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九纹龙大闹史家村

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受到高俅陷害,只好前往延安府投奔以前的老上级。他这一路有哪些遭遇?九纹龙史进为什么会无家可归?

北宋年间,东京开封府汴梁宣武军有一个浮浪破落户子弟,姓高,排行第二,自小不成家业,只好刺枪使棒,最是踢得好脚气毬,京师人口顺,不叫高二,却叫他做高 qiú )(古代填充动物毛发的皮球)。后来发迹,便改名作高俅。这人吹弹歌舞,刺枪使棒,相扑顽耍,颇能诗书辞赋;若论仁义礼智、信行忠良,却是不会。 1 只在东京城里城外帮闲,后来被喜好踢气毬的端王偶然看中,留在宫中做亲随。未及两个月,哲宗皇帝晏驾,没有太子。文武百官商议,册立端王为天子,立帝号曰徽宗。没半年时间,徽宗皇帝直抬举高俅做到殿帅府太尉职事。

高俅选拣吉日良辰,去殿帅府里到任。所有一应合属公吏衙将、都军禁军、马步人等,尽来参拜,各呈手本,开报花名。高殿帅一一点过,于内只缺一名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半月之前,已有病状在官,患病未愈,不曾入衙门管事。高殿帅大怒,喝道:“胡说!既有手本呈来,却不是那厮抗拒官府,搪塞下官?此人即系推病在家,快与我拿来。” 2 随即差人到王进家,捉拿王进。

王进只得挨着病来,进得殿帅府前,参见太尉,拜了四拜,躬身唱个 )(双手作揖,口念颂辞的行礼方式),起来立在一边。高俅喝道:“这厮!如何敢小 )我,你托谁的势要,推病在家安闲快乐!”喝令左右教拿下王进,加力痛打。 3 幸得众人说情,才免受皮肉之苦。

王进谢罪罢,起来抬头看了,认得是高俅。原来,高俅先时曾学使棒,被王进父亲一棒打翻,三四个月将息不起。他今日发迹,正待要报仇。王进回到家中,闷闷不已,对娘说知此事。母子二人抱头而哭。娘道:“我儿,三十六着,走为上着。”王进道:“儿子寻思,也是这般计较。只有延安府老 chóng )(姓氏)经略相公镇守边庭,他手下军官,多有曾到京师,爱儿子使枪棒的极多,何不逃去投奔他们。那里是用人去处,足可安身立命。”

娘儿两个商议定了。当夜子母二人,收拾了行李衣服,细软银两,做一担儿打挟了,又装两个料袋 袱驼 (驮在马背上的包袱、包裹。也写作“袱驮”),拴在马上。趁五更天色未明,乘势出了西华门,取路望延安府来。次日高俅得知,随即押文捉拿。 4

王教头子母二人,自离了东京,在路上一月有余。一日,投宿史家村史太公庄上。不想夜里母亲心疼病发,自此王进子母两个在太公庄上服药,住了五七日。觉得母亲病患痊愈了,王进收拾要行。当日,因来后槽看马,只见空地上一个后生,赤膊着,刺着一身青龙,银盘也似一个面皮,约有十八九岁,拿条棒在那里使。 5

王进看了半晌,不觉失口道:“这棒也使得好了,只是有破绽,赢不得真好汉。”那后生听得大怒,喝道:“你是甚么人,敢来笑话我的本事!俺经了七八个有名的师父,我不信倒不如你。你敢和我比一比么?”说犹未了,太公到来,喝那后生:“不得无礼!”王进道:“这后生是宅上何人?”太公道:“是老汉的儿子。”王进道:“既然是宅内小官人,若爱学时,小人点拨他端正如何?”太公便教那后生来拜师父。

那后生哪里肯拜,心中越怒道:“阿爹休听这厮胡说!若吃他赢得我这条棒时,我便拜他为师。” 6 王进道:“小官人,若是不嫌弃,较量一棒耍子。”那后生就空地当中,把一条棒使得风车儿似转,向王进道:“你来!你来!怕的不算好汉!”王进只是笑,不肯动手。太公道:“客官既是肯教小顽时,使一棒何妨?”王进笑道:“恐冲撞了令郎时,须不好看。”太公道:“这个不妨。若打折了手脚,也是他自作自受。”

