大啊,”他说,“多么妙啊,现在科学的发展已经达到了这种技巧,能够为人的眼睛这么纤细的东西动手术了。”
一般人如果要忍受12次以上的手术和不见天日的生活,恐怕都会变成神经病了。可是塔金顿说:“我可不愿意把这次经历拿去换一些不开心的事情。”这件事教会他如何接受,这件事使他了解到生命所能带给他的没有一样是他能力所不及而不能忍受的。这件事也使他领悟富尔顿所说的:“瞎眼并不令人难过,难过的是你不能忍受瞎眼。”
要是我们因而退缩,或是加以反抗,为它难过,我们也不可能改变那些不可避免的事实。可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我知道,因为我就试过。
有一次,有拒绝接受我所碰到的一个不可避免的情况,我做了一件傻事,想去反抗它,结果使我失眠好几夜而痛苦不堪。我让我自己想起所有不愿意想的事情,经过一年这样的自我虐待,我终于接受了我早就知道的不可能改变的事实。
我干了20年放牛的工作,但是从来没有看到哪一条母牛因为草地缺水干枯,天气太冷,或是哪条公牛追上了别的母牛而大为光火。动物都能很平静地面对夜晚、暴风雨和饥饿,所以它们从来不会精神崩溃或者是患胃溃疡,它们也从来不会发疯。
我是不是说,在碰到任何挫折的时候,都应该低声下气呢?不是这样子的,那样就成为缩命论者了。不论在哪一种情况下,只要还有一点挽救的机会,我们就要奋斗;可是当普通常识告诉我们,事情是不可避免的——也不可能再有任何转机——那么,为了保持我们的理智,让我们不要“左顾右盼,无事自忧”。
在写这本书的时候,我曾经访问过好几个有名的生意人。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们大多数都能接受那些无可避免的事实而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如果他们不这样的话,他们就会在过大的压力之下被压垮。下面就是几个很好的例子。
创设了遍及全国的潘尼连锁店的潘尼告诉我:“哪怕我所有的钱都赔光了,我也不会忧虑,因为我看不出忧虑可以让我得到什么。我尽我所能地把工作做好,至于结果就要看老天爷了。”
享利·福特也告诉我一句类似的话:“碰到我没办法处理的事情,我就让它们自己去解决。”
当我问克莱斯勒公司的总经理凯勒先生,他如何避免忧虑的时候,他回答说:“要是我碰到很棘手的情况,只要想得出办法解决的,我就去做。要是干不成的,我就干脆把它忘了。我从来不为未来担心,因为,没有人能够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影响未来的因素太多了,也没有人能说出这些影响都从何而来,所以何必为它们担心呢?”如果你说凯勒是个哲学家,他一定会觉得非常困窘,他只是一个很好的生意人。可是他的想法,正和19世纪以前,罗马的大哲学家依匹托塔士的理论差不多。“快乐之道无他,”依匹托塔士告诉罗马人,“只有一点,只要是我们的意志力所不及的事情就不要为之忧虑。”
莎拉·班哈特可以算是最懂得怎么去适应那些不可避免的事实的女人了。50年来,她一直是四大州剧院里独一无二的皇后——是全世界观众最喜爱的一位女演员。后来,她在71岁那年破产了——所有的钱都损失了——而她的医生——巴黎的波基教授告诉她必须把腿锯断。因为她在横渡大西洋的时候碰到暴风雨,摔倒在甲板上,使她的腿伤得很重,她染上了静脉炎,腿痉挛,那种剧烈的痛苦,使医生觉得她的腿一定要锯掉。这位医生有点怕去把这个消息告诉那个脾气很坏的莎拉。他简直不敢相信,莎拉看了他一阵子,然后很平静地说:“如果非这样不可的话,那只好这样了。”这就是命运。
当她被推进手术室的时候,她的儿子站在一边哭,她朝他挥了下手,高高兴兴地说:“不要走开,我马上就回来。”
在去手术室的路上,她一直背着她演过的一出戏里的一幕。有人问她这么做是不是为了提起她自己的精神,她说:“不是的,是要让医生和护士们高兴,他们受的压力可大得很呢。”手术完成,健康恢复之后,莎拉·班哈特还继续地环游世界,使她的观众又为她疯迷了7年。
