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春秋五霸之晋文公

晋国是怎么形成的

晋国的开国之君唐叔虞,是周武王的儿子、成王的弟弟。当初,叔虞的母亲与武王结合以后,梦见天神对武王说:“我赐给你一个儿子,给他起名叫虞,并且把唐这个地方封给他。”不久以后,这名女子便真的为武王生下了一个儿子,而且掌心上果然有一个“虞”字。于是,武王便给他起名叫虞。

武王去世以后,成王继位,这时唐地发生了叛乱,周公率兵平定了这次叛乱,并将该地纳入王室的直接统辖之下。后来,有一次,年幼的成王与他的弟弟叔虞一起玩耍。他把桐树叶削成圭的形状,送给叔虞说:“我用它来册封你吧。”这时在一旁侍候的史官佚便趁机请求成王选择吉日册封叔虞。成王却说:“我是跟他开玩笑的,你不要当真。”而史官佚则说:“天子无戏言。天子的话只要一出口,史官就要记载它,臣下就要用礼仪来完成它,乐师就要用乐章来歌唱它,因此天子说过的话就一定要执行。”于是,成王便将叔虞册封在了黄河、汾水东边,也就是纵横一百多里的唐地,后世便称他为唐叔虞。后来,叔虞的儿子燮继承父位,改称号为晋侯,此后,直到晋靖侯继位之后,晋国的历史才有了明确的纪年,它为我们呈现出了一幕幕精彩、悲壮、伤感的故事。

为什么说“晋之乱其在曲沃”

晋穆侯在位的时候,迎娶了齐国的姜姓女子做夫人。几年以后,齐国夫人生下了太子,取名叫仇。又过了几年,穆侯的另一个夫人为他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叫成师。穆侯去世以后,他的弟弟趁机夺取了君位,太子仇被迫流亡国外。后来,太子率领他的党羽回到晋国,夺回了君位,这就是晋文侯。

文侯去世以后,太子伯继位,这就是昭侯。昭侯把他的叔父成师封在了曲沃(今山西闻喜东北),而曲沃的城池比晋国的都城翼城还要大。此后,成师增加了自己的独立性,自号为桓叔,任命靖侯的庶孙栾宾为丞相,辅佐他治理封地。此时的桓叔已经五十八岁了,他好修德政,仁义爱民,晋国的民众大多归附于他。于是,那些有远见的君子们说:“晋国的乱子迟早会出现在曲沃。末枝强于本干,而且深得民心,国家怎么能够不乱呢?”果然,几年以后,昭侯被他的臣子潘父杀死,潘父打算迎立曲沃桓叔。桓叔想入国即位,但却遭到国人的一致反对,被迫退回到曲沃。国人杀死了潘父,拥立了昭侯的儿子平为国君,这就是孝侯。八年后,桓叔去世,他的儿子庄伯继位,并率兵攻入翼城,杀死了孝侯。国人再次动员起来,击败了庄伯,迫使他退回曲沃,然后拥立孝侯之子为国君,这就是鄂侯。鄂侯在位六年去世,庄伯得知这个消息后,再次发兵进攻晋国。周平王看到庄伯老肆无忌惮地发动叛乱,便命令大将虢公率兵援助晋国,讨伐庄伯,再次迫使他退回曲沃。国人拥立鄂侯之子光继位,这就是哀侯。

庄伯去世以后,他的儿子称继位,即曲沃武公。公元前710年,晋国进攻陉廷。陉廷人与武公合谋,在汾水旁击败了晋军,俘虏了哀侯。于是,晋国人拥立哀侯之子为国君,即小子侯。后来,武公派韩万杀死了俘虏的晋哀侯,曲沃的势力越发强大,晋国对它已经无可奈何。周桓王对武公的大逆不道感到非常愤恨,再次派虢仲率兵讨伐武公,又迫使武公退回到曲沃。国人拥立哀侯的弟弟缗为国君。此后,晋国与曲沃又经历了长达二十八年的争斗,曲沃武公最终灭掉了晋国,并把晋国的全部珍宝、器物都献给周僖王,想以此得到周王室的认可。周僖王在如此丰厚的贿赂之下,便没有追究此事,并策命曲沃武公为晋国的国君,封他为周朝的诸侯。后来,武公逐渐吞并了晋国全部土地,更名为晋武公。