王进去枪架上拿了一条棒在手里,来到空地上,摆了个架势。那后生看了一看,拿条棒滚将入来,径奔王进。王进托地拖了棒便走,那后生轮着棒又赶入来。王进回身,把棒望空地里劈将下来。那后生见棒劈来,用棒来隔。王进却不打下来,将棒一掣,却望后生怀里直 shuò )(刺,扎)将来。只一缴,那后生的棒丢在一边,扑地望后倒了。 7 王进连忙撇了棒,向前扶住。那后生爬将起来,便去旁边掇条凳子,纳王进坐,便拜道:“我枉自经了许多师家,原来不值半分。师父,没奈何,只得请教。”

这后生因身上文了九条龙,人称九纹龙史进。 8 自此史进每天向王进学武艺。半年之后,史进把十八般武艺,从新学得精熟。王进怕日久高俅追来有所累及,就此辞别,奔延安府去了。又过了半年,史太公得病去世了。史进自此无人管束,又不肯务农,只寻人较量枪棒。忽一日,史进得知少华山上聚集了一伙强人,扎下山寨,三个头领打家劫舍。召集庄客,议定若强人来袭,打起梆子,众人须执棒来救应。众人无异议,各自回家准备器械。史进修整门户墙垣,安排庄院,拴束衣甲,整顿刀马,提防贼寇。

少华山寨中三个头领,为头的唤作神机军师朱武,第二个唤作跳涧虎陈达,第三个唤作白花蛇杨春。一日,陈达带领人马抢粮,到史家庄借路,被史进捉住。朱武、杨春得知,急忙前来赔礼陈情,说他三人原是被官司逼迫,不得已上山落草。今日但求史进将他三人一并送官,只求同死。史进感其义气,放了陈达。然这原是朱武、杨春的“苦肉计”,见史进如此英雄,反而自愧,要谢他救命之恩。自此,朱武几次派人送金银、珠子给史进。史进也使庄客送些衣物、肥羊给朱武等人,并约请他们于中秋夜来庄上赏月饮酒。 9 那送信的庄客王四,带着朱武等人的回信及赏银下山,半路吃酒醉倒在林子里。不想被猎户李吉撞见,在书信中发现史进与强盗勾结,便去向官府告发,好领赏银。王四一觉醒来,见没了书信,回到庄上,假托三位首领并未写回书,史进也不生疑。

八月中秋,少华山上朱武、陈达、杨春三个头领,吩咐小喽啰看守山寨,只带三五个做伴,将了朴刀,各挎口腰刀,不骑鞍马,步行下山,径来到史家庄上。史进接着,各叙礼罢,请入后园,庄内已安排下筵宴。史进正和三个头领在后园饮酒,赏玩中秋,叙说旧话新言,只听得墙外一声喊起,火把乱明。史进大惊,跳起身来,掇条梯子,上墙打一看时,只见是华阴县县尉在马上,引着两个都头,带着三四百士兵,围住庄院。史进和三个头领只管叫苦。外面火把光中,照见钢叉、朴刀、五股叉、留客住,摆得似麻林一般。 10 两个都头口里叫道:“不要走了强贼!”

史进道:“却怎生是好?”朱武等三个头领跪下道:“哥哥,你是干净的人,休为我等连累了。大郎可把绳索来绑缚我三个出去请赏,免得负累了你不好看。”史进道:“如何使得!恁地时,是我赚你们来捉你们请赏,枉惹天下人笑我。若是死时,与你们同死,活时同活。 11 你等起来,放心,别作缘便。且等我问个来历缘故情由。”

史进在梯子上叫道:“你两个都头,都不要闹动,权退一步。我自绑缚出来,解官请赏。”那两个都头却怕史进,只得应道:“你们都是没事的。等你绑出来,同去请赏。”

