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百一十七章 风流分两种

“如果单纯论骄奢,石崇可算是晋朝首富了,朕看我大明只有当初的沈万三能够与之想比。”朱棣笑骂了一句:“不过他与沈万三的境界可是相差太远了。”

“洪武六年父皇攻苏州城,被困的额张士诚之所以能固守苏州达八月之久,是因为得到苏州富民在财力上的支持。作为苏州富民之首的沈万三,当然出力非凡了。”

“城破之后,沈万三看到了形势的严峻,只能大拍马屁以求得太平。”

“父皇要建南京城,沈万三就助筑都城三分之一,即现今南京城墙的中华门到水西门一段;后来索性想趁热打铁,请求出资犒赏三军,这一下拍到皇帝马脚上。”

父皇大怒,当时说了一句匹夫犒天下之军,乱民也,宜诛之。

好得母后劝道:不祥之民,天将灭之。陛下何诛焉!沈万三才保住小命,发配云南,最后客死他乡。

“石崇此人行为过于高调,看盘点又多狂狷之处,结果必然是不能长久啊。”

徐皇后笑道:“晋朝多是风流之辈,想必那种风气下,就算石崇想要低调,恐怕也身不由己。”

“魏晋的风流说的是竹林七贤,不过以朕来看,这些人虽然洒脱些,但骨子里还是充满了愤世嫉俗的性情,虽有才气,不愿入世可以,至少也要造福一方百姓才行。”

“只不过是仗着有些才学,半隐居半入世,名声达于天听,却端不了的臭架子。”

洛阳城外,竹林苍翠,曲觞流水。

嵇康淡淡看了一眼评点,不由嗤笑:“石崇这人沽名钓誉,看似放浪不羁,其实狂狷无妄,一身铜臭也不过是那浑浊官场上的一个可怜虫而已。”

“一首破诗看上去毫无新意,竟然能够被平台引用。”

刘伶不由笑道:“你这脾气又上来了,当初盘点十大掌权女子和废物人物时,也不见你如此。”

嵇康冷笑一声:“那些肮脏之辈,难入我法眼,只不过这石崇乃是晋朝人物,所以多留意两眼而已。”“我看这诗词倒是阮籍的最出色。陶性情,发幽思。”

平台上议论纷纷,而更多的则是关注石崇的结局:“老子内心就是对这种超级富豪没有好感啊,真是不知道那个魏晋风骨的王朝中,怎么这风流非要与金钱挂钩。”

“傻啊,如果没钱,哪来风骨去游山玩水,早饿死了。”

太宗李世民正手握一本魏晋诗书:“这魏晋风流倒是朕一直向往的,不过若是如吴辰先生盘点的如此的话,那还不如不看的好。”

苍穹镜中,画面缓缓播放:

石崇生活的朝代正好是魏晋时期,而我们想到这个时期,第一印象就是竹林七贤,而第二印象也是一代毒后贾南风。

这两个方向,都与石崇有着关系。

魏晋之时,文臣雅士居多。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竹林七贤了。

他们这些文人墨客,不拘礼法、我行我素。

有的逍遥山林、终身不仕,更有谈玄醉酒、长歌当哭。

“陈留阮籍樵国嵇康、河内山涛三人年皆相比,康年少亚之。预此契者,沛国刘伶。陈留阮咸、河内向秀、琅邪王戎。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

魏晋交替的这个时代,政治黑暗且战争不断,著名的“曹马之争”直接促使竹林七贤走到了一起。

曹叡驾崩后的正始年间,朝廷危机重重,司马氏集团和曹氏集团为争夺皇位的争斗已暗中涌动。

诸多名士为了躲避这一场迟早都会到来的腥风血雨,先后来到了云台山的一片幽静的竹林中聚会。

他们在竹林中开怀畅饮、放歌长啸、抚琴赋诗、谈玄论道,过着潇洒飘逸的生活。

“竹林七贤”继承建安文学的精神,但政治思想和生活态度却不同于建安七子,他们大都“弃经典而尚老庄,蔑礼法而崇放达”。

而这种风气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时的文臣雅士们,有些人是慕名前来,而有些人则是为了在自己身上镀金。

王导,谢安等人,都曾是受到此风的影响,而石崇自然也不例外。一时间此风刮遍了整个晋朝,倒也显得风流无双。

石崇是个胖子,并不是小说上所描述的那样风流倜傥,玉树临风。

而他在经过前期暴力抢劫过往商户的钱财积累下罪恶的财富后,日益增长的财富不能满足他精神层次的需要了。

所以,他渴望出世。

但这个出世是精神的出世,而不是身体的出世,毕竟家里还有数千宠妾,更有无双美人绿珠。

他曾参加了一场流觞曲水,但对于真正的风流大夫之间的淡薄和安详,石崇显得有些格格不入,毕竟眼前的绿竹虽好,但没有家里的绿珠好啊。

所以他就自己搞了一个二十四友。每天相约金谷园,觥筹交错,针砭时弊,得意忘形。

与真正的贤者相比,石崇少的不是形体语言,而是精神上的对等性。

这就尴尬了。

如果说石崇是贤士,他却贪恋权贵,如果说石崇骨子里是商人,却偏偏将金谷园整的诗情画意,才气无比。

而石崇当时与王恺斗富,就连武帝都被他折了面子,为何就没人收拾他呢?

这就是要盘点的另一方面了。

石崇是贾南风的人。

贾南风相貌丑陋,但她有一个好爹贾充。

贾充是晋武帝身边的大红人,权倾朝野,门生遍布天下。

武帝的大儿子早年夭折,只好立次子司马衷当太子,但司马衷就是个白痴。

当时司马衷已十二岁,到了择偶的年龄,武帝打算选卫瓘的女儿为妃。贾充的妻子郭槐听说后,暗地里贿赂宫人,托她们向杨皇后处说合。

于是杨后劝武帝纳贾女为太子妃。典型的封建社会氏族联姻啊。

贾南风可不是一个善良的人,她不断毒辣,而且专政,在经过一系列的操作后,她当上了晋朝幕后的实际掌权者。

而石崇就是贾南风的人。

至于石崇为何被贾南风选中,或者贾南风为何选中了石崇,或许真正的原因只有他们两个知道。

毕竟贾南风开始战斗力很强盛的人,而石崇虽然胖,确实不可多得的美男子。

所谓的晋朝风流,当时的人们是有解读的,一个是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的隐世风流,第二就是以石崇为代表的出门入户的风流。

而这两种风流,石崇多多少少都占有了点。

随着权力的增加,贾南风是越发的不满意司马家的一些权贵,这才有了八王之乱。

而石崇身为贾南风的马前卒,自然是要钱给钱。

但随着贾南风的败落,石崇的好日子也到头了。

而绿珠这位苦命的女子的命运也随之改变。 BzOWPb4GqL99Tzc5kfDsgLV4mpu6e33I/3YSVz2QoKFJbjOJLNsC/nBAK8oGIvt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