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草惊蛇,语出段成式《酉阳杂俎》:唐代王鲁任当涂县县令,搜刮民财,贪污受贿。有一次,县民控告他的部下主簿贪赃。他见到状子,十分惊骇,情不自禁地在状子上批了八个字:“汝虽打草,吾已惊蛇。”
打草惊蛇作为谋略,是指敌方兵力没有暴露,行踪诡秘,意向不明时,切切不可轻敌冒进,应当查清敌方主力配置、运动状况再说。
疑以叩实 [1] ,察而后动;复者 [2] ,阴之媒也 [3] 。
【解语注译】
[1]疑以叩实:叩,问,查究。意为发现了疑点就应当考察研究清楚。
[2]复者:反复去做,即反复去叩实而后动。
[3]阴之媒也:阴,此指某些隐藏着的、暂时尚不明显或未暴露的事物、情况。媒,媒介。“复者,阴之媒也”,意即反复叩实查究,而后采取相应的行动,实际是发现隐藏之敌的重要手段。
敌力不露,阴谋深沉,未可轻进,应遍挥其锋。兵书云:“军旁有险阻、潢井、葭苇、山林、翳荟者,必谨复索之,此伏奸所处也。”(《孙子·行军篇》)
【按语阐释】
兵法早已告诫指挥者,进军的路旁,如果遇到险要地势、坑地水洼、芦苇、密林、野草遍地,一定不能麻痹大意,稍有不慎,就会“打草惊蛇”而被埋伏之敌所歼。可是,战场情况复杂,变化多端,有时己方巧设伏兵,故意“打草惊蛇”,让敌军中计的战例也层出不穷。
打草惊蛇之计,一则指对于隐蔽的敌人,己方不得轻举妄动,以免敌方发现我军意图而采取主动;二则指用佯攻助攻等方法“打草”,引蛇出洞,使其中我埋伏,然后聚而歼之。
春秋时代,郑国商人弦高的打草惊蛇之计,表现得非常高明。俗话说“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一点没错。公元前627年,晋文公去世,秦穆公不顾老臣蹇叔、百里奚的劝谏,企图再次进攻中原。他命孟明视等3位大将率军攻打郑国。
伐郑大军浩浩荡荡地出发了,到了距离郑国不远的滑国时,碰到了郑国商人弦高,他将去东周辖地做生意。知道了秦军此行的目的后,弦高让人偷偷赶回郑国去给国君报信,自己以郑国使者的身份求见,说:“郑国国君听说秦军不远千里而来,特派我备送4张皮革和12头牛,犒赏秦军。”孟明视见弦高未带任何国书,怀疑他的身份。弦高不紧不慢地说:“将军在去年十二月就出发了,我国君在仓促间唯恐来不及犒军,只好以口谕替代修书。”孟明视心头一惊:郑国情报精确,连我何时出发都了如指掌,想必早已挖好了坑等着我们去跳呢!于是改变计划,灭了滑国之后,不敢再打郑国的主意,班师而回。
弦高此举使郑国避免了一场大灾难。郑穆公以存国之功赏之,弦高辞而不受。
东汉末年诸葛亮用计,帮刘备“借”走了荆州。周瑜为了讨回荆州,设下一计,派吕范前往荆州说媒,提出要刘备到东吴入赘,娶孙权之妹为妻。为的是把刘备骗来拘禁,若不把荆州来换,便杀了刘备。周瑜此计,对诸葛亮来说“正中下怀”。他要刘备应允下来,并依从了周瑜的安排,去了江东。诸葛亮交给随行的赵云三个锦囊妙计,第一个就是让随行的军士披红挂彩,大张旗鼓,在城里买办物品,大肆宣传,让全城的人都知道吴国太嫁女给刘备。刘备牵羊担酒去拜见周瑜的丈人乔国老,告诉他入赘的事。乔国老便入府向吴国太祝贺。但吴国太还蒙在鼓里,立即派人找孙权来问个明白。得知是周瑜之计,吴国太大为恼怒,大骂周瑜:“他当了六郡大都督,无计讨还荆州,却使我女儿做美人计。杀了刘备,我女儿便是望门寡,误了我女儿一世!”乔国老也说:“若用此计讨还荆州,必被天下人耻笑!此事如何行得?”说得孙权默默无语,最后只得依从母命,将妹妹嫁给了刘备。最后刘备带着夫人离开江东,让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刘备手下人在城里大肆张扬,谓之“打草”,孙权无法应付母亲,只得将妹妹嫁给刘备,谓之“惊蛇”。
甘露寺东吴招亲 年画
赤壁之战后,东吴孙权派鲁肃去见刘备,想把荆州要回来。这活儿跟讨债差不多,自古借钱容易要债难。刘备自视为汉室宗亲,加上荆州乃军事要地,费尽心机才得到,进嘴的包子岂肯给人?他赖也赖定了,一句“暂借荆州,将来交还”就把讨债的鲁肃打发了回去。
不久,刘备的妻子死了,周瑜开始动脑筋,他想假意将孙权的妹妹孙尚香嫁与刘备,并请刘备入赘东吴。单等刘备一到东吴,就将其扣押起来,作为人质,讨还荆州。孙权认为此计可行,便派吕范前往做媒。孔明识破此计,但强行拒绝有碍联吴抗曹的大业,于是决定将计就计。
公元209年,刘备在大将赵云的护送下前往东吴结亲。临行前,孔明把3个锦囊妙计交与赵云,并如此这般地作了交代。第一个妙计让赵云分派500军士披红挂绿,一面在东吴城内大肆购置结婚物件,一面散布刘备将入赘东吴的消息,同时又叫刘备先去拜见乔国老。乔国老是东吴美女二乔——孙策夫人和周瑜夫人之父,刘备拜见乔国老就是为了要向其说明自己将娶孙尚香为妻之事。随后乔国老便前往孙权之母吴国太处贺喜。吴国太突闻此事又惊又气,惊的是此事如从天降,煞是突然;气的是孙权、周瑜胆大妄为,竟置自己女儿的名誉于不顾。为了不让女儿做望门寡妇,她要求假戏也得真做,放了刘备,让其与女儿成亲。乔国老也认为不如让刘备与孙权之妹成亲,如以此计求得荆州,将为天下人耻笑。
就这样,刘备与孙权之妹如约成亲,并把她带回荆州。周瑜带兵追赶,又中了孔明设的埋伏,吴军大败。这才叫赔了夫人又折兵呢!
