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攻战计
欲擒故纵

◇计名探源

欲擒故纵中的“擒”和“纵”是一种矛盾,在军事上,“擒”是目的,“纵”是方法。古人有“穷寇莫追”的说法,实际上不是不追,而是看怎样去追。把敌人逼急了,它只得竭尽全力,拼命反扑。不如暂时放松一步,使敌人丧失警惕,斗志松懈,然后再伺机而动,歼灭敌人。

诸葛亮七擒孟获,就是军事史上一个“欲擒故纵”的绝妙战例。

蜀汉建立之后,定下北伐大计。当时西南少数民族酋长孟获率10万大军侵犯蜀国。诸葛亮为了解决北伐的后顾之忧,决定亲自率兵先平孟获。蜀军主力到达泸水(今金沙江)附近,诱敌出战,事先在山谷中埋下伏兵,孟获被诱入伏击圈内,兵败被擒。

按说,擒拿敌军主帅的目的已经达到,敌军一时也不会有很强的战斗力了,乘胜追击,自可大破敌军。但是诸葛亮考虑到孟获在西南夷中威望很高,影响很大,如果让他心悦诚服,主动请降,就能使南方真正稳定。不然的话,南夷各个部落仍不会停止侵扰,后方难以安定。诸葛亮决定对孟获采取“攻心”战,断然释放孟获。孟获表示下次定能击败蜀军,诸葛亮笑而不答。孟获回营,拖走所有船只,据守沪水南岸,阻止蜀军渡河。诸葛亮乘敌不备,从敌人不设防的下游偷渡过河,并袭击了孟获的粮仓。孟获暴怒,要严惩将士,激起将士的反抗,于是相约投降,趁孟获不备,将孟获绑赴蜀营。诸葛亮见孟获仍不服,再次将其释放。以后孟获又用了许多计策,都被诸葛亮识破,他6次被擒,6次被释放。最后一次,诸葛亮火烧孟获的藤甲兵,第七次生擒孟获。孟获终于感动了,他真诚地感谢诸葛亮7次不杀之恩,誓不再反。从此,蜀国西南安定,诸葛亮得以举兵北伐。

诸葛亮像

◇原书解语

逼则反兵,走则减势 [1] 。紧随勿迫,累其气力,消其斗志,散而后擒,兵不血刃。需,有孚,光 [2]

【解语注译】

[1]逼则反兵,走则减势:走,跑。逼迫敌人太紧,他可能因此拼死反扑,若让他逃跑则可减削他的气势。

[2]需,有孚,光:语出《易经·需》。需,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乾下坎上)。需的下卦为乾为天,上卦为坎为水,是降雨在即之象,也象征着一种危险存在着(因为“坎”有险义),必得去突破它,但突破危险又要善于等待。“需”,等待。《易经·需》卦辞:“需,有孚,光享。”孚,诚心。光,通广。句意为:要善于等待,要有诚心(包括耐心),就会大吉大利。

◇原书按语

所谓纵者,非放之也,随之,而稍松之耳。“穷寇勿追”,亦即此意。盖不追者,非不随也,不迫之而已。武侯之七纵七擒,即纵而蹑之,故辗转推进,至于不毛之地。武侯之七纵,其意在拓地,在借孟获以服诸蛮,非兵法也。故论战,则擒者不可复纵。

【按语阐释】

打仗,只有消灭敌人,夺取地盘,才是目的。如果逼得“穷寇”狗急跳墙,垂死挣扎,己方损兵失地,是不可取的。放他一马,不等于放虎归山,目的在于让敌人斗志逐渐懈怠,体力、物力逐渐消耗,最后己方寻找机会,全歼敌军,达到消灭敌人的目的。诸葛亮七擒七纵,决非感情用事,他的最终目的是在政治上利用孟获的影响,稳住南方,在地盘上,乘机扩大疆土。在军事谋略上,有“变”、“常”二字。释放敌人主帅,不属常例。通常情况下,擒住了敌人不可轻易放掉,免贻后患。而诸葛亮审时度势,采用攻心之计,七擒七纵,主动权操在自己的手上,最后终于达到目的。这说明诸葛亮深谋远虑,随机应变,巧用兵法,是个难得的军事奇才。