太子申生为什么要自杀

晋武公去世后,太子诡诸继位,这就是晋献公。公元前660年,晋献公打败西方的部落骊戎(今陕西临潼一带),收下骊戎进献的美人骊姬。骊姬年轻貌美,即被立为夫人,生下儿子奚齐。献公共有八个儿子,太子申生、重耳、夷吾都很贤能,品德高尚。等有了骊姬,献公就疏远了这三个儿子。献公私下对骊姬说:“我想废掉太子,让奚齐代替他。”骊姬听后哭着说:“太子已经立好,诸侯们都已经知道了,而且太子多次统帅军队,百姓都归附他,为什么因为我就废掉嫡长子而立庶子,你要这样做,我就自杀。”其实,骊姬是个有心计又十分阴险的女人,她在献公面前赞誉太子,而暗地里却叫人谗毁、中伤太子,为自己的儿子奚齐的继位制造声势。

一天,骊姬对申生说:“太子,前几天国君梦见了你的母亲齐姜,她说十分想念你,你赶快到曲沃她的庙里去祭祀她吧,别忘了回来以后把祭肉送给国君品尝。”孝顺的太子不知是计,就按照骊姬的话去做了。回来之后正好赶上献公外出打猎,太子于是把祭肉放在了宫中。骊姬乘机派人在祭肉里面放了毒药。两天以后,献公打猎回来了。厨子把加工好的祭肉呈给献公。献公正要食用,骊姬建议应该检查一下,看它是否安全。献公首先命人把祭肉放在地上,结果地面立即隆起了一大块,献公十分吃惊,但又不敢相信,于是又把它给狗吃,结果狗也马上死去了;然后又给小宦官吃,小宦官也当场毙命。献公惊呆了,想不到太子竟然想暗算自己。

太子听说这件事情以后,知道自己被骊姬陷害了,他认识到目前的局势对自己是凶多吉少,为了脱险,他逃到了新城。献公听说太子逃跑后大发雷霆,对他的罪行就更加确信不疑,于是派人杀死了太子的师傅杜原款。有人对太子说:“放毒药的是骊姬,您为何不亲自到国君面前去说明事情的真相呢?”太子说:“我父亲年纪大了,如果没有骊姬的陪伴,他就睡不好觉,吃不好饭。如果我前去将事情的真相说明,父亲就会对骊姬发怒。骊姬出了事,父亲的日子也就难过了。所以,我不能这样做。”后来,又有人劝太子逃往别的国家。太子说:“我带着企图杀父的恶名出逃,有谁愿意收留我啊!我还是自杀算了。”没过几天,申生便在新城自杀了。

重耳、夷吾为什么要出逃

太子申生出逃新城的时候,公子重耳、夷吾曾经去面见献公。有人告诉骊姬说:“这两位公子知道是您进谗言打算害死太子,所以打算替他报仇,您赶快采取行动制止他们啊!”骊姬害怕了,便又开始在献公面前谗毁两位公子说:“大王,太子申生往祭肉里放毒药的事情,重耳、夷吾两人都是知情的,他们是太子的同党,您还是尽快将他们铲除为好,免得他们又加害于您啊!”献公由于平时非常宠信这两位公子,所以并没有马上表态。两位公子听到骊姬诋毁他们的消息后,非常害怕,便连夜逃跑了。重耳逃往蒲邑,夷吾逃往屈邑,二人各自据城坚守。

献公对两位公子的不辞而别十分恼怒,认为他们果真有谋反的意图,便发兵进行讨伐。他首先攻打蒲邑,由于献公的军队人数众多,蒲邑很快就陷入了重重包围之中。蒲邑人宦官寺人披催促重耳赶快自杀谢罪。重耳没有这么做,而是越墙逃跑了。寺人披紧追不舍,情急之下砍断了重耳的衣袖。重耳巧妙地穿过晋军的包围圈,最终逃到了翟国,投靠了他的母家人。此后,献公又派兵讨伐屈邑,夷吾率领屈邑人坚守抵抗,晋军最终也没能攻下屈邑。

