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长诗《钓鱼城》为神奇钓鱼城增添魅力

◇邓凯

《钓鱼城》前后读了三遍,第一遍仿佛置身于双方激烈交战的现场,读得有些透不过气来,一是因为对这段历史不熟悉,诗中不断出现的“我”需要一一甄别身份;二是常常为诗中人物在生死攸关时的艰难抉择而感同身受。第二遍、第三遍就越读越轻松了,就像水落而石出,就像树叶褪尽绿色,只剩下叶脉,这首长诗的筋骨也越来越清晰。

一首长诗的筋骨一旦变得很清晰,它的结构的优劣就一目了然了。现在市面上的长诗很多是短诗的合成,缺少一种内在的贯通的气韵。一首优秀的长诗,很多章节是可以独立成篇的,就像一座美轮美奂的巨大建筑,每一处细节,甚至一个好的意象,都有足够的自信独当一面,擎天一柱,自成一体;但把几十上百首短诗像搭积木一样拼在一起,是不可能拼起一首气韵充盈、上下贯通的长诗的。这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钓鱼城》很机智地规避了这个陷阱。攻城、守城、投降,三个部分环环相扣,既忠实于历史,又给长诗的叙事结构立下了四梁八柱。这是《钓鱼城》第一个重要的特点。

其二,我觉得《钓鱼城》具备了史诗的品格。关于史诗的品格,按照恩格斯的定义,需要具备“三个要素”。一是有历史内容,二是有思想深度,三是有生动的情节。那场整整博弈了三十六年的钓鱼城之战,堪称战争史上的奇迹。除了令人称奇之外,还有很多令人费解的地方。为了尽可能还原那段历史,晓梦在自述中说:“我开始了长达十余年有意识的准备,有关钓鱼城、有关两宋、有关蒙古汗国和元朝的书籍与资料,收集了几百万字之多。书柜里的书码了一层又一层,电脑里文件夹建了一个又一个,但那城人仍然在历史的深处捂紧心跳,你能感受到他们的存在,却无法让他们开口。”我想,这是一种诚恳的负责任的对待历史的态度。诚恳地对待历史,历史也会投桃报李,也会呈现更多的细节。在基于大量史实的研究、甄别、挑选之后,把这些材料置于一个结构合理的容器内,再以充沛的诗意和理性来统领。从这首长诗中,我们可以读到存在和虚无,读到胜利和失败,读到光荣与耻辱,读到勇敢与怯懦,读到忠诚与背叛,读到果断与犹疑,读到光明与黑暗,读到性格与命运,等等,《钓鱼城》为我们展示了不一样的丰富与深刻。当然,诗歌不等同于历史,在这首诗中,九个人:蒙哥、出卑三、汪德臣、余玠、王坚、张珏、王立、熊耳夫人、李德辉,自说自话,面对历史的质疑,交出了各自的灵魂自辩状。因此,《钓鱼城》既是一部战争史,也是一部个人的心灵史。

其三,这是一次充满雾气的写作。我们把了解历史、还原历史比作拨云见日,但有谁真正能够穷尽历史?正如晓梦在自述中说:“历史已成过去,我们只能无限地去接近它,而不能武断地认为我们掌握的就是历史。用今天流行的一句话说:有图未必有真相。”历史的真相,只有那块石头知道,只有滔滔江水知道。晓梦生在钓鱼城,对童年的他来说,那场七百多年前的战争,就是一团嘉陵江上的迷雾,那个被女老师说成是“红颜祸水”的美丽的熊耳夫人,更是一团令他神往的迷雾。他在这团迷雾的笼罩中过了三十来年,终于过不下去了,因为那块石头一直在他的心里躁动,因为他一直想撩开历史的面纱,所以花了十年时间“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当他开始动笔的时候,我相信他是自信的,他是笃定的,因为历史不会亏待一个诚实的人。晓梦写这首长诗的过程,让我想起西西弗斯推石上山:写完钓鱼城,晓梦以为他与那块石头达成了妥协,然而,正如他的自述:“放下笔的身体里,钓鱼城的石头还是没能搬走。”嘉陵江上的那团迷雾依然挥之不去,这也许是诗人的存在的价值和宿命。

祝贺《钓鱼城》问世。这首长诗,我感觉是近年来众多长诗中的一个优秀文本,它将为钓鱼城这个神奇的地方增添魅力。

即席发言,2020年6月7日改定

〈作者简介〉

邓凯,湖北人,被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免试破格录取,文学硕士。少年时代开始写作,作品散见于《星星》诗刊、《诗歌报月刊》《诗神》《诗潮》《飞天》《新华文摘》等,并入选教材和选本若干。后从事新闻工作,现为《光明日报》文艺部负责人,高级编辑。数次获中国新闻奖。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兼职教授,封面新闻人文智库专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oaucOYGCWuY6mFk4VlxpwAJMq1R6pKUeUvQIeD0M9VLHoC3U1TQ4LCnFYLtqjDQ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