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石达开兵败大渡河之谜

figure_0046_0039

洪秀全像

金田起义的领袖,如果他心胸开阔,能够顾全大局,不知历史是否会被改写。

石达开在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中,以其卓越的智慧、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在反封建压迫斗争中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然而,这么一个忠心耿耿的优秀人才,最后的结局却是率军远走,继天京事变后再次导致了太平天国的分裂,自己也在兵败大渡河后为全兵士而引颈就戮。那么石达开究竟为何要出走呢?

究其原因,有人说石达开出走的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农民领袖洪秀全的不能放弃一己私利而顾全大局。

1856年夏天,太平天国领导集团洪秀全、杨秀清、韦昌辉之间为争夺天国领导权力爆发内讧,史称天京事变。它的发生正值太平天国运动发展的全盛时期,给太平天国造成极其惨重的损失,断送了军事上的大好形势,破坏了队伍的团结。

天京事变后,在天国首义诸王中,除洪秀全和石达开两人外,死丧殆尽。洪秀全的威望已大大下降,无论从威望、才干来说,石达开确是辅理政务、统帅军队、安抚百姓的理想人物。

figure_0046_0040

翼王石达开告涪州城内四民训谕

作为农民革命领袖的洪秀全,本应从天京事变中吸取教训,以大局为重,做好队伍的团结工作,但是,他为保住自己的帝王位置,任人唯亲,猜忌忠直,终于又发生了逼走天国重要领导人物石达开,造成太平天国力量又一次大分裂的严重事件。

刚经历过刀光血影的天京事变,谁不盼望有一个像石达开这样的人物来辅助国政,稳定局势。况且,在当时严峻的形势下,环视满朝文武,要找一个能力挽狂澜、收拾人心、重振危局的人来,除石达开外,再无他人。因此,从解救燃眉之急考虑,也不得不采取权宜之计,召石达开回京辅政。十一月,石达开带军从宁国经芜湖回到天京,受到天京军民的热烈欢迎,“合朝同举翼王提理政务”,洪秀全亦加封石达开为“电师通军主将义王”,命他提理政务。

石达开回京辅政,是他勇敢抗击韦昌辉滥杀暴行斗争的胜利,对洪秀全曾给他加以“反顾偏心罪”,下诏通缉,以“官丞相,金六百两”的赏金“购其首级”的错误做法,他亦不计较,显示出不计个人恩怨的宽阔胸怀和崇高品德,这就博得天京广大军民的尊敬。因此,石达开回京辅政,是他本人崇高的威望、品格和文武具备的才能为广大军民所信赖和拥戴的结果。

figure_0047_0041

石达开远征军遗留在江西的具铭大炮

回京后,在他辅政的半年里,政治上安定人心,加强团结,重用人才,甚至连杀害了他全家的韦昌辉的父亲和兄弟都得到保护。他以正义的行为,竭尽全力,把天国从面临覆亡的危机中挽救过来。

天国的形势稍微有了转机,洪秀全又把斗争的目光转向内部。原来,洪秀全并没有从天京事变中吸取正确的教训,杨秀清独揽大权和逼封万岁的情景不断在他眼前出现,因而他时生疑忌。尤其是眼见石达开辅政,功绩卓著,又见石达开“所部多精壮之士,军力雄厚”,对其兵权的集中更为忌讳,再加上石达开为首义之王,威望极高,这都使洪秀全深为不安,他“时有不乐之心”,日夜思虑,“深恐人占其国”,使洪氏一家一姓的天下失之旦夕。他从维护洪氏集团的统治地位出发,对石达开进行限制、排挤。遂封其长兄洪仁发为“安王”,又封其次兄洪仁达为“福王”,干预国政,以牵制石达开。

figure_0047_0042

石达开部下留下的双刀

洪秀全对安、福二王的封赏,由他自己直接破坏了太平天国前期“非金田同谋首义、建有殊勋者不封王爵”的规定。在挟制、架空石达开的同时,还要夺取他的兵权,“终疑之,不授以兵事,留城中不使出”,甚至发展到对石达开有“阴图戕害之意”。石达开已然无法施展其聪明才智和匡国辅政的志愿,也对洪秀全及其集团能否继续保持太平天国和建立统一的“天朝”失去信心和希望,不禁发出“忠而见逼,死且不明”的叹息。

1857年6月2日(咸丰七年五月十一日),石达开离开天京,前往安庆,一路张贴布告,表明“吾当远征报国,待异日功成归林,以表愚忠耳”的原因,从此离京远征,一去不返。

figure_0048_0043

大渡河

此处地形险要,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石达开兵败于此。后来红军长征中路过大渡河,国民党扬言要毛泽东成为“石达开第二”,可是世易时移,红军不但飞夺泸定桥,更夺取长征的胜利。当毛主席后来写下“大渡桥横铁索寒”的豪迈诗句时,不知他是否想起过石达开?

在他出走后短短的时期,广大太平军将士们很快就纷纷离开洪秀全,投奔到他的麾下,很快聚集起了几十万人,成为太平天国最重要的一支军事力量。六年中,他转战江苏、安徽、江西、浙江、福建、湖南、湖北、贵州、广西、云南、四川11个省,除了宝庆、桂林两府外,一路都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1860年,他攻克南宁时,手下还有精兵20多万。他计划分兵三路,北上四川,效仿三国时的诸葛亮,占天险之利,退可以守,进可以攻,北与当时纵横中原的捻军紧密配合,东与天京遥相呼应,荡平群妖,夺取全国胜利。不料就在这以后的三年中,形势急转直下,先是20万精兵东归,接着是西征失利,最后竟然全军覆没在大渡河边的紫打地。导致这一悲剧结果的原因到底是什么?特别是大渡河边的全军覆没和翼王的自缚清营请死,实在令人难以理解,找不到任何令人信服的答案。英雄的末路的确令人惋惜,然而百年之后这神秘的谜团依然没有找到一个合理的回答。 ICImnZx9Wd51f2OrpTIw05UA4gYssc+mMl3wQr6AHvAdmjBtYRSAzDr2no1tjkj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