几年以后,献公派遣大夫贾华率军再次讨伐屈邑,由于晋军实力强大,屈邑最终失守。夷吾无处安身,便也打算逃往翟国去找重耳。他的随从冀芮说:“公子您不能这样做啊,重耳已经在那里了。现在您如果再前去,晋国一定会兴兵讨伐翟国。翟国害怕晋国,到时灾祸必然会降临在您的头上。您不如逃往梁国。梁国靠近秦国,秦国势力强大。献公去世后,您就可以请求秦国帮助自己回国继位。”夷吾听从了他的建议,于是逃到了梁国。

晋惠公是怎样被立为君的

夷吾因为骊姬之乱流亡于梁国,他并没有因此消沉,而是静待时机,想回晋国夺取王位。后来,晋国大乱。为了取得实力强大的秦国的支持,夷吾向秦穆公许诺,如果秦国能支持他做晋国国君,就划割给秦国五座城池。急欲扩大疆土的秦穆公不仅想得到五座城池,而且看中了夷吾才智平庸,让他做晋国的君王不会对秦国的安全构成威胁,便同意了他的请求。在秦国强有力的支持下,夷吾顺理成章地圆了他的君王梦,夷吾即晋惠公。

晋惠公当政后,所做的第一大件事就是找借口推掉了划割给秦国五座城池的事,惹得秦穆公极不高兴。晋惠公即位五年,又因国内大闹饥荒而求救于秦国。秦穆公不计前嫌,送给晋惠公几万斛粮食帮其渡过了难关。世事难料,只过了一年,秦国又闹起了饥荒,晋国却五谷丰登,秦穆公自然想到了向晋国告急求援,不想却遭到了晋惠公的拒绝。更让秦穆公始料不及的是晋惠公甚至想趁火打劫,他积极联合其他国家欲借秦国国力虚弱之机攻打秦国。晋惠公此举彻底激怒了秦穆公,兵戎相见已在所难免。公元前645年,秦国渡过灾荒,秦穆公率兵大举伐晋。晋惠公整军抵御,因他的所做所为不合情理,不得人心,致使君臣不和,士气不振。两军战于韩原,晋军大败,惠公被俘。秦穆公对晋惠公的怨恨难以平息,欲将其杀死。多亏穆公夫人是晋惠公之姊,以自焚要挟穆公,才劝阻了此举。晋惠公在秦国当俘虏期间,秦晋两国订立盟约,然后被礼送回晋,继续为君,直至去世。

晋惠公在位期间,晋国在大国争霸中无所作为。惠公的政治活动,主要是围绕着国君的宝座,为取得和维护权力不顾一切。惠公使晋国处于“失道寡助”的地位。

重耳出亡有哪些故事

晋献公死后,晋国发生了内乱。后来晋惠公夷吾回国夺取了君位,他想除掉重耳,重耳不得不到处逃难。重耳在晋国是一个有声望的公子,因此一批有才能的大臣都愿意跟随他。因为狄是重耳母亲的祖国,所以重耳就逃到了狄。重耳先在狄国住了十二年,因为发现有人行刺他,便又逃离了狄。离开狄时,重耳对妻子说:“等我二十五年不回来,你就改嫁。”妻子笑着回答:“等到二十五年,我坟上的柏树都长大了。虽然如此,我还是等着你。”重耳经过卫国,卫文公很不礼貌。辞走,经过五鹿时饿了,向村民讨饭,村民把土放在容器中献给他。重耳很不高兴,赵衰说:“土象征着拥有土地,你应该行礼接受它。”