◇用计例说

⊙先予后取,石勒设计平复幽州

西晋末年,幽州都督王浚企图谋反篡位。晋朝名将石勒闻讯后,打算消灭王浚的部队。王浚势力强大,石勒恐一时难以取胜。他决定采用“欲擒故纵”之计,麻痹王浚。他派门客王子春带了大量珍珠宝物,敬献王浚,并写信向王浚表示愿意拥戴他为天子。信中说,现在社稷衰败,中原无主,只有你威震天下,有资格称帝。王子春又在一旁添油加醋,说得王浚心里喜滋滋的,信以为真。正在这时,王浚有个部下名叫游统,正伺机谋叛王浚。游统想找石勒做靠山,石勒却杀了游统,将游统之首级送给王浚。这一着,使王浚对石勒绝对放心了。

公元314年,石勒探听到幽州遭受水灾,老百姓没有粮食,王浚不顾百姓生死,苛捐杂税,有增无减,民怨沸腾,军心浮动。石勒亲自率领部队攻打幽州。这年四月,石勒的部队到了幽州城,王浚还蒙在鼓里,以为石勒来拥戴他称帝,根本没有准备应战。等到他被石勒的将士突然捉住时,才如梦初醒。王浚中了石勒“欲擒故纵”之计,身首异处,美梦成了泡影。

⊙后发制人,尚婢婢鏖战大夏川

唐朝时,吐蕃鄯州节度使尚婢婢为人宽厚,有勇有谋,深得另一贵族论恐热的嫉妒。

公元843年,论恐热阴谋篡权,他害怕尚婢婢袭击他的后方,想先下手为强,消灭尚婢婢。这年六月,论恐热率大军进攻尚婢婢。部队来到镇西时,风雨雷电大作,人畜死伤不少。论恐热徘徊不敢轻进。尚婢婢看出论恐热的意图和犹豫,因此派人送上金钱、绸缎、牛羊、美酒等,并致信给他:“相公兴仁义之师以挽救国难,全国谁不拥护!您有什么吩咐,只要派一个人送封信来,我们怎敢不唯命是从!哪里用得着远道兴师动众,亲自前来呢!我性情愚蠢而且孤僻,只爱读书,已故君长任命我的官职,确实担当不起,我朝夕惶恐不安,只求退让隐居。若蒙相公允许我告老,退居乡里,就满足我生平的愿望了!”论恐热见信后大喜,以为尚婢婢是书呆子,就回信答应了尚婢婢的要求,随即率军返回。

吐蕃疆域示意图

九月,论恐热部队驻在大夏川,尚婢婢带领精兵强将前去军营挑衅,令1000骑兵将辱骂论恐热的信绑在箭上,向其驻地射去。论恐热大怒,亲率数万人追击,尚佯败退走,论恐热步步紧逼,追了数十里时,尚的伏兵突然发起进攻,将论恐热的军队打得尸横遍野,只剩下论恐热一人骑马逃回。

⊙忍中求胜的冒顿单于

东胡人认为冒顿新立,部属并不归心,再说自己以前也是一贯欺负匈奴,没太将他们当回事儿,就派了使者对冒顿单于说:“东胡想要那匹先王活着时所坐的千里马。”冒顿召集群臣商议此事,群臣都说:“这是匈奴的宝马,怎么可以随便送人?”冒顿单于听了,说:“我们和东胡是邻居,用一匹马就可以换来两国的和平共处,又怎么可以吝啬呢?”于是就把马送给了东胡。

