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百一十三章 乱世之中桃花扇

南明江山风光如画,朱由崧等君臣一边欣赏着大好的南京风光,一边继续着歌舞升平的生活。

秦淮江上,多是风流士子,长江之畔,却无报国士子。

清军的残忍吓破了南明小朝廷。

清军还没到南京,弘光帝就闻风而逃。

君不认臣,臣不识君。朱由崧穿了一身便衣,加裹在逃难的洪流中,仓皇狼狈。

只是命运多舛,他最终被部将劫持献给了清军,随后南京城不攻自破。

南京城破之时,李香君随着一些宫人趁夜色逃出了"牢笼",市街上已是一片混乱。

举目无亲的李香君想到了昔日的秦淮河畔,只见到处火光冲天,夜空映得一片血红。

媚香楼没有了,也隐入一片火海之中。李香君脑子里一片空白。正巧遇到了昔日的老师苏昆生路过长板桥,便带着她随逃难的人流,奔往苏州。

而这一夜侯方域也正在南京城里,他是在兵败后脱身逃回南京的。

他心里焦急地挂牵着李香君的安危,火烧火燎地赶到秦淮河边,却看到媚香楼燃成一团烈焰,熟悉的人一个也没见着。

清顺治二年,李香君躲进栖霞山葆真庵,与昔日秦淮姐妹卞玉京相伴为尼。

秋,侯方域在栖霞山寻到李香君。二人携手渡江北上,前往老家。

李香君隐瞒歌伎身份,以吴氏女子妾的身份住进西园翡翠楼。

她与公婆和睦相处;与侯方域元配夫人常氏相敬如宾,姐妹相称;与侯方域鱼水情深,琴瑟和谐。

从1645年到1652年这八年时间里,李香君生活得平安、舒适,也可以说是她一生中最为幸福美满的时期。

而就在侯方域去南京为香君求子、寻亲的时候,公公侯恂知道李香君是秦淮歌伎的真实身份后,当即令李香君滚出翡翠楼,后经人讲情,才心不甘情不愿地让她住到离城十五里的侯氏柴草园――打鸡园。那里是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荒凉村落。

而此时得知李香君已身怀有孕,引起婆母和常氏夫人的同情,二人一再向侯恂求情,侯恂才勉强答应派一个小丫头去那里服侍。

侯方域回到归德后,即将李香君接回,住在翡翠楼上。

因出身低贱,香君被赶到距城7公里的侯氏庄园(今李姬园)居住。李香君因被歧视,终日郁郁寡欢,日久成病,无奈患上肺痨而死,享年三十岁。

侯方域感念李香君,悲愤中作《李姬传》文曰:李姬者名香,母曰贞丽。贞丽有侠气,尝一夜博,输千金立尽。所交接皆当世豪杰,尤与阳羡陈贞慧善也。姬为其养女,亦侠而慧,略知书,能辨别士大夫贤否,张学士溥、夏吏部允彝急称之。少风调皎爽不群。

后世有人做《为香君题诗》:"香君一个娘子,血染桃花扇子。气义照耀千古,羞杀须眉汉子。香君一个娘子,性格是个蛮子。悬在斋中壁上,教我知所管制。如今天下男子,谁复是个蛮子?大家朝秦暮楚,成个什么样子。当今这个天下,都是骗子贩子。我思古代美人,不至出甚乱子。"

李香君虽然是秦淮八艳之一,和武则天、杨贵妃相比,身上却多了一丝人情味。

她们不是因为男人留名千古,只是因为她们自己而已。

她们只是一些沦落风尘的可怜女子。但正是这些可怜的女人,在明末清初的灰暗历史和动荡的山河中留下最艳丽的色彩和最动人的气节。

钱谦益、冒辟疆和侯方域这些所谓的大才子,都是先唱高调最后却失节投机。倒是李香君之流,轰轰烈烈地唱了一曲正气歌,活活羞煞男子汉大丈夫。

后世有人曾恨道:“士大夫之无耻,谓之国耻”。

有人说,宋明时期的理学消磨了中国士人的刚烈与风骨,也有人说是宋朝的懦弱与元朝的统治早已压垮了国民的精神。

我看压倒的是大明文人的骨头吧!

乱世动荡,风雨飘摇,这些所谓的正义之人,不但没有一心报效国家,反而寄情山水,青楼之间。

而有些文人的风骨,在敌人面前更是如同奴才一般。这样的士大夫,到头来也不过是个酒囊饭袋而已。

南明没了,大明的风骨还在,对于那些将明朝的服饰脱下,转而穿起清朝的服饰的士大夫来说,能够苟活着,继续享受荣华富贵,乃是人生的第一要旨。

这一刻,家国情怀没有了,对汉族江山的忠心没有了。

华夏文明孕育出的风骨敌不过别人高高扬起的马鞭与长刀。

崖山之战,数十万将士投江而死,这是大明最后的尊严,也是华夏最后的文脉。

那些苟且的士大夫们,依旧笑嘻嘻地看着这花花江山。

而李香君做不到,她能够因为心爱之人考试清朝科举而愤而出走,自然彰显了其烈性刚强的一面。

国家没了,要家何用?

身是大明人,怎拿清朝俸?

她虽然出身低贱,甚至一度卖笑为生,但骨子里流淌的尊严,确实大明最后的不屈与抗争。

李香君不是一个人,当时的秦淮八艳身上都表现出无双的风骨。

这些风骨如同一阵清风,扰乱了史书。

我们翻开史书去看时,那些浩渺的文字间,没有这些人太多的生平记载,有的只是后人史学家的杜撰。

甚至有一些还是作者自己的臆想。

李香君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是明末时候万千百姓的代表者。

而她代表的就是千万民众的内心抗争。

历史对这些人是苛刻的,但正因这些人的存在,我们才看到了一具有血有肉的躯体,在乱世中如同浮荷,虽然飘摇,但依旧盛开。

视频盘点结束了。

平台上没有义愤填膺的声音,那些素来喜欢发表意见的帝王们也沉默了。

“视频虽然盘点的事迹很少,但能够看出此女子的性情。”

“历史上多写女子无情,如今看去,倒是比那些自诩高尚之流,强上很多。”

“若是男儿身,恐怕也是一位驰骋疆场的豪杰。”

“底层民众的呼声太小了,这个南明的朝代多是窝囊之辈,却少了应有的气度。”

“江南风尚,文人没骨头,女子尚胆气!”

李香君坐在窗前静静地看着视频中关于自己的盘点,不由苦涩一笑:“秦淮河上,我们能得吴辰先生盘点,也算不枉世上走一会了。”

【悲情女子,李香君】

【青楼之地藏坚贞之人,灭亡之国有赤胆女子】

【她身份凄凉,却渴望自由与爱情】

【她不屈命运,努力抗争】

【在那个士大夫沉沦的年代,她身上表现出的风骨无双。】 E7R52UcaAT9+CFIGSpnY7QODkoNihMQa9iua9Oz7FLIxIXpseXSjG+kMpslqZAj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