后来,重耳流亡来到齐国。齐桓公以礼相待,送给重耳不少车马和房子,还把本族一个姑娘嫁给重耳。重耳觉得留在齐国很好,但跟随的人都想回晋国。随从们背着重耳,聚集在桑林里商量回国的事。没想到桑林里有一个女奴在采桑叶,偷听了他们的谈话,并告诉了重耳的妻子姜氏。姜氏对重耳说:“听说你们想要回晋国去,这很好啊!”重耳赶快辩解,说:“没有那回事。”姜氏一再劝他回国,说:“您在这儿贪图享乐,是没有出息的。”可重耳就是不愿意走。当天晚上,姜氏和重耳的随从们商量好,把重耳灌醉后放在车里,送出齐国,等重耳醒来,已离齐国很远了。

到了曹国,曹共公听说重耳的肋骨长得连在一起,想看看他的裸体。重耳洗澡时,曹共公走近了去看他的肋骨。曹国大夫僖负羁的妻子对她丈夫说:“我看晋国公子的随从人员,都能担当治国的大任。如果让他们辅佐公子,公子一定能回到晋国当国君。回到晋国当国君后,一定能在诸侯中称霸。在诸侯中称霸而讨伐对他无礼的国家,曹国恐怕就是第一个。你为什么不趁早向他表示自己对他与曹君不同呢?”于是,僖负羁就给重耳送去了一盘饭,在饭中藏了一块宝玉。重耳接受了饭食,将宝玉退还了。重耳离开曹国,来到宋国,宋襄公刚刚被楚军打败,在泓水负伤,听到重耳贤明,就按国礼接待了重耳。宋国司马公孙固与咎犯友好,说:“宋国是小国,又刚吃败仗,不足以帮助你们回国,你还是到大国去吧。”重耳一行人于是又离开宋国前往楚国。

到了楚国,楚成王把重耳当作贵宾,还用招待诸侯的礼节招待他。楚成王优待重耳,重耳对成王也十分尊敬。两个人就这样交上了朋友。有一次,楚成王在宴请重耳的时候,开玩笑地说:“公子要是回到晋国,将来怎样报答我呢?”重耳说:“金银财宝贵国有的是,叫我拿什么东西来报答大王的恩德呢?”楚成王笑着说:“这么说,难道就不报答了吗?”重耳说:“要是托大王的福,能够回到晋国,我愿意跟贵国交好,让两国的百姓过太平的日子。万一两国发生战争,在两军相遇的时候,我一定退避三舍。”楚成王听了并不在意,却惹恼了旁边的楚国大将成得臣。等宴会结束,重耳离开后,成得臣对楚成王说:“重耳说话没有分寸,将来准是个忘恩负义的家伙。还不如趁早杀了他,免得以后吃他的亏。”楚成王不同意成得臣的意见,正好秦穆公派人来接重耳,就把重耳送到秦国去了。原来秦穆公曾经帮助重耳的异母兄弟夷吾当了晋国国君。没想到夷吾做了晋国国君以后,反倒跟秦国作对,还发生了战争。夷吾一死,他的儿子又同秦国不和。秦穆公才决定帮助重耳回国。公元前636年,秦国大军护送重耳过了黄河,流亡了十九年的重耳回国即位。这就是晋文公。

宦者见晋文公是怎么回事

重耳即位以后,虽然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拥护,但是反对派的力量依然十分强大。晋惠公时期的大臣吕省、郤芮原本就不亲附重耳,而且等到他即位以后,这些人的利益受到了很大的损害,于是他们就密谋焚烧国君的宫殿,试图烧死文公。对于即将发生的一切,重耳和他的亲信们毫不知情。

