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百二十一章 悲情之仕途曲折名难致

“不管是那个年代,还是历朝历代,男子考取功名,是唯一的出路,也是光宗耀祖最直接的途径。”

“陆游的事情让我想到了自己,我一生求取功名数十载,如今也不过是个贡生,这让我有何脸面回到家乡,去见殷殷期盼的父老。”

“我倒是不认为这个兄台的观点,男子不做官还可做其他的吗,商人,贩夫走卒,最不起也可以做个诗人或者词人,教书育人呀,如果能够培养出一个丞相或者几个朝中大臣之类的,也算是王侯之老师了。”

这句话一出,立刻在平台上引起了一番热议。

【如果不做官,你想作甚什么?】

这个话题在苍穹镜平台上的点击量瞬间达到了恐怖的一亿。

隋炀帝杨广:“朕之父皇开创科举,朕在其基础上开创了进士取士,这才让后世民众有了施展才华的平台,难道朕的功绩不大吗?”

杨坚哼了一声:“小子,若不是你爹我给你留下这大好的基础,你哪有这个脑子去增加什么进士科。”

看着自己的老子在平台上搭话,吓的杨广赶快将麦给关了。

上次的盘点虽然结束了,但头上有点绿的杨坚还是对自己这个儿子有点耿耿于怀啊。

“这狗血的人生!”

许久没有发话的武则天静静地看着盘点:“陆家乃是世家,对于自身的名声自然看的更重,不过陆游此子看上去倒也是一个拘于常理之人。”

狄仁杰答道:“宋朝乃是后世王朝,但从上次的盘点能够看出,这个时代虽然文人与君王共同治理天下,但对于入仕一途来说,也并非如此顺意。”

“特别是盘点中所说的陆游此人遇到了宋朝的奸臣秦桧,想必就算是有一腔的抱负,也难以施展了。”

“秦桧。”武则天冷笑:“武将文臣乱国,宦官专政。不管是前朝还是后世,王朝中都逃不过这种情况。”

“只是,那些东西看乏了,朕倒是看到唐婉的这首钗头凤时,不由地想起了朕的从前。”

另外一个位面王朝,唐高宗哀叹了一声:“朕以为,朕与媚娘之间的情感已经够真切,但现在看来,后世这陆游与唐婉之间的感情,更加缠绵悱恻,后世倍感凄凉。”

“真是一首钗头凤,天涯何处觅知音啊!”

南宋的杭州,暖风熏人。

陆游静静地看着视频中被盘点的自己,不由地眼泪纵横,这时候的他正顺江而下,如今见苍穹镜中自己与唐婉的一生盘点,更是勾起了无限的思念和哀伤之情。

“我与唐婉一生纠缠如此,在我心中最放不下的,不是什么功名利禄,而是她。只是我这一生注定漂泊,倒是忘记了当初的誓言和内心的坚守。”

陆游想掉头回去,只是想到此时的唐婉已经成家,若是自己贸然前去,自然避免不了彼此尴尬,不由地长叹一声:“但愿此心常有就是了。”

