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穿草鞋的少年

林俊德考上大学,给阿妈带来的巨大欢喜是无法形容的。要知道,当时,一个在小山村里长大的农家少年,能考上浙江大学这样的名牌大学,简直就像人们说的“茅屋里出了个状元公”,这不仅在紫美村,就是在整个介福乡,也是少有的大喜事啊!

可是,喜悦过后,接下来的是,怎样拿出一笔上大学的路费和学费,这一下子就把林俊德和他的阿妈给难住了。

是呀,守寡的母亲艰辛地养着五个正在长身体的孩子,一天三餐能不能填饱肚子,就已经够让她担忧的了,哪里还有余钱供儿子念大学呢?

眼看着入学报到的日子一天天临近了,阿妈几乎一夜之间急白了头发。

也许是老天故意要给林俊德加深一些记忆,这天晚上,一个又一个响亮的霹雳不断地响起,村里村外暴雨如注……

在简陋的农家矮屋里,阿妈正在忙碌地做着晚饭。林俊德垂头丧气地一边拉着风箱,一边闷头往灶里续着柴草。

这时候,他的心情像他手中的风箱一样,越拉越沉重。

“阿妈,这个大学……我……我不想去念了。路费、学费,还有被子……都得用钱!家里哪能拿得出这笔钱来!”林俊德闷了半天,说出了他的打算。

阿妈却一边忙活着,一边坚定地说:“念,非去念不可!好不容易考上了,哪能说不去就不去!你不用急,阿妈就是借遍了四乡邻居亲戚,也得给你把念大学的钱凑起来!”

俊德说:“阿妈,这样我就更不忍心了!我一走,钱还不是得你们还?平德和一德都还小,还不是全得靠你一个人劳作?我不干!”

说着,林俊德停止拉风箱,又拿起放在风箱上的录取通知书看了看,脸上早已没有了刚接到时的那种欣喜,只剩下了忧愁。

看着看着,他眼睛一闭,准备把录取通知书丢进灶火里去……阿妈见了,顿时大惊失色,一把抢了过去,大声说道:“孩子,你可别给阿妈做傻事啊!”

可是,俊德的性格从小就非常执拗,他打定的主意,九匹马也拉不回来。

这天晚上,就在一道道闪电的照耀下,在老家的堂屋里,俊德双腿跪在了阿爸的遗像前……

阿妈含着眼泪对他说:“孩子,当着你死去的阿爸的面,还有林家的列祖列宗,你自己说吧,你为什么不去念这个大学了?”

俊德心里委屈,眼里满含着泪水,说:“阿爸,儿子对不起你和阿妈了,这个大学,儿子读不成了!你活着的时候,天天叮嘱儿子好好念书,不是儿子不想念书啊,实在是……实在是拿不出这个学费来啊!”

“他阿爸,孩子能考上大学,这是全家的福分,你要是还活着,该多高兴!如今,都怪我没有用呀,连给儿子上学的学费都凑不出来,我对不起孩子啊!”

这时候,林俊德忍不住哭出了声音,说:“阿妈,你别说了,别说了,这个大学,真的不读了!我明天就去队里干活儿……”

林俊德话音未落,门忽然被推开了。

只见门外,在炽亮的暴雨闪电光中,站着戴着斗笠、披着蓑衣的村支书和乡亲们。村支书,还有大队会计、乡亲们,都冒着大雨来了。

村支书一进门,还故意嚷嚷着:“林家阿嫂,我们来看看,你给我们的‘状元公’做了什么好吃的?”

这时候,俊德赶紧擦去眼泪,起身招呼大家。

村支书说:“俊德啊,你是好样的!从你小时候我就没有看错你,你是咱紫美村的一棵好苗子!我和乡亲们来你家呢,首先是代表村里,也代表乡里,向你和你阿妈道喜,表示祝贺!”

林俊德的阿妈赶紧说:“孩子能有今天这点出息,还不是乡亲们平时对孩子教育得好!他阿爸死得早,你和村里的阿伯阿叔,都像他阿爸一样,时时照顾着孩子……”

俊德说:“是啊,阿妈说得对,没有乡亲们对我的教育,我还不是一个野孩子?”

“不,这是你自己努力的结果!除了表示祝贺,还有一点儿心意,也算是村里和乡里对你考上大学的一点儿奖励。”

原来,村支书听到俊德考上了大学的喜讯,就马上去了趟介福乡,报告了这个喜讯,请乡里给予一点儿奖励和资助。乡领导一听,也很高兴,说:“介福乡能考出这么一个被名牌大学录取的大学生,真不容易,这可是全介福乡的骄傲啊!这样,村里和乡里都各拿出一点儿钱,作为对俊德的奖励。”

几天前,阿妈还悄悄到乡信用社里借了五十元钱。当时,浙江大学还有一个制度,就是给每一位偏远地区的新生补助二十元的路费。

把这几笔钱凑在一起,林俊德上大学的费用问题总算是解决了!

村支书说:“俊德啊,你是从咱紫美村走出去的‘状元公’,总不能穿着草鞋、穿着打着补丁的衣裳去上大学吧?让阿妈赶紧给你扯几尺布,缝一套新衣裳,再买一双新鞋……”

林俊德听了,鼻子发酸,说:“我从小就靠政府和村里给的助学金念书,真不知道……以后该怎么报答乡亲们对我的养育之恩!”

村支书说:“好小子,有你这句话,就比什么都好!出去了好好念书,学好本领,为咱们的国家好好出力、多做贡献,就是对家乡,对乡亲们,对你的阿妈,还有你死去的阿爸最好的报答!”

阿妈说:“俊德,你记住了吗?你能念成这个大学,多不容易啊!”

林俊德使劲地点点头说:“我都记住了,阿妈,你们都放心吧!我一定不会给紫美村和乡亲们丢脸的!”

就这样,林俊德再一次“绝路逢生”,终于踏上了赶往大学报到的路程。

这个当时身高只有一米五八、长得又黑又瘦的山村少年,是穿着草鞋、穿着一身打满补丁的衣裳,挑着简陋的铺盖担子,踏上一条新的求学之路的。

当他走过家乡弯弯的山道,回头望着站在村口的阿妈、姐姐、弟弟、妹妹,还有朝他挥手的乡亲们时,他的眼泪再也控制不住了……

再见,阿妈,你要多保重啊!他在心里默默说道。

这个穿着草鞋、挑着铺盖担子走进了大学校园的闽南少年,就像一只“丑小鸭”,带着满身的稻花和龙眼树的气息,在跌跌撞撞和满脸羞愧中,坐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那些日子里,整个国家的经济底子还较为薄弱,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尤其是偏远落后的山区,不少家庭仍然处在贫困之中,要供养一个孩子上大学,实在是不容易。像林俊德这样穿着草鞋来上大学的农家学子,也不在少数。

但是,正像李贺的诗中所写的那样:“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呜呃。”再困难的日子,也没有摧毁一代少年的知识报国之志。林俊德的一段崭新的大学生活,在美丽的西子湖畔,在被誉为“人间天堂”的杭州开始了…… quCyPsiG+fdaONG8h8EEWO3ek1MOo+HmCAxmq5lf7NV2VFSd+ov+mwcVaDOHRXT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