献公在位时曾经奉命刺杀重耳的宦官寺人披知道了吕省等人的阴谋,就想把这件事告诉文公,以解脱自己当初的罪过。他前来求见文公,重耳对以前的事情依然耿耿于怀,就拒绝见他,并派人责备他说:“在蒲邑的时候,你追杀我,砍断了我的衣袖。后来我跟随翟国国君打猎,你又奉惠公之命来刺杀我。惠公限你三天之内到达,而你仅用一天便赶到了,为何如此的快呢?你还是好好想想过去吧!”寺人披托人转告重耳说:“我是个受了刑的人,不敢用二心来侍候君主、背叛主上,所以才得罪了您。如今您即位为君,难道以后就没有像当初在蒲邑、翟国发生的那样的事情了吗?况且,当初管仲射中了齐桓公的衣带钩,但桓公并没有怀恨在心,而是重用管仲,并最终靠他的辅佐称霸天下。如今我有要事相告,您却闭门不见,不知道灾祸将要临头了。”晋文公听了他的话之后感到很惭愧,便接见了寺人披,寺人披便将吕省等人的阴谋告诉了文公,文公对此非常感激,决定捐弃前嫌。

文公打算传唤吕省、郤芮等人,但是吕省、郤芮等人的党羽众多,不好对付。文公刚回国不久,也担心国内的人有可能出卖自己。文公便暗地里改装出行,在王城会见了秦穆公。对此,国内的人都不知道。几天以后,吕省、郤芮等人果然发动了叛乱,放火焚烧了国君的宫殿,但是却没有找到文公。由于文公早有准备,所以反叛者被打得落花流水,战败而逃。秦穆公借机引诱吕省、郤芮等人前往秦国,结果走在半路上的时候,秦穆公就派人把他们杀死了。从此,晋国恢复了稳定,文公也得以返回。这一年夏天,重耳将他流亡秦国时秦穆公嫁给他的秦国女子迎接回国并且册立为夫人,更加巩固了自己与秦国的关系。秦穆公还特意送给重耳三千人的卫队,用以防备晋国再次出现叛乱。

为什么说城濮之战奠定了晋文公的霸主地位

城濮之战发生于公元前632年,它是春秋时期晋、楚两国为争夺中原霸权而进行的第一次战略决战。齐国霸业衰落后,南方楚国、北方晋国都趁机向中原扩展势力,很快,两国利益便发生了冲突。楚国为遏制晋国南下,与靠近晋国的曹、卫两国结盟,使其成为抗晋前哨﹔又以宋国背楚从晋为由,于公元前634年冬,出兵围攻宋地缗邑(今山东金乡)。次年冬,楚成王亲率以令尹子玉为主将的楚军及郑、陈、蔡、许等盟国军队,围困宋都商丘(今河南商丘南)。晋国以应宋求援为名,出师中原,力图“取威定霸”。

晋文公先后以卻縠、先轸为帅,攻下楚之盟国曹、卫,但宋国仍在楚军围困之中。楚众晋寡,两军兵力悬殊很大。晋便联合齐、秦共同抗楚。楚国提出,如晋军撤出曹、卫,让曹共公、卫成公复位,楚军就撤出宋国。但晋国的目的不在于宋国得救与否,而在于消灭楚兵实力,以称霸中原。于是便找借口:“你们只撤出宋国,却让我们撤出曹国和卫国,这不合理。你们撤出宋国,我们只撤出曹国,士兵仍驻卫国,帮助卫国实行卫人治卫。”楚国当然不答应。先轸足智多谋,决定私下答应曹、卫复国,但曹、卫必须先和楚国断交。曹、卫见有晋国的支持,即宣布与楚国断交,并当即扣留了楚国的使节。

楚国子玉眼见使者被扣,曹、卫叛己附晋,果然恼羞成怒,便倚仗楚、陈、蔡联军兵力的优势,气势汹汹地扑向晋军,寻求战略决战。在楚军的全力进攻下,晋军退避三舍,以实践晋文公当年对楚订下的诺言:如果两国交战,晋军先退让三舍。晋军以此达到了取信于诸侯、避开楚军精锐的目的,而且还接近本土,缩短补给线。楚军误认为晋军不敢与自己正面作战,一直追到卫国城濮(今范县濮城)。由于长期在外作战,一连几次急行军,楚军疲惫不堪,斗志松懈,哀怨思归。晋军却士气高涨,纷纷请战。

