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百二十三章 陆游番外:古惑仔般的忘年交

“采访陆游?”

吴辰摇摇头:“这一点倒是没有想过,不过陆游这个人,让我突然想起了同时期的另外一个。”

“辛弃疾?”

“嗯,一个本应该靠战功就可以吃饭的男人,硬生生地被宋朝逼成了一代词宗。”

【视频盘点结束,接下来将继续播放陆游番外篇】

吴辰一边说着,一边将平台上实时滚动的字母换成了这几个字。

“陆游番外篇?”

“看来在吴先生心中,这陆游的分量倒是很重啊。”

李白,杜甫,苏轼,王安石等人则是较为兴起:“难得吴辰先生能够将文人评价,虽然陆游一生是悲情的,但也是一个王朝的写照。”

“宋朝的文人如此悲情,倒是远远不如我唐朝好些。”

杜甫慨叹一声:“哪里有文人能救国者,文人骨子里是高傲的,话语间更是清高的,那些高高在上的帝王,难道就真的能够听进去文人的话语吗?”

“朝臣要懂得变通地告诉帝王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若是直言不讳,而不被获罪的,除了唐朝的魏征,就算是褚良玉,也只能曲意而已。”

而奉旨填词的柳永也是好整以暇的看着平台:“道说是盘点,不如说是为了这天下文人鸣不平。”

“柳家,你说这陆游与你相比如何?”

身边的红翠姑娘拿着柳永刚写好的诗词,正找姐妹们谱曲,看到这平台上的盘点时,不由地笑问道。

柳永哈哈一笑:“我的词只能流传于这红楼勾栏间,他的诗词则会流传于这天下间。”

“家国情怀,这是文人的风骨,柳永的词,只是一些世俗的传唱。”

诸多位面王朝静静看去,平台上光芒微微闪烁。

番外篇上线了:

“如果说陆游是南宋的文根,那辛弃疾则是南宋的风骨了。”

“辛弃疾,生在金国,曾经参加过金国的高考,只不过落榜了。”

“从小被祖父教导家国情怀的辛弃疾,萌发了抗金投奔南宋的念头。”

“所以他将笔杆子扔了,学那汉朝的班超,带着2000小弟,就投靠了耿京。”

“耿京对这个文武全才很是看中,就让他做了机要秘书。”

“耿京是大老粗,并不懂得行兵布阵,义军中的事情就全部交给了辛弃疾。”

“为了发展义军,辛弃疾将自己的好朋友义端介绍进了义军,只是这义端是个懦弱无骨头的人,一天夜里,索性将军中大印偷了,向着金营跑去。”

“知道消息的辛弃疾急忙跨马去追,二人是你追我赶,到底是让辛弃疾一剑抹了脖子。”

这劲爆的消息让义军不由地兴奋不已。

耿京更是惊叹:“终究是个老司机啊!”

辛弃疾一边抗金,一边劝说耿京归附南宋,共图恢复大业。

这年十二月,耿京派贾瑞渡江,去宋廷表归附之意,又怕贾瑞一个粗人不会说话得罪了朝廷,耿京便让辛弃疾也一同前往。

宋廷对义军的归附很是欣喜,当即给耿京和辛弃疾等人封了官。

不料等辛弃疾几人完成任务回到山东时,等待他们的竟是一个噩耗。

叛贼张安国暗杀了耿京投靠金人?听闻这个消息,辛弃疾怒发冲冠,带着五十轻骑直趋金兵五十万的大营,生擒张安国。

又马不停蹄,昼夜南奔,直抵临安,把张安国交给朝廷,最后斩首于市。

这番操作震惊了金军大营,更是让南宋朝廷上下轰动不已。

这样的壮举,就算是岳武穆也没有过的盛举啊。

这一年,辛弃疾23岁,正是年少轻狂。

只不过辛弃疾南归临安以后,并没有得到朝廷的重用。

宋高宗只求过得安稳,自然不会理睬主战的辛弃疾。

而辛弃疾也受到朝廷的排斥,只被授予了一个江阴签判的闲散文职。

辛弃疾不甘心把大好岁月蹉跎在这里,他紧盯着宋金之间的战局,一有机会就发表自己的恢复方略,希望能得到朝廷的认可。

绍兴三十二年,宋高宗赵构终于退位了!