“当我们不再反抗那些不可避免的事实之后,”爱尔西·迈克密克在《读者文稿》的一篇文章里说,“我们就能节省下精力,创造出一个更丰富生活。”没有人能有足够的情感和精力,既抗拒不可避免的事实,又创造一个新的生活。你只能在这两个中间选择一个。你可以在生活中那些无可避免的暴风雨之下弯下身子,或者你可以因抗拒它们而被摧折。
“对某些必然之事,要轻快承受。”这几句话是在耶稣基督出生前399年说的。但是在这个充满忧虑的世界,今天的人比以往更需要这几句话:“对必然的事,要轻快地去承受。”
所以,如果你想摆脱忧虑,原则是:
“不要试图改变那些不可避免的情况,而应去尽力适应它。”
□产生内疚的原因
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青年人总生活在内疚之中,他们很容易责备自己,尽管他们并没有给别人造成多大的伤害。但是,理智却难以使他们解脱,内疚从一个“善恶的调节器”变成了完全窒息人性的消极力量。
我们知道,人类如果丧失耻辱感与内疚,便成了寡廉鲜耻的动物。但是,如果人总是生活在内疚和痛苦之中,同样也背离了人类追求幸福的本性。所以,将一个人的内疚感调节到最佳位置,使其既成为恶的抑制物同时也是善的启动器是最重要的。
简单地说,内疚感是一个人对伤害他人的行为、思想或违反某种道德标准的自觉意识。导致内疚感的,既可能是表现出来的伤害行为,也可能是仅仅停留在意识中的伤害意念;其结果可能是现实的,也可能是想象的。
一个道德约束感极强的人可能因在头脑中闪现出的伤害人的念头而产生内疚感。那么,一个健康的人的内疚感与心理障碍者的内疚感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前者是与其对他人的伤害行为成比例的,而后者是夸大的,是自己对自己所犯过失的不成比例的惩罚。
最引人深思的是,在不该强烈内疚的地方,心理障碍者却产生极强的内疚;在该内疚的地方,他们却反而逃避了责任。对微小的过失,他们感到强烈内疚,比如说了一句可能得罪别人的话;假日里没回家探望父母等等。可是,他们却很少为自己处于一种丧失生命的热情和动力,整日生活在无意义的自我折磨中而感到内疚。他们为自己违拗了父母的意愿或触犯了世俗的观念,如为没考上大学辜负了父母、教师的期望而感到内疚,没脸见人,却不为自己丧失了自我的独立、自我的真实性和自我价值而内疚。
由此可见,心理障碍者过分的内疚意识,也是由于他们狭隘的、僵化的道德标准的必然。但是,就人的成长和发展而言,一个人接受自己的真实需要,并为实现真正的自我而追求奋斗是极为重要的。有很多时候,我们为了追求某种目标是要付出一定的代价的。
心理障碍者的褊狭僵化的道德水准,可以追溯到他们童年经历中父母对他们的道德影响。父母的言行耳濡目染地灌输给我们一系列的道德标准。哪些是好的,哪些是坏的,哪些是允许的,而且父母用撤回他们的爱来作为惩罚,用给予关怀作为奖励来调节我们遵守服从一系列的道德标准。
有些父母本身的道德准则是十分僵化、教条、死板的,如“不允许与男孩子来往,他们没有一个是好东西”、“如果不拿第一,就别来见我”、“不论什么情况下都要谦让别人”、“要永远谦虚”、“记住,宁肯别人不仁,不许我们不义”等等。
这样的父母习惯给出一些绝对抽象的、铁板一块的僵死标准,这些缺乏灵活和弹性的标准根本无法适应错综复杂的社会生活。很显然,在这样一种家庭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会自然地将这些抽象观念融化到自己的超我之中,但它不是基于自我的理性判断的道德意识,而是对某种权威的被迫服从。
可想而知,在“高压”的道德标准的支配下,一个人便产生内疚感,其代价就是放弃自我的真实需求与幸福,生活在痛苦的自我折磨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