公元前632年,以晋、齐、秦、宋为一方的晋联军同以楚、郑、陈、蔡、许为一方的楚联军,在城濮展开了决战。晋军副将胥臣先率兵击溃防卫薄弱的由陈、蔡军队组成的楚兵右翼。同时,晋军主将栾枝命士兵拖起干柴树枝,故意扬起尘土,假装败退,诱使楚军左翼追击进入晋军伏击圈内。楚军被拦腰截断,左翼又遭惨败,中间的主力被迫后退。此时晋军士气更高,穷追不舍。楚兵几乎全军覆没,子玉也险些丧命。城濮一战,晋军击败强楚,大获全胜。城濮之战后,晋文公在践土(今河南郑州西北)朝觐周王,会盟诸侯,向周王献楚国俘虏四马兵车一百乘及步兵一千名。周襄王正式命晋文公为侯伯。晋国终于实现了“取威定霸”的政治、军事目标。

晋灵公是怎样被立为国君的

晋文公在位九年后,于公元前627年去世。他的儿子晋襄公欢被立为国君。这时赵衰、咎犯等人也先后死去,赵衰的儿子赵盾继赵衰执掌晋国国政。

晋襄公当了七年国君,于公元前620年去世。晋襄公的儿子夷皋年幼,晋国人因为晋国多难,想立个年长的公子当国君。他们认为“国有长君,国才得安。”卿大夫们聚在一起,商议立国君的事。赵盾建议立襄公的弟弟公子雍,因为文公在世的时候很喜欢他,而且岁数大,还跟秦国关系很好,可以修复秦晋邦交,是合适的国君人选。但是大臣贾季不同意赵盾的意见,建议迎立在陈国的公子乐。赵盾不同意,认为陈国弱小,不足以依靠。赵盾、贾季争论了半天,也没个结果,谁也没有说服谁。于是赵盾派人到秦国去迎接公子雍,贾季也叫人到陈国去召公子乐回来。赵盾找了个借口,废去贾季的太师官职,并派手下将公子乐杀死在归乡的路上。这时秦穆公死了,秦康公继位,他派了三千卫士送公子雍回晋国。

晋国公卿为了立长君,争执不下,谁也不再关心晋襄公的夫人嫪嬴和小太子夷皋。嫪嬴听说赵盾等要迎公子雍回国当晋国君主,贾季又要迎公子乐来当国君,她抱着太子号哭,并抱了太子到朝廷上哭诉:“先君何罪?他的后嗣又有何罪?舍去嫡子而向外寻求国君,将如何安置太子?”晋国公卿大夫听她哭得伤心,说得也有道理,便各自散去。后来,嫪嬴又抱起太子夷皋出了朝堂,去赵盾家中找到了赵盾。嫪嬴见了赵盾,说:“先君立了此子为嗣君,将他托付先生,先君说:‘此子若成材,我得感念你;不成材,那就要怨你。’如今先君去世,可是言犹在耳,你将如何安置这个孩子?”赵盾想立公子雍,是因为晋国乱了许久,好不容易才安定下来,国有长君,对国家社稷有利。但是名正才能言顺,夷皋虽小,是襄公在世时立下的太子,嫪嬴是先君夫人。弃掉太子,迎立公子雍,弄不好自己会被诛杀。不如就立了太子夷皋,自己悉心辅佐他,上不负先君之命,下可告百姓,旁及诸侯,也无话可说。因此择日立了太子夷皋,即晋灵公。

晋灵公到底是被谁杀死的

晋灵公是个暴君,他侈奢、残暴。因为侈奢,花费大,他就不顾百姓死活,残暴地搜刮民财,以供享乐。他在宫室里弄得雕梁画栋,连墙壁上也画满了图画。他整天在宫中没有什么正事,看厌了歌舞,玩够了狗马,就领了一班佞幸臣子,登上高台,拿弹丸弹打宫外的行人,看行人忙不迭地躲避弹丸,便哈哈大笑,以此取乐。

