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太王古公亶父生有三个儿子,长子泰伯、次子仲雍、三子季历。后来古公传位于季历,季历娶太任,生下一个儿子,就是姬昌。姬昌即后来的周文王,季历死后由他继承西伯侯之位,又称伯昌,在位五十年。《史记·周本纪》说他能继承后稷、公刘开创的事业,仿效祖父古公亶父和父亲季历制定的法度,实行仁政,敬老爱幼,礼贤下士,治理岐山下的周族根据地。在治岐期间,姬昌对内奉行德治,提倡“怀保小民”,大力发展农业生产,采用“九一而助”的政策,商人往来不收关税,有人犯罪妻子不连坐等,实行着封建制度初期的政治,即裕民政治。姬昌对外招贤纳士,许多其他部落的人才以及从商纣王朝来投奔的贤士,他都以礼相待,予以任用。如伯夷、叔齐、太颠、闳夭、散宜生、鬻熊、辛甲等人,都先后归附姬昌。姬昌自己生活勤俭,穿普通人穿的衣服,还到田间劳动,兢兢业业治理自己的国家。岐周在他的治理下,国力日渐强大。
西周国力的不断壮大,引起了商王朝的不安。商纣王的亲信谗臣崇侯虎暗中向纣王进言说,西伯侯到处行善,树立自己的威信,诸侯都向往他,恐怕不利于商王。纣王于是将姬昌拘于羑里(今河南汤阴县)。他在囚禁中,精心致力“演易之六十四卦,各为彖。”周臣闳夭等人为营救文王出狱,搜求美女、宝马、珠玉献给纣王。纣王见了大喜:“仅此一物(指美女)就足够了,何况宝物如此之多!”于是下令赦免文王出狱,并赏给他弓、矢、斧、钺,授权他讨伐不听命的诸侯。这就是史书中说的文王“羑里之厄”。
姬昌回国之后就献出洛水以西的土地,请求商纣王废除了炮烙之刑。姬昌又暗中行善,诸侯都来请他裁决争端。当时,虞国人和芮国人发生争执不能断决,就一起到周国来。进入周国境后,发现周国种田的人都互让田界,人们都有谦让长者的习惯。虞、芮两国发生争执的人,还没有见到姬昌就觉得十分惭愧,都说:“我们所争的,正是周国人所羞耻的,我们还找姬昌干什么,这只是自讨耻辱罢了。”于是各自返回,都把田地让出然后离去。诸侯听说了这件事之后,对姬昌更为敬重。
随后几年,姬昌先后征伐了几个周边民族。商朝的祖伊听说之后就向商纣进谏让他提防姬昌,但商纣并没有听取他的意见。姬昌又营建了丰邑,从岐下迁都到丰。在基本做好伐纣的准备之后,姬昌也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