史进下梯子,喝教许多庄客,把庄里有的没的细软等物,即便收拾,尽教打叠起了,一壁点起三四十个火把。史进和三个头领,全身披挂,枪架上各人跨了腰刀,拿了朴刀,拽扎起,把庄后草屋点着。庄客各自打拴了包裹。外面见里面火起,都奔来后面看。 12

史进就中堂又放起火来,大开了庄门,呐声喊杀将出来。史进当头,朱武、杨春在中,陈达在后,和小喽啰并庄客,一冲一撞,指东杀西。史进却是个大虫,哪里拦挡得住。后面火光竞起,杀开条路,冲将出来。正迎着两个都头并告发人李吉,史进见了大怒。两个都头见势不好,转身便走。李吉也却待回身,史进早到,手起一朴刀,把李吉斩作两段。两个都头正待走时,陈达、杨春赶上,一家一朴刀,结果了两个性命。县尉惊得跑马走回去了。众士兵哪里敢向前,各自逃命散了,不知去向。史进引着一行人,且杀且走, 13 来到少华山上寨内。

一连过了几日,史进开言对朱武等说道:“我的师父王教头在关西经略府勾当。我如今要去寻他,也要在那里讨个出身,求半世快乐。” 14 朱武等苦留不住。史进将带去的庄客都留在山寨,只自收拾了些少碎银两,打拴一个包裹,持一口铜钹磬口雁翎刀,背上包裹,提了朴刀,辞别朱武等三人,往延安府去了。

1 {写作分析} 一个不学无术的市井混混形象呼之欲出。

2 {阅读理解} 王进明明患病在身,高俅却不放过,足见其小人得志的丑态。

3 {写作分析} 句句骂王进,作者却句句在影射高俅。

4 {阅读理解} 王进被高俅逼迫离开殿帅府,统治阶级的残暴、民众被压迫的现象初露端倪。

5 {写作分析} 对史进的外貌描写,抓住其有文身且面容俊俏似银盘的特点,暗示其绰号的来历。

6 {写作分析} 为后文拜师以及投靠师父埋下伏笔。

7 {阅读理解} 后生的武艺虽好,但王进只一棒就将其打败,可见王进武艺之高强。

8 {阅读理解} 此处是“九纹龙”这一绰号的由来。

9 {写作分析} 与少华山寨里当强盗的好汉结交,为下文与官府的决裂埋下了伏笔。

10 {阅读理解} 官府准备充分,史进等人逃脱难度大。

11 {阅读理解} 史进此时已经明白,是自己的邀请间接为三人设了圈套。但是四人都是侠肝义胆。

12 {阅读理解} 史进为了保住兄弟的性命,不惜火烧自家庄园,与官府决裂。但他思虑周全,先令庄客把自己的细软收拾好,避免牵连庄客。可见史进是一条讲侠义的好汉。

13 {阅读理解} 一系列动作干脆利落,场面壮观。

14 {写作分析} 可见义气英雄,亦要讨个出身,然而最终还是要上梁山。为下文情节的发展设下伏笔。

微赏析

本章主人公史进是一百单八将中第一个出场的人,也是一个十分有特色的人物。他身上的九纹龙,已经将他的个性和抱负显露无遗。他富有正义感,得知山上有了强盗,便严阵以待要为民除害;他也很讲义气,为保护朱武等三人,不惜烧毁自家庄院。但在朱武等人强烈希望他加入山寨的时候,已经与官府决裂的史进选择去投奔师父“讨出身”。梁山好汉中很大一部分成员,都是出身正派,却被逼落草,这使得人物形象和性格上都充满矛盾点,这种矛盾点恰恰是推动情节发展的核心。

小练习

1. 高俅原是一个____________子弟,被同样喜好____________的端王看重,做到了殿帅府____________一职。

2. 高俅为什么要与王进过不去?

3. 从高俅的发迹史中,你看出了怎样的社会现实问题?

4. 史进是如何与官府决裂的? pmxO1Bc/DU7mgRHJ4Eo/iAUUPORGNj/iqhaoo9OxYLgP0PnpzIcpBD7XXw3sNqA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