一次,灵公的厨师因烹煮熊掌不熟,就被其杀掉,用草席裹尸,让一宫人拖过朝廷。此事正巧被赵盾撞见,于是毫不留情面地当众进谏,言辞激烈。迫于赵盾独揽朝政的地位,一向肆无忌惮的晋灵公不得不当众承认自己的过错,表示接纳谏言,但其心中甚为不满,暗藏杀机。不久,晋灵公指派武士麑去刺杀赵盾,麑一早去行刺,见赵盾的卧室门已开着,赵盾正穿着朝服正襟危坐地等待天明上朝。麑见状,感叹地说:“对君主不忘恭敬,是替民众办事的好人,杀害他就是不忠于民,不杀他又违抗了君主的命令。这样进退两难,还不如死了好。”说罢,就一头向庭院中的槐树碰去,脑浆迸裂而死。

晋灵公一计不成,再生一计。他假装请赵盾赴宴,在殿堂里暗藏武士欲杀害赵盾。陪同赵盾前去的卫士提弥明觉察这一阴谋,急忙登上朝堂对赵盾喊道:“臣下陪同君主饮酒,超过三杯就不合礼节了!”说罢,就把赵盾扶下堂来。赵盾会意,随其急步下堂。灵公立即放出恶狗去咬赵盾,提弥明将恶狗摔死。这时,埋伏在宫殿里的武士出来围杀赵盾,提弥明护主战死。只因围杀赵盾的武士中出了一个倒戈者,才保护赵盾脱险。

赵盾被逼无奈,便想逃出晋国。在赵盾还没离开晋国国境时,他的兄弟赵穿袭杀了灵公,把赵盾迎了回来。晋国太史董狐将此事记入了史册,即“赵盾弑其君。”赵盾说:“我没杀灵公,灵公不是我杀的。”董狐说:“你是晋国的正卿,逃亡没有出国境,回来杀灵公的不是你是谁?”董狐咬定了赵盾说:“杀灵公的就是你!”于是,史书记下了“赵盾弑君”。

晋悼公是如何使晋国中兴的

公元前573年,年仅十四岁却颇具雄才谋略的晋悼公继位后,即致力于重振晋国霸业。他惩乱任贤,整顿内政,推行法制和军事改革。同时调整对外政策,命大夫魏绛北和戎狄,稳定后方,联宋纳吴,胁齐服郑,疲楚伐秦,在执政的十五年中,“九合诸侯”,将晋国霸业再次推至巅峰。

晋悼公重用有才干的吕相、士鲂、魏颉、赵武等人,制定了诸如整顿内政、救济灾患、薄赋宽刑、用民以时及严格训练军队等一系列旨在富国强兵的法律、法令,并努力贯彻实施,颇见成效。鉴于中原南部、中部地区已先后被楚国控制,只有地处中原东部及北部的宋、卫两国依然听命于晋,而宋国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悼公便将宋作为其与楚抗争的重要据点而予以格外重视。为此,晋于公元前572年春率诸侯之师收复彭城。同年5月,晋再率诸侯之师进攻郑、楚、陈三国,以取威诸侯。次年冬,晋乘郑成公新丧,率齐、鲁、宋、卫、曹等国之师在靠近郑西北边境的战略要地虎牢筑城,迫使郑复归入晋控制之下。公元前570年夏,晋悼公偕同周卿士单子与齐、鲁、卫、郑、宋、陈、邾等国之君盟于卫邑鸡泽。悼公的霸主地位重新得到确认。

为扩大成果,公元前569年冬,晋悼公采纳大夫魏绛“和戎”的建议,首先与晋东北方的山戎无终国修好,继而善待诸戎,既解除了晋的后顾之忧,又可集中兵力对付强楚。同时,为进一步牵制、削弱楚国,悼公坚持晋景公时“联吴制楚”的战略,继续与吴国交好。另外,晋于公元前564年冬,在以武力服郑后,将晋上、中、下、新四军分作上、下、新三军,每军均配合一定的诸侯军队,轮番南下作战,要求速进速退,不求取胜,旨在疲劳楚军。同时,为配合疲敌战略的实施,晋大力推行魏绛提出的减轻劳役、改革经济的建议,出现了“国无滞积,亦无困人,公无禁例,亦无贫民”的富强局面。随后,晋于公元前563年、公元前562年利用其较楚近于郑的有利条件,三度发兵会同诸侯之师攻打叛服无常的郑国,使楚军为救郑而疲于奔命。公元前562年9月,晋悼公亲率诸侯联军攻郑,楚无力救援。郑从此诚心归服晋国,此后二十余年间不再叛晋。楚亦无力再与晋争夺郑、宋。