即位的宋孝宗在当皇子的时候就有恢复大志,登基以后更是跃跃欲试,他不仅提拔了张浚等一批主战人物,对岳飞以礼改葬,充分表现了起兵北伐,报仇雪恨的雄心壮志。

辛弃疾大受鼓舞,抑制不住满腔的豪情。

这个消息对于将抗金作为毕生奋斗的辛弃疾来说,是个绝好的消息。

他要给死去的义军将士报仇,他要回到北方,将祖父的灵柩带回南方。

安耐不住内心的悸动,他越级求见了张浚,陈述了自己对用兵的设想。

张浚对于这个少年五十骑,独闯金营的人很是敬佩,只是他人微言轻,张浚并没有接受他的建议:“行军用兵乃是皇上早就定好的,而且军中又有监军随行,你自然不必过问。”

这样的话自然是张浚的推辞,辛弃疾不由地失望了起来。

“将军,没有人能够比我知道北方的事情了,若是能够用此计谋,宋军完全可以出其不意地给金军以致命打击。”

“此事莫要再提。”

陆游在得知辛弃疾这样的英雄并未被重用,他慌忙向朝廷提议,要求重用流亡江南的北方英贤,对于辛弃疾的用兵之策更是大加赞同。

可惜的是,陆游和辛弃疾的真知灼见并未被采纳,而由于北伐中途几位将领配合不当,甚至还有前线将领逃遁,于是宋军小胜几次后在符离大败,轰轰烈烈的北伐就这样仓皇落下了帷幕。

和议之声又在朝廷上占据了上风。

这方面不仅牵涉了辛弃疾,也牵涉了陆游。

后来二人的轨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陆游被外放,辛弃疾蹉跎半生。

他在江西归隐的时候读到了陆游那首名动京城诗句:“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不由地惊叹不已。

1203年底,韩仛胄欲招辛弃疾去临安商讨北伐大事。

陆游刚从京城回归不久,辛弃疾在第一时间将这件事告诉了陆游,征询他的意见。

陆游对辛弃疾此次北去,心情矛盾复杂,他与辛弃疾相处半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辛弃疾是南宋一般爱国志士最寄厚望的人,陆游对他也是寄寓了很大期望。

只是北伐的又一次失败,这给英雄暮年的陆游以致命一击。

当时社会上一些人因痛恨韩仛胄轻率误国,对赞成北伐、曾跟韩仛胄合作的人也一并轻视,陆游与辛弃疾都被牵连在内。

辛弃疾曾说,“仛胄岂能用稼轩以立功名者乎?稼轩岂肯依仛胄以富贵者乎?”这话其实也涵盖了陆游与韩仛胄的关系。

陆游与辛弃疾一生仕途坎坷,屡遭贬迁。

恢复中原是他们日思夜想的最多的主题,是他们一生不灭的精神寄托。

在辛弃疾辞世后不到三年,1210年春天,85岁的诗人追随他的友人而去。

“一个王朝不能没有血性的男儿,更不能没有为之奔走相呼的忠良贤臣”

“陆游是悲情的,辛弃疾是悲情的。”

“或许那个王朝中还有更多的悲情人物。”

“这是时代的悲情,更是王朝的悲哀。”

“有宋一朝,文人或者慷慨,或者婉约;但他们的一生颠沛流离,正是宋朝民众的生活缩影。”

【平台总结:宋朝一朝,文不能治国,武不能统兵,文人不能上报国家,只能寄情诗词之间,这是王朝的悲哀。】

【历史悲情人物之陆游,盘点结束。】

【平台赐下奖励如下:】

【只要关于北伐大计者,必不能拒绝。若是拒绝,立刻染梅毒而死。】

【南宋秦桧,赐化身铜象,跪在黄河边。】

【孝宗性格柔弱,特赐果敢丹,坚其抗金之心。】

【陆游,辛弃疾二人,增寿命五十年。】 qWcYerOvZKsjAIMwoSrFVAtUa04TsS4lETiFqMbQi5OmEuGaDJF4k3QsbsH5NZo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