没过几天,东胡又派使者来称:“听说单于的阏氏是匈奴第一美女,我们东胡王生平最大嗜好就是收集美女,请把阏氏送给我们。”冒顿单于又召集群臣商议,大臣们都无比愤怒,说:“东胡人简直是太藐视我们匈奴了,竟然想得到单于的阏氏。这是羞辱我们全体匈奴人,请求单于发兵讨伐东胡。”冒顿单于听群臣说完,语气平缓地说道:“我们和东胡世世代代都是朋友,怎么可以为了一个女人而伤了和气呢?”当下就派人护送阏氏去了东胡。

东胡王得到了宝马和冒顿单于的阏氏,更加骄横起来。这时匈奴和东胡之间有500多千米没人居住的土地,匈奴和东胡都在这块土地上建立了哨所。东胡王第三次派出使者对冒顿单于说:“这块无人的土地是我们和匈奴的缓冲地,现在我们东胡要占有。”冒顿单于再次召集群臣商议,大臣们已经对冒顿单于丧失了信心,想这家伙连老婆都能送给东胡,这没用的土地还不是照样说一句“我们和东胡是友好邻邦,区区一块土地又怎么能破坏我们之间长期的友谊呢?”料想是这样的结局,于是就有人漫不经心地说:“这是没用的土地,送给东胡也可以,不送也可以。反正您单于大人看着办吧。”不想冒顿单于大发雷霆,道:“土地是国家的根本,怎么可以和骏马、女人相提并论,白手送人呢?”说完立即斩杀了主张送土地的大臣。冒顿单于直接召集了他的亲信骑兵,说道:“有胆敢不随从我去征伐东胡的,全部响箭伺候!”冒顿单于响箭的威力大家都是见识过的,哪里还敢怠慢。

匈奴能打架的男人立即全体出动,去攻打东胡。东胡人正等着冒顿单于乖乖送上土地来呢,不料土地没得到,迎接来的却是匈奴的大军。东胡人毫无准备,匈奴军队每天都以数百里的速度推进,东胡王还没有来得及组织有效的抵抗,就被冒顿单于的闪电战打得一败涂地。东胡就这样被匈奴给吞并了。

⊙“三缺一”的妙用

明永乐十七年(1419年)六月十四日,明将刘江镇守辽东,在望海埚发现有倭寇(也就是日本鬼子)来犯。倭寇抢走了许多财物,还杀人放火。刘江闻报,当即调兵遣将,作好了全歼来犯之敌的安排。刘江命令士兵依山埋伏,另外派兵截断敌人归路。

六月十五日拂晓,倭寇在前日得了便宜,就想着继续来讨乖。1500余众分乘31条大船于马雄岛(今金州大李家镇城山头到青云河口一带)登陆,以长蛇阵势向望海埚奔袭而来。刘江先用小股兵士迎战敌人,并假装失败,将敌人引入伏击圈中。迎接敌人的先是大炮的轰击,然后是伏兵的冲杀。倭寇大败,逃到附近樱桃园的一个空堡里,摆出拼死决斗的架势。

为避免与拼命的敌人交锋,刘江采取“围师必缺”战术:三面围堡,在堡西留一缺口,诱骗敌人逃走。倭寇果然上当。明军在其逃跑途中进行两路夹击,将敌人歼灭。此时,倭船已被刘江派兵全数焚毁,倭寇未死者均被生擒。此战全歼倭寇1500余人。此后100余年,倭寇不敢再犯辽东。

⊙罗斯福智取巴拿马运河

巴拿马运河是美国控制的一条重要航线,美国每年都要从这条运河上赚一大笔钱,而且这条河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但是巴拿马运河最早却不是由美国开凿的。

19世纪末,有一家法国公司和哥伦比亚签订了一项合同,打算在哥伦比亚的巴拿马省内开凿一条连通大西洋和太平洋的运河。

主持这项工程的总工程师就是因开凿苏伊士运河而闻名世界的法国人雷赛布。凭着过去的成功经验,他认为完成这项任务不在话下。但工程一开始就遇到了麻烦。原来,巴拿马的环境和苏伊士有很大的不同,工程进度很慢,而且公司的资金也开始短缺,陷入了困境。