公元前558年11月,晋悼公卒,其复兴晋国霸业之举亦随之结束。

何谓晋“六卿”、“三家”

早在春秋初期,晋公族内部嫡系与旁支之间展开了激烈的争斗,晋献公曾屠杀大批公族内的群公子。献公死后,他自己的儿子之间又发生了争夺君位的斗争,直到晋文公即位才结束,晋公室的力量被削弱了。到春秋中叶,旧公族只剩下栾氏、羊舌氏和祁氏等几家,而晋国的卿大夫之家即私家的力量却逐渐壮大起来,不断与晋国的公族展开斗争。晋厉公时,公族已把私家看成最大的威胁。公元前574年,厉公举兵杀了三郤,结果很不得人心。次年,厉公被杀。晋朝中期以后,晋国的卿位一直由十九个卿大夫之家所占据,居卿位的同时又是统率军队的将领。这十几个卿大夫家族在晋国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的势力一天天膨胀起来,到春秋晚期,他们互相吞并后,只剩下韩氏、赵氏、范氏、魏氏、中行氏、智氏六家最大的卿大夫家族,就是所谓的“六卿”。

春秋末期,范氏、中行氏两家被灭,只剩下智、赵、韩、魏四家卿大夫,其中以智氏最强。专擅晋国国政的智伯恃强向韩康子、魏桓子索得土地,在向赵襄子索地遭拒后,于公元前455年攻打赵氏,并胁迫韩、魏两家出兵。赵襄子退居晋阳固守。智伯围困晋阳一年而不能攻下,后引晋水淹灌晋阳城。危急时刻,赵襄子派张孟谈说服韩、魏两家倒戈,放水倒灌智伯军营,大破智伯军,杀死智伯。三家尽灭智氏宗族,瓜分智伯的地盘,此战为日后“三家分晋”奠定了基础。

三家分晋是怎么回事

公元前437年,晋哀公去世,其子柳继位,是为晋幽公。幽公之时,晋公室已毫无权威,幽公非但不能号令韩、赵、魏三家,反而自己要去朝见三家之君。晋公室只保留了绛(今山西侯马市之新绛)与曲沃二邑,其余的晋国土地全被三家瓜分。

赵襄子因为取代了伯鲁的太子地位,于心不安,便立伯鲁之孙赵浣为继承人。但襄子死后,其弟桓子驱逐赵浣而自立为君。桓子一年后去世,赵氏之人杀了他的儿子,迎赵浣即位,是为献子。献子之子赵籍后来继位,即赵烈侯。魏桓子之后由其孙魏斯继位,是为魏文侯。韩康子之后由其子武子继位,韩武子之后由其子韩虔继位,是为韩景侯。

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打发使者上洛邑去见周威烈王,要求周天子把他们三家封为诸侯。这时国力贫弱,无力驾驭诸侯的周威烈王,看到分晋已是既成事实,便顺水推舟,把三家正式封为诸侯。从此,韩(都城在今河南禹县,后迁至今河南新郑)、赵(都城在今山西太原东南,后迁至今河北邯郸)、魏(都城在今山西夏县西北,后迁至今河南开封)都成为中原大国,加上秦、齐、楚、燕四个大国,历史上称为“战国七雄”。单纯从合法性的角度看,这一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战国即由此开始。宋代著名史学家司马光撰《资治通鉴》,就是从这一年开始,记载的第一件事即是“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 mg9dJQ2f9Ht/cd3Kv1llpW6RTVRQCpjGWHY8dAmu1ueaqaI5CvWtecVCyNmXFN4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