南朝齐永元二年(公元500年),雍州刺史萧衍拥兵自重,齐王萧宝卷甚为不安。当时,西中郎长史萧颖胄具体负责州府事务,在地方很有实力。萧宝卷派遣辅国将军、巴陵和临潼两郡太守刘山阳率领3000兵士,会同萧颖胄的兵力一起袭取军事重地襄阳,想翦灭萧衍的势力。
萧衍得知这一阴谋后,就派遣参军王天虎去江陵,给荆州和西中郎府的官员们每人送去一封信,信中说:“刘山阳率兵西进,要同时袭击荆州和雍州。”萧衍对部将们说:“荆州本来就惧怕襄阳人,加上唇亡齿寒,不怕萧颖胄他不有所畏惧。”
萧颖胄收到萧衍的信件以后,果然迟疑不决。刘山阳到了巴陵,萧衍再次命令王天虎送信与萧颖胄兄弟。王天虎出发之后,萧衍对幕僚说:“用兵之道,攻心为上。前不久,我派遣王天虎去荆州,给每个人都送了信。近来驿使四处传信,忙个不停,但只有两封信给萧颖胄兄弟,信中只写:‘王天虎口述’。他们问具体情况时,王天虎又一句也说不上来,因为我压根就没有向他交代过一句话。王天虎是萧颖胄信得过的心腹之人,所以萧颖胄身边的人见问不出个所以然来后,肯定会认为萧颖胄与王天虎一起隐瞒着什么事情,不知道朝廷的用意何在,于是人人心中都会疑窦丛生。刘山阳被众人的议论搞迷糊了,就一定会对萧颖胄产生怀疑,他们互相之间将不再信任。这样的话,萧颖胄进退两难,无论如何也解脱不了自己,必然要落入我的圈套之中。这是以两封空函定一州之妙计啊!”
刘山阳到了江安,迟疑了10多天,不往前开进。萧颖胄对此大为恐惧,然而又想不出什么良策妙计来。夜里,他叫来幕僚一起商议对策。众人说:“萧衍在雍州招兵买马,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要收拾他们是难上加难,即使能制服他们,最后也不会为朝廷所容忍。如果斩了王天虎,把王天虎的首级送给刘山阳,那么他的疑虑就可以消除。等他来了之后,再把他收拾掉,一定可以成功。”
第二天早晨,萧颖胄令人斩了王天虎,把首级送给刘山阳,并且调用民众的车,声称派遣步军去征讨襄阳。刘山阳见状便打消了疑虑,只带了几十个随从去见萧颖胄。萧颖胄在城内埋伏了兵力,待刘山阳进入城门之后,就在车中把他斩首。
襄阳之围随之不战而解。
李自成起义部队逐步壮大,所向披靡,1642年,围困明朝开封城。
崇祯连忙调集各路兵马,援救开封。李自成部队已完成了对开封的包围部署,正待进攻,敌人25万兵马和1万辆炮车增援开封,集中在离开封西南四十五里的朱仙镇。李自成为了不让援军与开封守敌合为一股,在开封和朱仙镇分别布置了两个包围圈,把敌军分割开来。又在南方交通线上挖了一条长百里、宽一丈六尺的大壕沟,一断敌军粮道,二断敌军退路。敌军各路兵马,貌合神离,心怀鬼胎,互不买账。李自成兵分两路,一路突袭朱仙镇南部的虎大威的部队,造成“打草惊蛇”之势,一路牵制力量最强的左良玉部队。击溃虎大威部后,左良玉果然因被围困得难以脱身,人马损失过半,拼命往西南突围。李自成故意放开一条路,让败军溃逃。左良玉退了几十里又遇截击。面对李自成挖好的大壕沟,马过不去,士兵只得弃马过沟,仓皇逃命。这时李自成早已部署在此地的伏兵迅速出击,很快把左良玉的军队打得人仰马翻,尸填沟堑,全军覆没。
打草惊蛇之计,一则指对于隐蔽的敌人,己方不得轻举妄动,以免敌方发现我军意图而采取主动;二则指用佯攻、助攻等方法“打草”,引蛇出洞,中我埋伏,聚而歼之。
《孙子兵法·行军篇》中告诫指挥者:进军的路旁,如果遇到险要地势、坑地水洼、芦苇密林、野草遍地,一定不能麻痹大意,稍有不慎,就会“打草惊蛇”而被埋伏之敌所歼。可是,战场情况变化万端,一方巧设伏兵,故意“打草惊蛇”,让敌军中计的战例也层出不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