众人无不看着平台,都想知道关于陆游的盘点会如何继续。

绍兴二十八年,前半生流离的陆游初入仕途,入闽任宁德县主薄一职,品轶在八品以下,这一年,他已经三十四岁了。

这是他第一次外放为官,沿途无尽风光,自然让他醉心不已。

在宁德县上,陆游有些诗词,但更多地是注意民生,他想用自己的所学,为这一方百姓做点事情。

时间来到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后主张北伐。

而朝中自然有人推荐了‘喜论恢复’的陆游,孝宗对于陆游的主张自然欣喜非常。

一心想要光复北方的孝宗赐游进士出身,吸收采纳了其许多政治军事主张。

这下陆游的腰更硬了,说话的机会更多了。

于是,他除了讽刺贪污腐化等常见病之外,正式提出了憋在心中好多年的雄心壮志:整饬吏治军纪、固守江淮、徐图中原。

而空有一番心思,却没有实际行动的孝宗皇帝没搭理他。

陆游转脸告诉了他的顶头枢密使张焘。

这个张焘也是个直肠子,竟然跑进宫里当面质问孝宗。

这下可是惹怒了孝宗,遂罢陆游为镇江府通判。

第二年,孝宗皇帝不知怎么就突然想起来要北伐,任命张浚为北伐军都督。

陆游听到这个消息,高兴非常,认为孝宗终于开窍了。

他虽然急切地想得到启用的消息,但迟迟不见皇帝的召见。

情急之下的陆游只好写信给张浚,告诉他要做好长远计划,用好人,别轻举妄动等等。

然后他在家天天翘首以盼,巴望着前线传来好消息。

可等来的是一个坏消息:张浚用错了人,打了败仗。

后来的陆游在镇江任上见到了张浚,他把一肚子的话倒了出来,张浚称赞他是个爱国志士、有志青年(当年陆游应该40岁了)。

那时朝中是龙大渊掌权,他广结私党,迷惑朝廷。

看不下去的陆游让枢密使张焘上报朝廷,及早除掉蛀虫。

这一下更是惹怒了孝宗,我皇家的事情,怎么能被你随意指责。

若是朝中大臣都像你这样,那我这皇帝还当不当?

心中恼怒的孝宗哪里听得进去朝中忠臣的劝告,对于陆游的行为更是大怒,贬陆游为建康府通判。

1164年,有人参了陆游一本,说他“结交谏官、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朝廷即罢免了陆游的官职。

而在乾道六年,陆游在他人举荐下重入仕途,改任夔州通判,后虽改任代理蜀、荣州通判、知州等职,然这些官职只是临时性差遣,并非常设官职,且官轶始终未超六品。

这段时间的陆游创造了很多针砭时弊的诗词,再次受到孝宗召见,但未受重用。

后来因为参与修高宗实录的陆游又因“所至有污秽之迹”而被再次罢职。光宗即位后,任陆游朝议大夫,礼部郎中,因上奏谏劝朝廷减赋,结果反遭弹劾,又被罢官。此后一直归居山阴(今浙江绍兴)老家,直至离世。

纵观陆游一生仕途,可谓坎坷曲折,即便为官也终未入流。

直至宋宁宗即位,以陆游赐进士身份,才升其为宝章阁待制。

此时陆游已是年过七旬的老翁了,陆游一生未考取进士,却以赐进士出身跻身宝章阁。

这与其说是完成了其一生万里以觅封候,以彰显家族的夙愿,还不如说是对其致仕前的一种精神安慰。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他以“群花”喻当时官场中卑下的小人,而以梅花自喻,表达了虽历尽艰辛,也不会趋炎附势,而只会坚守节操的决心。

1190年,谏议大夫何澹弹劾陆游,说他的言论“不合时宜”,主和派也群起而攻之。朝廷最终找了个“嘲咏风月”罪名把他罢了官。

陆游再次离开京师,悲愤不已,自题住宅为“风月轩”。

此时的陆游回望自己的一生,不觉间一声叹息。

1206年,韩侂胄请命北伐,陆游闻讯,欣喜若狂。

这次,宋军准备充分,出师顺利,先后收复泗州、华州等地。

但由于内部出了叛徒,韩侂胄被杀,北伐宣告彻底失败。

耄耋之年的陆游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悲痛万分。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是啊,一年又一年,何时才能梦圆?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那一刻,他最终没有等到,也不可能等得到了。

悲情的陆游就这样走完了自己一生的仕途,当他回望这段仕途之旅行的时候,不知道他内心更多的是悲情还是自嘲。

一个腐朽没落的王朝,只有为数不多的正义之士在摇旗呐喊着收复北方山河。

朝中小人环视,君主喜怒无常,北伐之路困难重重。

这困难让陆游看到更多的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可是让君王和朝中顽固派看来确实是不可为而强行为之实乃不理智。

一生辗转,一生流离。

一生呐喊,一生受到排挤。

你久负盛名的诗情,或许只是当政王朝用来点缀江山可有可无的享趣所在,有你自然好,没了你大宋还有其他诗人。

这宋朝的江山,不要什么针砭时弊,要的是歌舞升平,皇位稳固就行了。

陆游,一个悲情的诗人,一个悲情的王朝中悲情的北伐主张者。 8GEJM6rq1XmPaEmw7YAZiBj6eck0lZxV8fofhCCfELrlsUobaPuNzBlciJcvpuP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