美国总统罗斯福听到这个消息后,心里非常高兴。他决定购买运河公司,由美国开凿巴拿马运河。因为美国对开凿这条运河也早有打算,只因法国下手太早,抢先和哥伦比亚签订了合同,使美国被动一步。这下机会来了。

法国也知道美国早有此意,便先下手抢到了这块肥肉。但法国运河公司目前又面临无法经营的困境,不得已,法国公司代理人布里略访问了美国,提出要出卖运河公司,开价是1亿美元。法国认为,美国一定会很高兴地买下。

美国尽管早就对运河垂涎三尺,知道法国公司要出售更是欣喜若狂,但表面上显得并不怎么热情。罗斯福故作姿态,指使美国海峡运河委员会提出一个调查报告,以证明在尼加拉瓜开运河省钱。报告煞有介事地称:“在尼加拉瓜开运河的全部费用不到2亿美元。在巴拿马开运河直接费用虽然只有1亿多,但并不合算,因为需要另外付出一笔收购法国公司的费用。这样加起来,开巴拿马运河全部费用就将达到2.5亿美元。”这个报告自然要让法国公司代理人布里略先生“过目”。

布里略一看报告吓了一跳,心想:如果美国不在巴拿马开运河,法国不是一分钱也收不回来了吗?于是他马上游说,表明法国愿意降价出售运河公司,只要4000万就可以了。罗斯福一听,立即指示用4000万买下了运河公司。仅此一项美国就少花了6000万美元。法国人还以为挺幸运,总算收回了4000万,却不知上了罗斯福的当。

买下公司后,罗斯福又对哥伦比亚政府故伎重施。他指使国会通过一项法案,规定美国如果能在适当时间内和哥伦比亚政府达成协议,美国就将考虑开凿巴拿马运河,否则,美国还将选择开凿尼加拉瓜运河。

这样一来,该轮到哥伦比亚政府坐不住了,马上指使驻美国大使找到美国国务卿海约翰协商,签订了一项条约,同意以1000万美元的代价长期租给美国一条两岸各宽2千米的运河区,美国每年另外付给哥伦比亚10万美元。而这个协议给美国带来的却远不只几千万的利益。

◇简评

此计的关键在于一个“纵”字,“纵”在此计中至少有3个含义:一是放纵,即让敌人逃走,所谓“穷寇莫追”,目的是虚留生路,瓦解敌人斗志,使之不作困兽之斗,然后乘机歼灭之;二是“放长线钓大鱼”,即放走敌人,对之进行跟踪,在其与大股或其他小股敌人会合时,将其一网打尽;三是骄纵,即先使敌人骄傲、麻痹,存有幻想或侥幸心理,然后将其消灭。

欲擒故纵的策略,以各种不同的内涵呈现:

先纵再擒:暂时放任目标,等到最佳时机行动,效益最大;

再纵再擒:纵与擒不断交替为用,像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一样;

以纵代擒:让对手的存在产生更积极的意义,纵容对手的成长;

只纵不擒:一味纵容,毫无“欲擒”的打算。

欲擒故纵,在现实生活中有广泛的运用:

对孩子管教太严,适得其反;适度的放手,效果更好。

对另一半紧迫盯住,也会把人吓跑。

对部属太过苛求,怨声载道;偶尔放松一下,才有缓冲调适的空间。

《礼记》上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太过求全责备,没有人会追随你(无徒)。待人也一样,不能只擒不纵,绷得太紧!

在人生事务中,“擒”是奋斗、目标、动力;“纵”是松懈、看得开、无为。擒与纵运用得宜,人生才会抑扬顿挫,丰富多味。 k8fKF87BqZ6bXpJ3jKUDVtkHXIY0pgNA6jMusMlBRwIgBdUqt/251Y6zcOzQ8iR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