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迟迟未到的新生

一九五五年九月,浙江大学新生报到截止的日子已经过去好几天了,有的系已经开始正式上课了。可是,机械系有一个名叫林俊德的新生,仍然迟迟没有来报到。

这可把负责机械系新生报到的老师们给急坏了!

一位老师拿着新生花名册,向系主任汇报说:“主任,按照录取通知要求,早过了新生报到的时间了,但这个叫林俊德的新生还没有来报到,会不会是遇到什么特殊情况,不想来读大学了?要不要从花名册上勾掉这个名字?”

系主任拿过花名册看了看,说:“这个学生的籍贯是福建省永春县介福乡,那里属于偏远的闽南山区,距离杭州路途遥远,也许是因为交通不便,耽误了路程吧?”

“那也应该提前动身哪!”

“还是再等等吧!一个山村孩子,能考上浙大,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再说了,国家现在正急需人才,能多培养出一个我们自己的大学生,就是对国家多做了一份贡献!”

说到这里,系主任把花名册交给老师,笑着说:“耐心点,敞开大门,继续等等吧!”

系主任猜得没有错,这名新生在来浙大的路上,的确误了一些路程。原因不是别的,就是为了节省路费,有好几段车程,他竟然舍不得买票坐车,穿着草鞋,疾步匆匆地赶到火车站。结果,当他好不容易来到浙大校园时,机械系已经开课两三天了。

这一年,林俊德十七岁,是一个风华正茂的山村少年。

一九三八年三月十三日,林俊德出生在福建省永春县介福乡的紫美村。介福乡是一个山水灵秀的地方。据说在明代,这里有一个知县名叫骆起孟,他看到这里山水秀丽,山上的小平原宽阔肥沃,像一块被覆盖着的“福地”,所以就起名叫“盖福”,谐音为“界福”。解放后,这里的百姓根据谐音,又称之为“介福”。

在旧社会,像各地的许多小山村一样,紫美村交通不便,也十分偏僻、贫穷和落后。小小的村子恰似被岁月遗忘在大山深处的一粒种子,家家户户盼着一年四季风调雨顺。村民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寂寞光景。

林俊德的童年,因为家里兄弟姐妹众多,家境十分贫困。林俊德上有一个姐姐,下有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俊德小学毕业后,家里供不起他继续念书了,就在家里待了大半年,一边帮阿爸、阿妈干农活儿,一边照料弟弟和妹妹。

他看到阿爸、阿妈起早贪黑的,那么辛苦,就在心里暗暗下了决心,想彻底放弃学业,早点挣钱养家。

但是,这个小小少年很喜欢看书,小脑袋瓜儿也挺机灵,遇到事情总是喜欢“打破砂锅璺(问)到底”。所以,邻居们都劝他阿妈说:“俊德这孩子,不念书太可惜了呀!”

阿妈满脸愁苦地说:“谁说不是哪!可是……家里这么多张嘴要吃饭……真难哪!”

幸亏当地人民政府给家境困难的学生发放了助学金,帮助他们继续上学,学习文化。林俊德就像一株正处在干旱中的小苗,幸运地等来了及时的雨水。林俊德依靠政府助学金,继续上了中学。

二〇一一年秋天,七十多岁的林俊德,重返自己的家乡,在参加自己的母校永春一中建校一百零五周年校庆时,跟新一代的同学们这样说道:“我是山沟里穷苦人家出身,如果当时没有国家的助学金,我根本就上不了中学,也上不了大学,更不可能成为科学家,成为将军和院士。是共产党和新中国,让我家‘绝路逢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后来所做的一切,都是对祖国母亲的一种寸草春晖的‘报答’……”

家乡紫美村,留在他童年里的印象,是青翠、祥和和安静的。村外有漠漠的水田、弯弯曲曲的山路,还有一片片青翠的竹林和小松林。一栋栋农家小屋虽然低矮,但每天早晚总是炊烟袅袅,农民在水田里耕田,在田埂上运肥,青青的山谷中,到处都散发着玉米、干草和牲畜的气息。还有人情怡怡的邻里关系,正午的锯木场和小商店,寂寞的、闪闪发亮的绕村小溪,火光闪耀的烧砖窑……

俊德从小就勤快,能吃苦。放学回家后,他就帮阿爸、阿妈干各种农活儿,耕田、插秧、割稻、砍柴、挑水、打猪草样样都会。

不幸的是,读高一那年,俊德的阿爸积劳成疾,病逝了。阿爸不在了,就像顶梁柱塌了,家里的重担就全落在了阿妈和姐姐身上。俊德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因为心疼阿妈,俊德在永春一中念书期间,每逢周六下午,都要一路小跑地赶几十里山路,为的是能早一点儿回家,帮阿妈多干点活儿。

星期天从早干到晚,傍晚时趁着天还没有黑下来,又急匆匆地沿着山路跑回学校去上学。

阿妈也心疼儿子,就说:“俊德啊,你不用太担心阿妈,有你姐姐和弟弟帮阿妈,你只要安心念书,阿妈就欢喜哪!”

俊德笑着说:“阿妈,你知道吗?我只要回家来,就不用在学校吃饭了,一顿饭能省下两毛五分钱呢!能省下一点儿是一点儿,积攒起来,不是也可以帮平德和一德交学费吗?”平德是他的弟弟,一德是他的妹妹。

阿妈心疼地说:“俊德,这样真是太苦了你啦!阿妈心里不好受啊!”

“没事的,阿妈,你放心吧,我身体结实!再说,来回在山路上奔跑,正好也可以强健身体嘛!”

每次回学校时,阿妈都会让俊德穿上一双她新编的草鞋,还会准备好米袋,里面装着他每周要交给学校食堂的口粮,然后一直送他到村口,看着他背着米袋,朝着县城方向快步奔去,才算放心。

可阿妈不知道的是,有时候天晚了,俊德也放心不下阿妈,等阿妈转过身时,俊德又会悄悄返回来,躲避着阿妈的视线,一直看着阿妈走回家门,才会再次转身,朝着学校的方向飞奔而去……

一九五五年夏天,林俊德从永春一中毕业。这年七月,他以优异的高考成绩,被著名高等学府——浙江大学录取了!

收到大学录取喜报那天,他正在山上收拾着砍来的柴火。妹妹一德气喘吁吁地跑来,大声喊着:“哥哥,哥哥!喜报到了,喜报到了!”

俊德正要挑起柴火担子,听见妹妹的声音,赶忙望去。

妹妹兴奋地扬着手中的录取喜报,奔跑过来:“哥哥,你考上大学了!录取喜报送到村里来了!”

林俊德似乎还不敢相信这个事实,惊喜地问道:“是真的吗?太好了!快给我看看。”

“啊,是浙江大学机械制造系,太好了!总算给阿妈争了一点儿光彩了!”抽出录取喜报看完,俊德高兴地说,“走,我们回家告诉阿妈去,好让阿妈高兴高兴!” ZytfwAYubb8ndaLDC/UpSpQiBf2iP5R6k57mihUeqlTAKhOm3OuQkGZ68aSt9Xm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